正文 第67章 缺點一優點(2 / 2)

席梅華以充滿理智的激情在工作。她說,沒有挑戰就沒有機遇,充滿困惑之時,也正是充滿希望之時。任移民局長兩年多來,她帶領小浪底移民局的同仁們,從小浪底180m以下囝堰區,已成功地移出4.6萬口移民,其中移民模式之多,難度之大,是筆墨描述不到的,特別是一些縣成千上萬移民的異地安置,對一個古老國度的傳統文化積澱甚深的民族,真比刨祖墳還難啊!窮家難舍,故土難離,若要連根將其拔出談何容易,然而,這些難題都被席梅華與她的同仁們一個個攻破了。丈夫心中的妻子席梅華有一個和睦的家庭,應該說她有一個知音,丈夫老黃是席梅華大學的同窗,現供職於郵電部下屬的一家設計院,係高級工程師,河南省政協委員。老黃對妻子的事業十分理解,且能鼎力支持,就像鍾子期和伯牙,無論她彈奏“高山流水”,還是觸景生情即興演唱,他都能會心地步入那藝術王國,隨著音韻的跌宕起伏加入和諧的伴奏與和弦。

每每下班之後不多是加點加班之後,席梅華拖著疲憊不堪的身子邁進家門,真真像從雷鳴電閃的前線步入後方的溫馨田園。

有時候,妻子看著丈夫為家庭,為孩子,還為自己忙活得無休無止,就不無愧意地說:等我退休了,一定好好照顧你,補補這麼多年做妻子的失職。

老黃聽到妻子的摯情話語,所有的勞累頓然煙消雲散,立馬平添了一種力量。

不久前,中國水利報約請老黃談談妻子的故事,他信手寫出“我的妻子很累”這篇短文,字裏行間溢滿摯語深情,這是丈夫對妻子的傑出速寫,是一杯濃縮的精神美酒。

文章中這樣寫道:我是一個水利水電建設者的家屬,妻子三十多年來轉戰長江、黃河流域,最後,來到小浪底移民局工作,三十幾年來,我和我們的兒子既分過她成功的喜悅,也分擔過她的憂愁和煩惱,而對於居家過日子的百姓來說,我們則默默地承擔了家中的大部分家務。

我至今不能忘記孩子在丹江口水利工地出生的那個日子,那天天氣特別冷,大雪沒踝,那時單位一輛汽車也沒有,我的妻子躺在板車上被送去醫院,又帶著孩子躺在板車上被送回家裏。每次想到她受的苦,我總會情不自禁地希望能為她多做點什麼。

孩子出生後,我和妻子帶著孩子來到河南一個山鄉的小水庫進行現場設計,由於當地醫療條件差,孩子因缺鈣經常晚上抽搐,為了使妻子能全力以赴進行設計,我們隻得把孩子送到他的爺爺奶奶家,妻子佘著眼淚送走孩子,我理解她眼淚背後是難舍的母子親情,因為水利工作者的工作和生活的不穩定性,我們沒有再要第二個孩子。近幾年,水利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被擺到了國民經濟基礎設施的首位,妻子更忙了,她是一個對工作極其認真又極為投入的人,她常常一邊工作,一邊鑽研理論書籍,晚上回家後還要看資料、列表、計算,很少在12點以前睡過覺,因為工作性質所致,經常有人深更半夜或天還沒亮打電話到家裏,攪得全家人無法安睡,隨著年齡增大,妻子也開始感到勞累,白天精神抖擻像英雄,一進家門便疲憊不堪,路也走不動了,我每天都給她端來洗腳水,又倒走洗腳水。這樣能幹的妻子,誰不願意多為她做點什麼呢?更何況我是她的丈夫!

妻子的工作頭緒多、較為複雜,有時因為偶爾的失誤或少數同誌對她的不夠理解,她也會很苦惱,甚至掉淚,每當這種時候,我總是安慰她、鼓勵她。分擔挫折帶給她的憂傷,我總是認為,一個人在困難的時候應該得到幫助。更何況我是她的丈夫!

妻子也很熱愛家務,百忙之中偶爾抽出時間做一頓飯,我和兒子都覺得味道特別香。

作為水利建設者的家屬,我已把自己與水利事業榮辱與共,妻子的成功便是我的成功,我把自己也當做了水利行業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