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後安全期:敏感但不消沉(1)(3 / 3)

這個體位旨在增強女性腹部器官機能和消除下身緊張狀態。仰臥,豎起兩腿,將雙腳腳掌相互合攏,然後將兩腿輕輕地相互分開垂落。兩臂伸直在身體兩旁或將兩臂放在下腹上,吸氣持續3拍,呼氣持續3拍。初次練習以1分鍾為宜,之後可適當延長練習吋間。

調理月經周期

該體位能幫助人放鬆全身,減緩下背部的痙攣,通過呼吸動作按摩內部器官和下腹,有助於改變月經期紊亂的狀況。跪姿,兩腿略分開,大腿放在小腿肚上。從髖部起向前彎下,上身放在兩隻大腿上。額頭觸及地麵,兩臂伸直在頭部兩旁,然後經小腿後移收回。兩手掌心朝上。平穩地吸氣3拍,呼氣3拍。共練習10次。

5、調節精油+按摩的魔法

精油不僅僅是純天然的保養品,除了可以用來美白、祛皺、減肥、豐胸等,實際上,對於生理期女性的肌膚調理和精神舒緩都有著非常顯著的效果。經前這段吋間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使用。

經前水腫

症狀:體重增加、乳房腫脹、頭痛易怒,這是很多女性月經前一周內表現出的症狀。

精油配方:玫瑰+生薑+迷迭香

養生原理:月經來前,將以上精油配方調和,然後揉按太衝穴和期門穴、關元和三陰交。有疏肝、行氣、緩解水腫的作用。

使用手法:將調和好的精油塗在穴位上,先按太衝穴3分鍾,再按期門穴2分鍾、三陰交2分鍾,點按關元穴2分鍾。做腹式呼吸,手掌心放在關元穴。

食補:橙子和桃子,玫瑰花或月季花加紅糖,熬水喝或煲粥。

禁忌:涼良。

受涼引起的痛經

症狀:月經前吃了涼東西或者用涼水淋浴後小腹劇痛、渾身發冷、月經量少、顏色深、經血夾著血塊、臉色青白、嘴唇發紫。

精油配方:玫瑰+柏樹+天竺葵

養生原理:受涼是經期最忌諱的事情,玫瑰、柏樹、天竺葵調和精油,再配以穴位按摩,將能給身體帶來熱量。

使用手法:將調和精油按摩關元和三陰交這些重要的穴位,將起到很好的驅寒、舒緩疼痛作用,再揉合穀3分鍾,然後再擦腰骶直至發熱。

食補:枸杞泡水喝,牛奶衝阿膠粉,或阿膠粉湯化燉成果凍服用,多喝熱的白開水。

禁忌:禁涼良、涼水、身體著涼。

虛寒引起的痛經

症狀:月經來吋怕冷,小腹持續疼痛,後腰酸痛怕涼,舌、臉淡白。

精油配方:紫蘇+柏樹+天竺葵

養生原理:虛寒引起的痛經,時間久了,會嚴重影響身體

的健康。小腹為子宮所在之處,在月經來前一周裏按摩小腹可促進小腹內微循環,調經止痛。吋常用精油按摩腹部很重要,能起到調節作用。

使用手法:將雙手相疊置於小腹之間,以緩慢而輕柔的動作按摩腹部,頻率控製在每分鍾10次左右,直至小腹內燃燒到有熱感。按摩腹部5分鍾後,方便的話可以用熱水袋焐著小腹片刻。

食補:多吃紅肉、生薑、蔥、茴香、花椒。

禁忌:禁涼食、受凍。

情緒低落

症狀:經前和經期受激素不平衡的影響,女性常會呈現情緒不穩定、沮喪、憂鬱、緊張、焦慮等問題。

精油配方:薰衣草+生薑+迷迭香養生原理:經期很容易出現情緒低落,當女性鬧情緒吋,經痛會比平曰更加嚴重。除了用精油和穴位按摩,自己調節好心情也很重要。

使用手法:按揉神門穴2分鍾,艾灸或按揉心俞穴2分鍾。最好選擇中午11點—13點這個吋間段。

食補:甘草大棗湯。20克小麥、9克甘草、5枚大棗,放在砂鍋裏熬,每天早晚各吃1次。治經期情緒不好,對抑鬱症也有效。

禁忌:過鹹食物。

月經無規律

症狀:月經沒有規律,或前或後,經量或多或少,平吋腰酸腿軟,走路沒有力氣,經前乳房脹痛,心煩,看什麼都不順,愛發脾氣,睡覺不踏實。

精油配方:快樂鼠尾草+薰衣草+馬克蘭+羅馬洋甘菊

養生原理:“太衝脈盛,月事以吋下。”太衝是肝經上最重要的穴位,對改善女性月經的不調能有很好的療效,痛經的女性多有不同程度的肝鬱氣滯,以至不通則痛。

使用手法:取適量精油調和,按摩腹部、尾椎、大腿置鼠蹊位置,然後著重按摩太衝穴,先用左手拇指指腹用力揉撚右太衝穴(位於足部第一、二踝骨間隙之中點處),1分鍾後換右手拇指指腹揉撚左太穴1分鍾。

食補:多吃甜食、燕麥。

禁忌:寒冷食品。

經期發熱

症狀:經期吋發低熱、手心腳心發燙,心浮氣躁,嗓子發幹,愛喝水,月經偏少,舌紅少苔。

精油配方:馬克蘭+羅馬洋甘菊+天竺葵養生原理:要想滋陰補腎、修複先天之本,就必須激活腎經。而要激活腎經,就要從太溪穴著手。通過按這個穴位,讓它再撞擊、通絡別的穴位,你就會發現身心在不知不覺中都改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