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風雨裏的探索——“三期九段戒治法”的曆史記憶(1)(3 / 3)

時任四川省司法廳廳長的方光興對“三期九段戒治法”也給予了肯定。他說:“四川省成都戒毒勞教所在探索勞教戒毒模式上做了大量工作,特別是探索出了‘三期九段戒治法’。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是首創,希望今後在總結經驗方麵多下功夫,下一步可以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在全省監獄係統也逐步推廣。”

時任司法廳廳長的劉道平批示:禁毒工作日益備受國際、國內關注,要認真調查研究全省唯一一所戒毒勞教所的實際工作,如何辦出辦好勞教特色,值得思考。四川省成都戒毒勞教所要在戒毒工作上再創佳績,把勞教戒毒工作做強做大,做出品牌。

司法部副部長郝赤勇也給予了高度評價,四川省副省長王懷臣對四川省成都戒毒勞教所寄予厚望。

據不完全統計,來所視察的廳級以上領導及專家近50餘人,這充分體現了各級領導對四川省成都戒毒勞教所的厚愛及對勞教幹警工作的認可。

二、模式形式和內容

在四川省成都戒毒勞教所建所伊始的2001年8月,該所一大隊幹警在討論來年工作時,提出了“拿毒品讓戒毒勞教人員看,以提高他們的免疫力,增強他們抵禦誘惑的因素”,並提出了初步的戒毒想法。

筆者以戒煙來試了一試。筆者吸煙近30年,可謂“老煙民”。戒煙也是很難的,多少人砸打火機,甩香煙,賭咒發誓再抽煙就是王八,沒過多久,煙還是照樣抽。筆者沒有這樣賭咒發誓,而是將煙放在能看見的地方,辦公桌上、床頭上、茶幾上,每當想抽的時候,心裏就默念著:我不是沒有煙,而是不抽了,實在難受時,拿起來聞一聞。就這樣,讓筆者戒掉了愛人和孩子讓戒都說“不可能戒”的煙。至今已10年沒有複吸。後來,我們在省禁毒辦的支持下,將海洛因、k粉、搖頭丸等毒品裝在防彈玻璃的櫃中,讓戒毒勞教人員看得見,摸不到,當時是擔心出問題。在戒毒勞教人員中一試,果真有效果,我們稱它為模擬療法。

筆者隨司法部考察團去澳門考察,在教會辦的戒毒機構裏,看見戒毒人員每天都念“經書”,心想:我國《憲法》規定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但我們共產黨又不可能教戒毒勞教人員信教,宣誓,又覺太政治化,後想到了用中性一點的東西。當時的所醫院院長牟新茂同誌寫了一個初稿,後經反複修改,形成了很有戒毒特色的《戒毒信條》。要求每天早晨前必讀,三大隊的幹警又要求戒毒勞教人員每天“一日一記”,從這兩個方麵錘煉戒毒勞教人員意誌力,我們稱它為內省療法。

時任四川省勞教局副局長兼四川省成都戒毒勞教所黨委書記、所長的徐剛,要求研究勞教戒毒的理念,並提出了“拒絕”的基本理念。

幹警們集思廣益,有的運用後效果還比較好,但感到這些都不能滿足戒毒工作發展的需要,迫切需要的是具有勞教特色的戒毒模式。當時三大隊大隊長、醫院院長牟新茂及三大隊的同誌們在吸取國內外戒毒經驗的基礎上,首先提出了將整個勞教戒毒期限分為三個期,每個期又分為三個階段的基本框架,並在反複推敲、征求意見、反複修改、運用於戒毒勞教人員的基礎上,最終總結為“三期九段戒治法”。

“三期九段戒治法”的三期即:生理脫毒期、心理康複期、社會調適期。九段即:急性脫毒階段、生理戒治階段、身體康複階段;意誌訓練階段、心理矯治階段、心理康複階段;所內適應階段、所外適應階段、社會考察階段。

“三期九段戒治法”根據戒治過程中各個時期的戒治對象、工作目標、管理方式、戒治方法和評價機製的不同而分為三個時期,每個時期內由於工作步驟和內涵有別而又分成九個段。每個期,每個段,相輔相成,密切聯係,涵蓋了整個勞教戒毒工作的全過程,並延至社會進行考察。

“三期九段戒治法”框架的推出,標誌著該所探索勞教戒毒模式的開始,所成立了“探索勞教戒毒模式領導小組”,由有關科室同誌參與的“課題規劃組”,由大隊同誌參加的“課題實施組”,負責勞教戒毒模式中指導思想、方案療法的製定和實施。2004年4月,編印成了《三期九段戒治法》小冊子,正式推出了“三期九段戒治法”勞教戒毒模式。

在“三期九段戒治法”實施過程中,戒毒人員所內戒治效果較好,但出所後的操守情況不太理想,有的很快就出現複吸,究其原因,是因為他們出所後出現斷層,沒有和社區進行有效銜接,家裏也管不了,也沒法管,後續照管基本失控。如何找到一種既可以幫助他們解決“複吸”和“操守”有效的方法,又不過多的加重勞教所工作負擔的問題擺在了麵前。四川省成都戒毒勞教所的民警知難而進,以對事業的追求和對社會的責任,開始探索勞教戒毒的後續照管模式,他們將“三期九段戒治法”社會調適期的“社會考察階段”歸納形成“勞教戒毒的後續照管模式”——“回歸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