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8月18日,一個吉利的日子,站街鎮正式向李誌忠發出了聘書,聘請他全權經營鎮辦企業。從此,站街鎮出現了一個響亮的名字:鞏義市峰中峰實業總公司。這是一家融科工商貿經營管理於一體化的企業集團,李誌忠出任公司總經理,公司下屬工業企業14個,商貿公司2個,邊貿公司7個,形成以機械、耐火、化工、鋁壓鑄、鑄造、彩印、電器為主體的工業體係和以工業企業為基礎的商業貿易網絡。
1992年元月至8月(李誌忠出任總經理之前),這麼多企業的產值僅820萬元,到了這年年底(李誌忠出任總經理之後),公司產值達到2040萬元,1993年總公司累計完成產值5461萬元,比上年增長1680%,計劃到1995年突破產值一個億,以每年不低於150%妁增長速度前進。
李誌忠以為,隻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才能振興中國經濟,該死的企業必須死掉,不能叫它們拖著前進企業的後腿,弄得活著的也活不好。他說,目前一些企業死去(倒閉),並不是壞事,這正是為有識之士提供了兼並企業的良機。李誌忠的胃口很大,他準備把經濟之手伸出去,伸到中國的經濟中心,他已經尋覓到最佳位置,要在中國的最大城市兼並企業,把那裏作為他的公司的龍頭和窗口,而鞏義,則是他的生產基地。
李誌忠說,眼下他急需要的是人才,所以,他公開地說:峰中峰實業公司總經理李誌忠誠聘天下英才。
李誌忠說,中國不是沒有人才,相反,中國的人才很多,遺憾的是,直到現在,許多真正的人才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或者說,在某一方的掌權者不讓人才有用武之地。相反,許多極為重要的位置卻被一批庸才霸占著,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效益流失,致使本末倒置、優劣倒掛的悲劇。李誌忠說,他要在自己有限的權力之中,救出一些陷進“泥潭死水”的人才。
經理公司下屬工業企業14個,商貿公司2個,邊貿公司7個,形成以機械、耐火、化工、鋁壓鑄、鑄造、彩印、電器為主體的工業體係和以工業企業為基礎的商業貿易網絡。
1992年元月至8月(李誌忠出任總經理之前),這麼多企業的產值僅820萬元,到了這年年底(李誌忠出任總經理之後),公司產值達到2040萬元,1993年總公司累計完成產值5461萬元,比上年增長168%,計劃到1995年突破產值一個億,以每年不低於150%均增長速度前進。
李誌忠以為,隻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才能振興中國經濟,該死的企業必須死掉,不能叫它們拖著前進企業的後腿,弄得活著的也活不好。他說,目前一些企業死去(倒閉),並不是壞事,這正是為有識之士提供了兼並企業的良機。李誌忠的胃口很大,他準備把經濟之手伸出去,伸到中國的經濟中心,他已經尋覓到最佳位置,要在中國的最大城市兼並企業,把那裏作為他的公司的龍頭和窗口,而鞏義,則是他的生產基地。
李誌忠說,眼下他急需要的是人才,所以,他公開地說:峰中峰實業公司總經理李誌忠誠聘天下英才。
李誌忠說,中國不是沒有人才,相反,中國的人才很多,遺憾的是,直到現在,許多真正的人才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或者說,在某一方的掌權者不讓人才有用武之地。相反,許多極為重要的位置卻被一批庸才霸占著,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效益流失,致使本末倒置、優劣倒掛的悲劇。李誌忠說,他要在自己有限的權力之中,救出一些陷進“泥潭死水”的人才。
他的眼清在看著整個中國他的步履正邁向世界——在河南省鞏義市的鄭州永通鋼聯有限公司的奠基儀式上,原國家冶金部部長李東冶同誌說,我之所以特地跑到這裏參加奠基儀式,是因為你們河南省太缺鋼了,河南省每年若沒有500萬噸鋼,日子不會好過。是的,鋼乃工業的糧食。
1993年,中國鋼產量增至8900萬噸,總產量在全世界可謂名列前茅。可是人均鋼產量僅70公斤,一下子又跌落到名次的末尾。日本人均鋼產量是1噸,南韓人均也有600公斤,也難怪南韓人尖刻地嘲諷說,中國人均鋼隻是一個鋼球而已。河南省呢,就更缺鋼。9000萬人口的大省,1993年年產鋼230萬噸,人均25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