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曆史的詭計——經典謀略中的心理戰(1)(1 / 3)

心理戰,是中國曆史上謀略家們常用不衰的計謀。心理戰術的集中體現,莫過於《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兩部著作。對敵心理的判斷揣摩,對己心理的平衡把握,都在這兩部著作中得到了充分展現。

談到中國曆史上的策略與方法,就不能不提《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這兩部巨著的作者,不僅是卓越的軍事專家和謀略專家,同時也是優秀的心理學家。

《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中的大量謀略和軍事技巧,都是建立在各種心理知識與技巧的運用之上的。《孫子兵法》中的用間篇,正是建立在多疑心理之上的計謀;其中的虛實篇,也是對人的心理防禦機製的一次精妙概括。而《三十六計》中著名的空城計則是敵我雙方心理素質和力量的硬碰硬的較量;暗度陳倉之計,聲東擊西之計中對虛實力量的把握;笑裏藏刀之計中對敵人心理防禦機製的迷惑作用;瞞天過海之計中的出奇製勝,都是心理學知識在兵法上成功運用的例子。

軍事謀略與心理知識的結合成為了本章的亮點,在本書中頻繁登場的諸葛亮也奉獻出了欲擒故縱一計的絕佳範例:七擒孟獲。該例子中出現的“懷柔奪心”戰術,也是現代心理戰中被頻繁使用的一條戰術。有趣的是,西方國家花了2500年時間,經曆了無數戰爭,才逐漸認識到了孫子的偉大和英明,《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正是具有東方智慧的思想體係在謀略與方法上的一次重大的勝利。

信息戰略與心理戰術的運用

《孫子兵法》作為中國千年曆史上的一部軍事力作,被廣泛地運用到了軍事、政治、商業、甚至教育培訓領域。在《孫子兵法》所闡釋的一些兵法問題和原則中,除了對地勢、天時等客觀因素的綜合運用,對心理因素的運用和把握是《孫子兵法》最大的亮點。對人性和心理的精到把握也令曆代研讀《孫子兵法》的人感慨和稱讚不已。

巧用多疑心理——用間篇

比較曆史上被成功實施的反間計,我們不難發現這樣的規律:反間計的實施,一定存在著一個基礎,就是被施計之人具有多疑心理。曹操生性多疑自不必說,其多疑的特點從枉殺呂伯奢全家開始就愈演愈烈;而陳平能夠成功地離間項羽和範增、鍾離昧兩位股肱大臣,也正是利用了霸王對部下的不信任。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多疑是指神經過敏、疑神疑鬼的消極心態。具有多疑心態的人往往帶著固有的成見,僅憑“想象”把生活中發生的無關事件拚湊在一起,或者無中生有地製造出某些事件來證實自己的成見。於是這類人常把別人在意的行為或表現,誤解為對自己懷有敵意,沒有足夠根據就懷疑別人在耍弄陰謀詭計欺騙、傷害、暗算自己,甚至把別人的善意曲解為惡意,以致與人產生隔閡,在人際交往中自築壁壘,嚴重時還有可能與人反目成仇。曹操極其符合上述多疑心理的特點。

多疑心態一旦形成,就相對比較頑固,是導致偏執性人格障礙的溫床。但單純的多疑心態,即多疑在成為一個人的行為模式之前,則通常在有誤會或有人搬弄是非的情況下才發生。隻有在一定的情景下,具有多疑心態的人才會“疑心生暗鬼”,以主觀想象代替客觀事實,甚至會產生忿恨報複心理。而在其他沒有誘發情景的情況下,他們一般不會產生多疑心態,完全能像常人一樣心態平靜地生活。

戰爭年代爭霸的豪強們過著刀尖舐血的生活,時刻處在高度的緊張之中,在這樣特殊的背景下,多疑的心理極容易產生。權力爭奪導致的同伴間的不信任,是培育多疑心理的溫床,也是反間計得以多次成功實施的心理基礎。

◎ 周瑜計算蔣幹

三國時期,赤壁大戰前夕,周瑜巧用反間計殺了精通水戰的降將蔡瑁、張允,這無疑是反間計的一個典型的例子。這個智謀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四十五回“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會蔣幹中計”。

當時,曹操率領83萬大軍,準備渡過長江,占據南方。而孫劉聯合抗曹,兵力還是要比曹軍少得多。但是,曹操的軍隊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都由北方騎兵組成,善於馬戰,不善於水戰。這時,正好有兩個精通水戰的降將蔡瑁、張允可以為曹操訓練水軍,於是曹操把這兩個人當做寶貝,優待有加。一次,東吳主帥周瑜見對岸曹軍在水中排陣,井井有條,十分在行,心中大驚,他想:“一定要除掉這兩個心腹大患。”

曹操一向愛才,他知道周瑜年輕有為,是個軍事奇才,很想拉攏。蔣幹,字子翼,與周瑜自幼同窗,交情頗厚,現為曹操帳下幕賓。蔣幹看出了曹操的心思,於是主動請命前往江東,以說服周瑜投降。

周瑜一見蔣幹過江,反間計就已經醞釀成熟了。他在酒席上,熱情款待蔣幹,並讓眾將作陪,炫耀武力,而且規定隻敘友情,不談軍事,堵住了蔣幹的嘴巴。歡宴之後,周瑜佯裝大醉,約蔣幹同床共眠。蔣幹見周瑜不讓他提及勸降之事,心中不安,哪裏能夠入睡,二更即起,見帳內殘燈尚明,桌上堆著文書,便下床偷看。他見有蔡瑁、張允寫給周瑜的一封投降書信,不禁大驚,忙將其藏到了身上。這時,周瑜在床上翻了個身,說起了夢話,道是數日之內要讓蔣幹看那曹操的腦袋。蔣幹嚇得連忙上床。將近四更,隻聽得有人進帳喚道:“都督醒了嗎?”周瑜裝作夢醒的樣子,故意問那人說:“床上睡的是什麼人?”那人答道:“都督請子翼一同睡覺,怎麼忘記了?”周瑜懊悔地說:“我平日從未醉酒,昨天喝醉了,不知可曾說過些什麼?”那人道:“江北有人過來。”周瑜小聲喝道:“低聲!”又叫:“子翼。”蔣幹裝作睡著,一聲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