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考察期:主要工作包括社會安置銜接、後續照管、調查評估等內容。時間1—3年。
在戒毒勞教人員出所時,勞教所要向當地政府有關部門反饋戒毒勞教人員的有關信息,積極開展後續照管,並采取隨機抽樣調查的方法,對解教人員實行跟蹤回訪。通過考察期的工作,鞏固解教人員的戒毒成效,使其成為合格的公民。同時,通過檢查評估,促進所內戒毒工作。
司法部勞教局《勞教戒毒基本模式(試行)》的下發,進一步規範了勞教戒毒基本模式的探索,進一步奠定了勞教戒毒研究工作的基礎,進一步推動了勞教戒毒工作的發展,為科學指導和合理規範勞教戒毒工作,促進勞教戒毒工作向深層次、高水平邁進,充分發揮勞教戒毒的優勢,增強勞教戒毒的實際效果和長期社會效益起到了積極推進作用。
四、探索效果好,好在何處
勞教戒毒以其管理教育的優勢,同時擁有強製和醫療的兩大手段,被認為是當時三種戒毒形式效果最好的,特別是對戒治手段、戒毒方法和勞教戒毒模式的探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收到了好的效果。好在何處?勞教戒毒工作的“三個轉變”足以說明。
(一)由分散收容向專業集中收容管理的轉變。上世紀90年代初,勞教係統開始收容戒毒勞教人員,但都是分散的收容,沒有按照戒毒勞教人員的特殊性質進行單獨編隊,也沒有專業的戒毒勞教所。隨著毒品形勢的嚴峻,戒毒人員日益增多,且在勞教期間反映出來的特殊性及戒毒工作的艱難性,實行專業集中收容被提到了議事日程。1996年,四川省禁毒辦領導來到四川省新華勞教所調研後,時任四川省省長張中偉批示,由省財政撥款,在該所改擴建我省第一個勞教戒毒專業大隊,規模為收容上百人。1998年,由國家投資3000萬元在成都興建了我省第一個設施完善的專業戒毒勞教所——四川省成都戒毒勞教所,收容規模為上千人。隨後,四川省又相繼建成了兩個專業戒毒勞教所及數十個專業戒毒大隊。專業戒毒勞教所(隊)的建立,基本上滿足了收容戒毒勞教人員的需要,也為進一步開展勞教戒毒工作,研究和探討戒毒勞教人員的行為特點,探索吸毒成癮的原因及勞教戒毒模式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據不完全統計,1998年至2004年期間,全國勞教係統累計國債投資10億元以上,同期地方配套資金為10億元以上,全國累計完成勞教所建設投資10億元以上,完成在建項目超過百個,新建(改擴建)各類房屋總麵積超過百萬平方米。1998年至2004年期間,在專項資金特別是國債資金的支持下,全國興建(在建)了數十個勞教所,實現了每個省至少有一個設施完善、功能齊全的女子戒毒勞教所和戒毒勞教所。同期全國累計完成各類投資數十億元,全國勞教所占地總麵積擴展至上千平方公裏,各類基礎設施麵積達到上百萬平方米,勞教人員人均用房達10多平方米。這些設施的興建,基本滿足了戒毒勞教人員收容需要,勞教戒毒也基本完成了由分散收容向專業集中收容管理的轉變。
(二)由零散戒治向綜合戒治的轉變。由於戒毒勞教人員在勞教過程中,有的毒癮發作,有的行為古怪,有的疾病纏身等,嚴重威脅著勞教場所的安全和他們自己的生命。四川省成立了“四川省勞教局戒毒康複中心”,具體指導全省各勞教場所的戒毒康複工作。但那時的戒治工作主要著眼於如何防止毒品流入所內,並對症給以藥物治療,或采取一些訴毒教育形式,主要采取的是“幹戒”。
從21世紀初開始,隨著勞教戒毒專業場所的建成,勞教戒毒工作又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全國各勞教所都積極探索具有特色的戒治方法,形成了一批具有實用價值的勞教戒毒模式。
為了進一步規範勞教戒毒模式,司法部勞教局在雲南昆明市召開深化實施勞教戒毒模式試點工作座談會。四川省勞教局為了切實加強本省勞教戒毒基本模式試點工作,決定由四川省成都戒毒勞教所、四川省新華勞教所、四川省女子勞教所各確定一個大隊作為試點單位,目的是根據司法部第78號《勞動教養戒毒工作規定》,按照司法部勞教局“相對封閉、分期管理、綜合矯治、後續照管”勞教戒毒模式基本框架的要求,整合四川省勞教戒毒模式的資源和特點,為全國勞教戒毒提供強有力的理論和實踐經驗,並先後下發了《四川省勞教戒毒模式研究和實施方案》、《四川省勞教戒毒模式實施細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