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王劉賀繼位
公元前74年(昭帝元平元年),劉弗陵駕崩未央宮,年僅二十三歲。
“昭帝無嗣,大將軍與群臣議所立……”大臣們商議欲立武帝僅有的一個兒子廣陵王劉胥。劉胥不僅年邁有病,而且早被武帝厭惡,霍光不立。有人推薦昌邑王劉賀。劉賀是武帝早逝的兒子哀王劉髆的兒子,“光以其書示丞相敞等,擢郎為九江太守即日承皇後詔,遣行大鴻臚少府樂成、宗正劉德……迎昌邑王劉賀”。“賀,在國素狂縱,動作無節”。“武帝之喪,賀遊獵不止”;昭帝晏駕,霍光通令全國為國喪日,劉賀依然“戲狎為樂”。當朝廷使臣來接他入京繼位的消息傳開時,他的舊朋新友、王公嬪妃以及廚子車夫都要求隨他入京,他無不樂從。大臣王吉上書告誡他:“大將軍仁愛、勇智、忠信之德,天下莫不聞……布政施教,海內晏然,雖周公、伊尹無以加也。今帝駕崩,大將軍惟思可以奉宗廟,攀援而立大王,其仁厚豈有量哉!臣願大王事之,敬之……”劉賀把書擲地,獨自駕起馬車向京城馳去。進京“至濟陽,使大奴善以衣車載女子”被發現,郎中令龔遂問王,“王曰‘無有’”。行至灞橋被欽差大臣發現,劉賀嚇得避而不見,善被斬立決。及至長安京城,龔遂勸他哭喪,賀推說喉嚨痛哭不出聲;再至未央宮東闕,龔遂催他哭泣盡哀,他麵呈喜色,不見戚容。
上官皇後接見了劉賀,立為太子,等喪事過後擇日登基。按輩分劉弗陵是劉賀的叔父,上官皇後是劉賀的嬸母。劉賀繼位,尊上官皇後為皇太後。
昏君亂政
公元前74年六月一日劉賀繼位“淫戲無度,昌邑官屬皆征(調)至長安,往往超擢拜官……日與近臣飲酒作樂,鬥虎豹……驅馳東西”。龔遂不忍看下去,私下對安樂說:“現在是國喪期間,餘哀未盡,王竟日夜與近臣飲酒作樂,淫戲無度,尚有內變,我等必然受戮。”安樂無可奈何地說:“我也屢諫,陛下就是不聽。隨他去吧!”龔遂不得不痛哭流涕,麵諫劉賀,劉賀捂著耳朵不聽。太仆丞(交通部秘書長)張敞上書規勸劉賀:“今天子以盛年初即位,天下莫不拭目傾耳,觀化聽風。國輔大臣未褒,而昌邑小輩先遷(升),此過之大也!”劉賀不聽。又“從官更持節引內昌邑從官、官奴二百餘人,常與居禁達內敖戲”。“大行在前殿,發樂府樂器,引內昌邑樂人擊鼓、歌吹,作婔娼”。“召皇太後禦小馬車,使官奴騎乘,遊戲掖庭中。與孝昭皇帝宮人蒙淫亂,詔掖庭令曰:‘敢泄言,要斬。’”“取諸侯王、列侯、二千石綬及墨綬、黃綬以佩昌邑郎官者免奴。”
霍光廢帝
“大將軍霍光憂懣,獨以問親故吏大司農田延年;延年曰:‘將軍是國家柱石,審此人不可,何不建白太後,更選賢而立之。’……光曰:‘今欲如是,於古嚐有此不?’”延年說:“伊尹在商朝當宰相時因為國王太甲昏庸無道暴虐不仁,就把太甲放逐到桐宮,以安宗廟。後世稱伊尹是忠臣。大將軍如果效法,就是漢朝的伊尹。”霍光又與車騎將軍張安世計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