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再起
皇族內閣是件蠢事!
20世紀最初的幾年,很多中國人都很真誠地相信,隻要大清帝國能夠效仿日本,實行君主立憲製度,那麼大清的強盛就指日可待!這些人,在政治上一般都被稱為立憲派,他們一度給了朝廷巨大的改革壓力。1908年,朝廷在巨大的壓力之下,宣布了以9年時間為限,9年之後召開國會,還公布了憲法大綱和逐年籌備事宜等。1909年10月,各省的地方議會性質的谘議局成立,中國的憲政之路又進了一步。可惜的是,那個時代的中國人對什麼事情都很心急,他們等不了太久,9年,太長了!
1910年1月,全國各省谘議局代表來到了北京,他們向朝廷提出在一年之內召開國會。朝廷拒絕了這個要求,理由是國民的文化素質太低,還不能行使選舉權。客觀地說,朝廷的說法是有道理的,憲政民主是必須建立在一定的教育水平之上的,但是,陷入製度改革崇拜之中的立憲派人不會去理解朝廷的解釋,他們隻會認為這是朝廷在耍花招!
在立憲派人多次請願活動的壓力之下,朝廷終於讓步了!1910年10月,朝廷統一成立了一個準議會性質的資政院,作為國會的基礎。在這個資政院的第一次會議上,立憲派人就上書請願,要求在1911年召開國會。不僅立憲派,就連地方督撫也都吵著開國會,十七省督撫聯名上奏朝廷,要求組織責任內閣,召開國會。
這下子,朝廷真的扛不住了!1911年5月8日,朝廷成立了一個所謂的責任內閣,任命慶王爺奕匡為內閣總理大臣,那桐、徐世昌為協理大臣,下設外務、民政、度支、學、陸軍、海軍、法、農工商、郵傳、理藩10個部。13個閣員之中,滿族人竟然占了9個,漢人才4個;9個滿人之中,竟然7個是皇族,這就是讓世人唾罵的“皇族內閣”!
載灃一心想集權於皇室,不過這手段也太拙劣,太低級了!“皇族內閣”一出來,就令輿論嘩然,舉國怨憤!
正當載灃一票人為應付什麼國會、立憲而頭疼的時候,四川那邊又出事了。什麼事呢?鐵路問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