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需注意的是,對方不妥的部分須加以指正,但妥當部分須加以讚揚,受者會因你的公平而心悅誠服。想要改變對方的主張時,最好能設法使自己的意思暗暗移植給他,使他覺得是他自己修正,而不是由於你的批評。對於那些無可挽救的過失,應站在對方的立場給予懇切正確的指正,而不是嚴厲的責問,使他知過而改。糾正對方時,最好用請教式的語氣,用命令的口吻則效果不好。例如,“你不應該用紅色!”就不如說“你覺得不用紅色是否會好看一點呢?”
(5)切忌自吹自擂
一句自誇的話是一粒惡的種子,它出自你的口中而種在別人的心裏,會滋長出憎厭的芽。
愛自吹自擂的人自視甚高,輕視一切,不大理會別人的意見,其朋友也都避之唯恐不及了。凡有修養的人必不隨便說及自己,更不會自誇。青少年應該明白,個人的行為在旁人看來是清清楚楚的,與其自誇,不如表示謙遜。因此,青少年在與他人交談時,應多站在對方的角度談對方感興趣的事情。這樣會一方麵使對方感到受尊重,另一方麵容易產生共鳴,收到好的交談效果。
(6)注意肢體動作
“肢體動作”也是一種語言。從你在別人眼中出現,一直到你開口之前,這一段時間,你都在用眼睛、肢體動作表現某種意思。這些你所表現的東西,會使人準備聽你說話,或是不想聽你說話,使人對你產生敬意或是惡感,所以在你開口之前要特別注意。
你必須用你身體全部向聽的人,傳達你對他們的敬意與好感,暗示出你所要說的話的重要性和它基本的色調。這不隻是在演說時要如此,在平時說話時也是這樣。即使在閑談的時候,坐著的你忽然站起來,或者把你的座位向對方移近一點,或者在眾人之中,選擇一個良好的位置,或者突然采取一個不尋常的姿勢,隻要你做得自然得體,對你的言語就會有很大的幫助。
青少年在發表意見時,究竟兩隻手應該怎麼處置呢?首先應當明白,你應當集中注意於真情的流露,而兩手卻是幫助你的真情流露的工具。在需要應用它們的時候,就可以立刻派上用場。不過不要故意把手交叉在胸前,更不可兩手故意去玩弄自己的衣服,那更會使聽眾轉移注意力,實在是一種愚拙的行動。事實上,我們的手是最會說話的了。需要注意的是,不必每一句話都配上手勢,因手勢做得太多,會使人覺得不自然。可是在重要的地方,配上適當的手勢,則會吸引人們的注意。
此外,坐著交流時肢體動作也有講究。座位最好是對著聽眾,讓聽者能清楚地瞧見你。不過坐的時候,姿勢要自然,而且保持端正,切不可斜靠在椅中。有的人習慣盤起腿,有的則喜歡把手臂擱在椅背上,這些都是引人輕視的動作,必須加以注意。
7.讓寫作成為自己的一種習慣
青少年的語言智能一方麵表現為使用口頭語言表達的能力,另一方麵表現為運用書麵語言表達的能力。
青少年想要培養自己的語言智能無論如何離不開作文,對於語言智能的培養來說,寫作既是手段又是目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學習生活中,很多青少年發現自己的文字功夫欠佳。比如害怕寫作文,或不會寫作文。許多人一到寫作文的時候,總要愁眉苦臉地苦思冥想好一陣,還不一定能夠寫得出來,好不容易吭吭哧哧寫出來呢,讀起來又讓人覺得空洞無物、味同嚼蠟。青少年不會寫作文表現在,本來是經由個人的構思,描述自己的觀察、敘述個人的經曆、表達個人的觀點的作文卻千篇一律,體現不出任何個性和獨特性。而害怕寫作文和不會寫作文這兩個方麵又是相互聯係著的,是一個問題的兩麵:正是因為害怕寫,所以導致不會寫,而不會寫又更加加劇了害怕寫的心理。
青少年發揮作文對自己語言智能培養的作用,關鍵在於讓寫作成為自己的一種習慣。也就是說,寫作成為自己每一天學習、生活中的自覺和必需,就像人每天要吃飯、休息、工作一樣,寫作成為必不可少的一項活動,每天都會產生一種欲望,想要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用文字寫出來,也就是寫作的習慣化。寫作的習慣化首先意味著寫作成為自己喜愛的一種活動,意味著寫作成為一個充滿樂趣的過程。而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寫作必須走出寫假話、空話、套話的誤區,要有感而寫,寫自己真實的感受,寫自己切實的思考。如果真正確立了“怎樣想就怎樣寫”、“先想後寫”、“寫想法、寫感受”的作文觀念,而不再是“編作文”、“造作文”、“套作文”,則不但有利於改變當前怕寫作文、不會寫作文的狀況,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而且對於自己駕馭書麵文字的能力,運用語言的智能,都會有很大的幫助。因為,寫的過程同時就是自己真正在想的過程,在思維的過程,也即智能在活動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