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角色轉換的困惑。分析吸毒者初次吸毒的原因,要麼年幼無知,要麼求新好奇;有的為了炫耀身份而不惜以身試毒;也有內心空虛而尋求解脫者。不論是無知受騙,還是明知故犯,這是違法的開始。一旦藥物上癮後,他們又成為病人,對他們可以說是“愛恨交加”,他們是害人者,害社會、害家庭、害自己,又是受害者,受毒品的害,受毒品給生理和心理上帶來的極大傷害。這就對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還是像管“壞人”一樣管理嗎?顯然不行。要知道用懲罰的手段來對待一個毒癮深重的病人,顯然是無效的,也是收不到效果的。我們勞教人民警察必須轉變角色,既是勞教人民警察,又是戒毒工作者;既是教育者,又是“醫生”;既是執法者,又是戒治病人的護理者。我們要認識到我們的工作是崇高的,同時也是無比艱難的,不可能一帆風順,認識不到這一點,是做不好戒毒工作的。我們也要認識到,吸毒患者的精神肉體都被毒品嚴重地摧殘和扭曲,對毒品的渴求是他們生命中的唯一追求。我們要正視這一現實,切莫悲觀失望,
要幫助他們在戒毒路上前行。可見,戒毒工作的艱難性、戒毒人員的特殊性,都需要我們在角色上有一個轉變,以適應戒毒工作的需要。
五是走出誤區的艱辛。勞教單位是執法機關。勞動教養是對勞教人員實施強製性教育的措施,勞教人民警察擔負的是執法重任和對勞教人員實施強製性教育的任務。強項就是強製性的管理教育,扮演的都是執法者、管理者、教育者的角色。而對既是違法者又是病人、既是害人者又是受害者的戒毒勞教人員,扮演上述角色在工作中很容易產生一些誤區。
誤區一:把病人當犯人管。入所的第一課是“認罪認錯,遵守所規隊紀”,要求他們牢記的是“這是什麼地方?你是什麼人?你來這裏幹什麼?回答必須是:這裏是勞教所,我是勞教人員,我來這裏是改造”。這樣,使戒毒勞教人員隻知道自己是勞教人員,而不知道自己也是病人,隻知道自己是來改造,而不知道也是來戒毒。隻能規規矩矩、老老實實,不準亂說亂動。管理有行刑化的傾向,鐵窗鐵門、高牆、紅外探測,“二勞改”的痕跡十分突出。
誤區二:單純的教育手段,陳舊的教育方法,上大課成為對戒毒勞教人員的主要教育形式,而不知道這些教育對一個腦成癮者作用是很小的。而針對戒毒勞教人員有效的戒治方法,心理康複尚未提到日程,因而造成效果不好的局麵。
2.轉變觀念。沉重的思考,帶給我們的是對勞教戒毒工作的重新認識。收容戒毒勞教人員是勞教係統麵臨的新情況,勞教人民警察麵臨的新任務,沒有經驗可言。幹警對毒品、戒毒勞教人員缺乏深入、全麵的認識和了解,對戒毒工作的特殊作用認識不足,管教工作的手段和方法沿襲傳統的方法和手段,造成工作滯後,導致一些地方、一些勞教所出現毒品流入所內的現象。加之,有效地遏製所內毒品蔓延的機製也未形成,我們的幹警基本上把精力放在“四處滅火”上,對戒毒勞教人員的戒毒工作基本上沒有開展。
隨著禁毒鬥爭、對勞教戒毒工作特殊性認識的深入,以及對戒毒勞教人員行為方式、行為特點認識的深入,必須轉變觀念、改變方法,探索具有勞教特色的、符合戒毒勞教人員實際的方法和手段擺在了勞教人民警察麵前。
一是科學認識,走出誤區,用創新的技術和手段來促使戒毒勞教人員的行為改變,並開始探索符合戒毒勞教人員實際的有效方法。浙江省戒毒勞教所開辦了戒毒勞教人員矯治實驗班,對戒毒勞教人員的管理、教育及戒治方法開展實驗,探索經驗,為全麵實施對戒毒勞教人員的戒治走出了路子。通過實驗班的實驗,取得了在封閉環境下的初步成果,並總結出“四要”的經驗:
要想成功戒毒,首先要認識吸毒危害。
要想成功戒毒,關鍵是信心,而信心的關鍵是真心、誠心。
要想成功戒毒,就要改變“戒毒難”的觀念。
要想成功戒毒,必須堅定一個信念:“要戒毒、必破一。”
因為絕大部分戒毒失敗者,都敗在“一念之差”上,比如“嚐一嚐”、“試一試”、“就這一次”,就是這個“一”,禍害了他們。俗話說,“千裏之堤,潰於蟻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