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著內鬥是前段時間的事。”禾司馬糾正道:“現在,他們的內鬥已經結束了,特古爾拉已經收複統一了大多數月支部落,建立了鷹國,定都卡婭裏台。”
“‘卡婭裏台’?”這個地方關雁不但聽說過,還親自去了。卡婭裏台這個地方十分靠近南麵,當年,關雁率孤軍深入月支部落五百裏追襲,就曾擊潰過駐紮在卡婭裏台的 個部落王庭,並迫使其他三個部落聞同而逃。看來,這個特古爾拉在安國和淩國都不注意的時候,靜悄悄地統一了月支各部!不但統一了月支,還立了國!還把國都確定在距離南方較近的卡婭裏台,關雁有種不好的直覺,覺得此人的野心不小。不過,關雁還是問:“月支立國跟理王殿下有什麼關係?”
禾司馬說道:“特古拉爾,也就是他們的雄鷹可汗,前幾天派了使節,手執節杖,要來我朝遞了國書。據說,是要跟我朝建立幫交關係,然後在兩國邊境,每年秋天開放貿易,用他們最肥美多汁的牛羊,換我們幹癟的糧食。也可以用他們的馬匹,換我們的其他東西。總的來說,他覺得咱們南人羸弱,他現在願意放下屠刀,跟我們南人做貿易,是咱們南人占了天大的好處。他施舍一樣,自說自話的就確定了每年在梁州進行邊界貿易的事。”
淩國立國後,也曾不止一次派出使節向安國投遞國書,希望安國能承認自己,建立國與國的幫交,止戈息兵,和平相處。
可惜,一百多年過去了,哪怕安國根本沒有能力收複淩國的疆土,安國仍然不接收淩國國書,拒不承認淩國的地位,一直把淩國視為爆發在自己國土西麵的一起匪亂。
有了安國死不承認淩國地位的前車之鑒,安國會不會承認鷹國呢?關雁問:“那特古……什麼的,派使節來我朝通好建交,不知陛下的意思?”
“陛下這段時候,重點關注劫銀案去了。接到消息,還沒來得及在朝堂上跟眾臣商議,這麼大的事,陛下肯定得征求大臣們的意見。”
關雁忽然問了一句:“淩國那邊對月支鷹國是什麼態度?他們承認了鷹國立國沒有?”鷹國立國,不可能隻向安國投遞國書,要求通好建交,在月支的南方,除了安國還有一個淩國,他們一定會同時向淩國投遞國書,要求通好建交。
禾司馬說道:“目前還不清楚淩國的態度。隻聽說,鷹國同時向安國淩國派出了使節,兩路使節正等候在梁州北麵的安豐鎮上。正等著安國和淩國派出大臣迎接他們。”
兩個相鄰的國家建交,最重要的一點,便是劃定國土邊界。以前因為月支沒有立國,不存在邊界之爭,那個安豐鎮既可以說是安國的,也可以說是月支的,基本是個兩不管的地方。如今月支立國,使節是一國的代表,便不能隨便闖進別國的地盤,隻能等別國派大臣來迎接了。
“忙著內鬥是前段時間的事。”禾司馬糾正道:“現在,他們的內鬥已經結束了,特古爾拉已經收複統一了大多數月支部落,建立了鷹國,定都卡婭裏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