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再起(11)(1 / 1)

老袁這個時候還沒有離開洹上村,還在那兒釣魚呢!

武昌這頭,革命黨人進展順利,10月11日,整個武昌都被起義新軍占領了,他們打出了中華民國湖北軍政府的旗號,這就意味著他們要與北京的朝廷分庭抗禮了!

軍政府建立了,不能沒有主事的人啊!這時候,同盟會的大佬都不在國內,武漢地區的革命黨頭頭們也都不在武昌,領導起義的這些新軍軍官級別都很低,沒有那個膽略和威望去出頭。於是,他們找出了一個叫黎元洪的人出來當這個軍政府的都督。這個黎元洪當時是湖北新軍第二十二混成協統領,就是個旅長。

黎旅長是湖北黃陂人,畢業於北洋水師學堂,先在北洋海軍服役,還參加過甲午戰爭,當時隻是船上的一個大副。命大,甲午海戰中沒死,後來到張之洞的自強軍中混事兒,還兩次被派到日本學習陸軍,1906年晉升為第二十二混成協統領。這個人雖然是個海歸,但沒怎麼受革命思想影響,還算個忠於大清的軍官。黎元洪是個忠厚的人,平時對士兵也不錯。武昌起義之後,他嚇得躲到了手下參謀的家裏。後來,革命黨人把他搜出來,請他出任都督的時候,他是說什麼都不幹。最後,還是這幫人拿著手槍逼著他,他才硬著頭皮當上了這個都督。黎元洪一開始戰戰兢兢,什麼事兒都不敢做主,也不怎麼說話,所以得了個“泥菩薩”的外號。

什麼事情,有了第一個,就有人跟著效仿了。武昌起義之後,不少地方都跟著亂起來了。

10月22日,湖南獨立。

10月23日,陝西獨立。

10月23日,江西九江獨立。

10月25日,廣州將軍鳳山被革命黨人炸死。

開赴前線的北洋軍呢?他們在老袁的指導下,一直在“固守”!他給馮國璋的指示就是“慢慢走,等等看”!

老袁在洹上村還是有心情垂釣、吟詩,北京這頭的載灃可是在抓狂了!大清江山,難道就要斷送了嗎?無奈的載灃隻好向袁世凱投降了,什麼人事安排都依了他。10月27日,北京下旨召回蔭昌,任命袁世凱為欽差大臣,所有赴援的海陸軍、長江水師和此次派出各軍,均歸其節製調遣;相關各省督撫都要配合袁世凱行動。

乖乖!老袁這下手上的兵權真是大啊!比當年的曾文正公和李文忠公還要大很多啊!按理說,袁世凱應該滿足了吧。沒有!他給朝廷回了一封電報,說了些謝恩之類的話,還說要肝腦塗地,報效朝廷。不過,他這報效隻停留在電報上,人還是在養壽園釣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