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來的,可能連晏安是哪根蔥都不知道。但隨著點進去的人越來越多,也有越來越多的人被這一個可以說是驚豔的截圖吸引了,他們或許不記得那個僅僅出現在男主回憶中的鏡頭,但這不妨礙他們翻出有這個鏡頭的劇集重新看過,並且截了自己認為最美的瞬間貼圖在下麵。

涓涓細流彙成大海。

慢慢地,不知道從哪一天開始,晏安漸漸有了“最美古裝男子”、“謙謙君子溫潤如玉”等等評價,甚至隱隱有趕超傳說中“海角四美”的趨勢。

不少腐或者不腐的文學女,開始從那一個鏡頭延展開來,寫下她們腦中的晏安一生的故事。一時之間,以晏安為主角的同人,以狂飆突進之勢席卷網文界。

神奇的是,直到這個時候,還幾乎沒有人提及晏安的扮演者。

也許是因為這個鏡頭太完美,太具有古典謙謙君子的風度,人們下意識地忽略了他背後那個活在當下的人。因為不管飾演者是誰,都有可能破壞他們心目中“晏安”的完美。倒不是沒有人看出這人跟那個偶像花瓶季子淩有幾分像,可因為晏安與季子淩以往的角色差距甚大,幾乎可以說是顛覆,所以即便很多人都這麼覺得,也沒人敢肯定地說這是季子淩演的。

所以這個在別處至關重要的問題,就這麼被人們不約而同地擱置下來。

直到一個星期後,某個路人粉一時好奇去翻了演員表,在那一長串名單的最後一行,看到了那個飾演者的名字,並且截圖貼在了下麵。

已經漸漸下沉的帖子再次被頂了起來。

因為晏安對季子淩由黑轉粉的有,因為季子淩對晏安無感的有,甚至還有拒不承認這麼完美的角色是季子淩扮演的,聲稱他們的晏安與那個炒作帝一點兒關係都沒有的。

三方在帖子下麵掐得熱火朝天,掐著掐著就恰到了季子淩的微博下麵,謾罵和讚美齊飛,雞蛋與鮮花同在,頗有些雞飛狗跳。

但這些,季子淩一點兒都不知道。這時候他已經進了鄭中興的劇組,開始了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的生活,晚上一沾枕頭就睡得人事不知。你說微博?那玩意兒在夢裏可以刷嘛?

電影的名字,終於在開機前確定下來,叫做《救贖》。

對於這個似乎與劇情八竿子打不著的名字,季子淩持保留意見。不過演著演著,他倒是有些明白為什麼要取這樣一個名字了。

整個故事的基調雖然頗為陰暗,但鄭導拍出來的鏡頭,卻處處都透著希望和溫暖。譬如——

剛打過架滿身鮮血的魏陽,卻從牆角抱起一隻髒兮兮的流浪貓。輕輕撫摸著小貓的少年,臉上綻開了一個稱得上是溫暖的笑容。

周儒騎著自行車送魏陽去中學報到,初升的朝陽金子一般,灑滿了彎彎曲曲的小巷,和巷子兩邊破敗的房屋。

父子倆激烈爭吵,魏陽對著周儒大打出手之後,少年流著淚去廚房熬了一鍋粥,粥加少了水,全糊了。半夜,傷痕累累的周儒從床上爬起來,卻把那鍋已經糊了了粥,一口一口全喝了下去。

……

劇本上這個故事的結局,是少年被他之前招惹過的人,堵在巷子裏一拳一腳揍成了重傷。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進巷子的時候,少年從昏迷中醒來,掙紮著回到家。

周儒已經去上班了,鍋裏溫著小米粥,鍋台邊擺著兩碟鹹菜。魏陽就著鹹菜一口一口艱難地喝掉了小米粥,然後給周儒留了個字條——

爸爸,我走了。等我混出個樣子了,再回來。

影片的尾聲,是少年踉踉蹌蹌地走出了巷子,金色的陽光灑滿了大地,少年一直走一直走,直到走出了鏡頭,走出了所有觀眾的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