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到說話條理清晰、有條不紊,不妨試試以下兩個辦法:
(1)要有充分的準備
在學校我們會遇到這種情況,如果自己在班會講話時對所要講的內容沒有認真考慮過,就會感到無話可說,即使說起來也不會流暢自如。因此,青少年朋友必須在講話之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或者寫成提綱,或者默誦、試講。你對講話的內容愈熟悉,你就愈能講得好,愈不會信口開河,無的放矢。
(2)勇於勤講多練
善於言辭的才能並不是天生的,而是通過個人的實際鍛煉逐步提高。因此,要克服害羞膽怯的心理,在生人麵前或人多的場合,要爭取講話的機會,勇敢地發表自己的意見。雖然開始時不一定會成功,甚至會遭到別人笑話,但不要介意。青少年要認真分析自己講話失敗的原因,勤講多練,不斷改進,這樣才能不斷提高自己說話的水平。
說話時的有條不紊,來源於思路的明確清晰和心理素質的不急不躁。
5.語言表達應當簡潔明了
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簡潔明了是必過的一關。
語言簡潔是以言簡意賅的語言,表達出最大的信息量。在社交活動中,簡潔的語言能比繁雜冗長的話題更吸引人。它體現出說話人分析問題的快捷和深刻,是其認識能力和思維能力高超表現;它能使聽者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較多的有用信息,有助於博得對方的好感;它是說話人果敢、決斷的性格表現。因此,青少年要努力培養自己的簡潔精練的表達風格。
“言不在多,達意則靈。”無論在什麼場合,講話都要語不煩精,字字珠璣,簡練有力,使人不減興味。冗詞贅語,嘮叨囉唆,不得要領,必令人生厭。
在社交活動中,要想收到良好的效果,社交的語言必須要簡潔、精練,使聽者在較短的時間裏獲取較多有用的信息。反之,空話連篇,言之無物,必然誤人時光。除此之外,語言還要力求通俗、易懂,如果不顧聽者的接受能力,用文縐縐、艱澀難懂的語言,往往既不親切,又使對方難以接受,結果事與願違。
不少演講大師惜語如金,言簡意賅,留下珍貴的篇章,成為“善辯者寡言”的典型。
最短的總統就職演說,首推1793年華盛頓的演說,僅135個字。
1984年7月17日,37歲的法國新總理洛朗·法比尤斯發表的演說,更是短得出奇,演講詞隻有兩句:“新政府的任務是國家現代化,團結法國人民。為此要求大家保持平靜和表現出決心,謝謝大家。”措辭委婉,內容精辟。
林肯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說隻有10個句子。演講詞僅600字,從上台到下台還不到3分鍾,卻贏得了15000名聽眾經久不息的掌聲,並轟動了全國。當時報紙評論說:“這篇短小精悍的演說是無價之寶,感情深厚,思想集中,措辭精練,字字句句都很樸實、優雅,行文完美無疵,完全出乎人們的意料。”可見這些演講大師駕馭語言的功力都是非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