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個鏡頭裏,隻有朝陽漫天,燦爛得耀眼。

為了節約成本,一般的劇組都是根據場景安排,打亂順序拍攝的。但這部電影,是從第一個鏡頭,按著劇情發展順序,一直拍到最後一個鏡頭的。

劇本的初版本不是這樣的結局,但拍著拍著,電影仿佛就有了自己的靈魂,順理成章地從那個固定的悲劇結尾,改成了這樣一個開放式的結局。

除了按情節發展順序拍攝,影片也沒有采取慣常的配音,而是采用了同期聲。巷子裏的自行車鈴聲、鄰居養的大公雞打鳴的聲音,外麵大街上汽車的鳴笛聲,隔壁街菜市的喧聲……全部都那樣真切。

真實的生活場景,一點一點延展的劇情,讓每個演員都入了戲。

當最後一個片段拍完的時候,季子淩沉浸在那樣一種宏大的悲傷和希望裏,久久回不過神來。

季子淩從劇組出來的時候,已經是20**年的深秋。

雖然按劇情順序拍攝,耗費了更多的人力物力,但無疑更利於演員找準感覺,所以即便鄭中興每一個鏡頭都精雕細琢,也不過花了半年多的時間。

這幾個月厲揚也很忙。厲老爺子腿受了風,去南方休養了一段時間。自從母親去世,傷心欲絕的父親許久不見外人,早就處在半退隱的狀態。所以厲老爺子一走,厲氏傳媒的擔子理所當然被丟給了厲揚。

好在擎天娛樂的運轉已經上了正軌,並不需要他事事親力親為,這才勉強把兩個公司都撐了起來。

厲揚每天都累得半死,雖然很想小破鳥,但卻無論如何都抽不出時間探班。

直到這年深秋,厲老爺子療養歸來,厲揚這才有了空閑。一閑下來,厲揚滿心滿腦子都是小破鳥,恨不能馬上奔去探班。結果Vivi說戲已經拍完了,今兒晚上劇組要吃散夥飯。

問清了時間地點,厲揚幹脆直接開車去劇組聚餐的樓下,坐在車裏等。

作為第一主角,季子淩理所當然地受到了熱情的“招待”,連鄭中興都破例敬了他一杯,所以他理所當然地喝多了。

走到外麵被風一吹,酒意上頭,剛走到路邊就支撐不住摔了個五體投地。

厲揚看著小破鳥搖搖晃晃地走過來,有些好笑,剛想下車把他拉上來,就看見小破鳥以十分拉風的姿勢繞軸心九十度旋轉,“啪”地拍在地上。

厲揚:“……”

也就是他從駕駛位下車,繞到副駕駛那邊的功夫,一陣閃光燈,伴隨著哢嚓哢嚓的快門聲響起。早就得到消息蹲守在酒店外麵的娛記幾乎是欣喜若狂,連他們也沒想到這麼輕易就拿到了有關鄭導新片的第一手新聞,還這麼有爆點。

厲揚有些焦頭爛額。

小破鳥好像天生事故體質,瞧瞧這一年多他上了多少回頭版頭條,還回回都不是什麼正麵消息。這不,就一個普普通通的殺青宴也能把自己搞得這麼難看。

可誰叫這是他的小破鳥呢?

沒轍,本來打算給他個驚喜的厲揚,隻好把驚喜自己吞了回去。他把爛醉如泥的小破鳥拖上車,弄回家安頓好,這才打電話找關係看能不能把這新聞壓下來。

其實小破鳥丟人敗興的新聞也不差這一件,平常厲揚也懶得管,但這回小破鳥摔得不巧,弄掉了一顆扣子,露出了一小片雪白的胸膛。

雖然大部分紙媒都被壓下來了,但在網絡如此發達的時代,紙媒的影響力並不是絕對的。

那張季子淩狼狽地趴在地上,衣衫淩亂、鼻青臉腫的照片,被網友們發到了海角論壇,以《鄭導大作<救贖>順利殺青,炒作帝以身獻藝醉趴街頭》為標題,點擊量一路飆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