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風雨中的航行——勞教戒毒的曆史回顧(9)(2 / 3)

(四)無私奉獻。戒毒是世界難題。勞教人民警察默默無聞、無怨無悔地從事著這一艱難的事業。他們說:癌症是不治之症,不能因為是不治之症而不去研究它、攻克它。今天是不治之症,不等於明天也是不治之症。戒毒也是一樣,我們願做一個小小的分子,為最終破解戒毒難題做出貢獻。

二、好的戒毒模式

從2002年開始,勞教戒毒工作從單一向多元化,零散向規範化發展。司法部勞教局開始在全國進行勞教戒毒模式的試點工作,以尋求構建勞教戒毒的基本模式。通過幾年的努力,北京市建立了“四期三段”戒毒模式,上海市建立了“綠色戒毒”模式,浙江省構建了“四期五步勞教戒毒法”應用係統,江蘇省形成了具有本地特點的“三區一延伸”模式,廣東省建立了“三段四期五環”戒毒模式,廣西確立了“十步訓練法”,四川省探索出“三期九段戒治法”、“係統脫敏療法”、“內省法”、“逆向戒治”、“回歸家園”模式,湖南省繼續進行“三區四期”和l—tc模式的試點工作。司法部勞教局副局長劉衛民說,這些勞教戒毒模式的推出,極大豐富了勞教戒毒的內容。也促進了勞教戒毒工作水平的不斷提高,解決了當時勞教工作亟待解決的問題。總結起來,勞教戒毒工作探索有“三個必要性”。

(一)勞教戒毒工作發展的需要。全國勞教係統從收容第一名戒毒勞教人員開始,到1995年已達到數十萬人,增長迅猛。

(二)複吸率居高不下,因吸毒引發犯罪達30%以上,經濟損失達幾百個億。吸毒者感染艾滋病達70%左右。社會危害突出。

(三)勞教人員的結構變化的需要。戒毒勞教人員已占全部勞教人員的50%左右,有的省高達90%以上。

我國最早的勞教戒毒模式應該是湖南新開鋪勞教所的“l—tc”戒毒模式。它是在1997年創立的“三期製戒毒模式”的基礎上,針對“三期製”出現的缺陷,將“tc”這一治療集體與勞教製度兼容而形成的。

tc就是“治療集體”,tc是一種居住性治療環境,治療程序作用在於利用集體的力量促進成員成熟發展,通過自我的成長改變不良行為。

l即勞教的第一個英文字母。

l—tc勞教社區戒毒模式工作流程圖:

入所—身體檢查—入所教育—生理康複—心理康複—回歸社會前期—療效評估—社會隨訪—後續照管。

l—tc勞教社區戒毒模式方法與內容:

改變思維→行為治療→情緒控製→心理治療→醫療治療→生活、職業技能培訓→後續照管。

三、好的戒毒經驗

18年的實踐表明,勞教戒毒工作經曆了一個不斷探索,不斷總結經驗教訓,不斷成熟的過程。甘肅省勞教係統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形成具有自己特殊的勞教戒毒“甘肅模式”的基礎上,按照以勞動教養製度為依托,以康複教育為重點,以綜合戒治為手段,以流程管理為運行特征,以戒毒人員回歸社會為最終目標的基本思路,總結出了勞教戒毒“五個一”的基本經驗。即:

(一)突出一個重點——規範心理矯治流程,提高心理矯治整體工作水平;規範機構設置,建立三級心理矯治網絡;規範功能設施建設,建成心理矯治所需各類功能場所;規範人員配備,組建心理輔導員隊伍;規範工作流程,建立健全心理矯治工作的各項程序;規範考核評比,建立心理矯治工作考核評比機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