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奶奶歎了口氣,幽幽的說道:“別看太祖皇帝出身草莽,文化程度不高,沒識多少字,但是他在明教裏麵還是學到了不少神秘讖緯之術,還給自己的後代取名立了不少繁瑣有趣的規範。”
“哦?沒文化還這麼多繁文縟節呀?”高澤有點聽不懂。
“小澤啊,你知道太祖皇帝有多少個兒子嗎?”朱奶奶微笑著又問了高澤一句。
高澤一愣,略略的想了一下,說:“我記得好像是有26個兒子吧!”
聽高澤一口答了出來,朱奶奶有些意外,不由又多看了高澤幾眼。
“五行相生的原理,知道嗎,小澤?”朱奶奶又問了一句,還考上高澤了。
“我知道,我知道,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是不是呀,奶奶?”高澤剛想張口,坐在奶奶邊上的小玉突然插了一句,大概是小手爐讓她暖和起來了。
朱奶奶欣慰的摸了摸小玉的頭,把她緊緊的摟在懷裏,眼裏全是疼愛和嗬護的神色。
“過去修家譜,每一代都有一個輩分字,名字中間一個字就是這個輩分字。太祖皇帝
以“木火土金水”來為後代輩分排順序。26個兒子,每個兒子的名字都是木字旁的,他給每個兒子定了一個輩分表,每個表20個字,從他的孫子開始依次向下起名字。”朱奶奶娓娓道來,高澤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有的東西書上可不一定有。
高澤突然想到小玉的爺爺,朱寅善,“寅”,又是朱元璋的那一個兒子的後代呢?
高澤還沒能多想,朱奶奶幽幽的聲音又響了起來:“我們這一支是太祖皇帝的第七個兒子齊王朱榑的後裔,齊王是太祖皇帝與達定妃所生,洪武三年封為齊王,建藩青州,十五年就國。”
哦,原來是七子齊王的後人呀!嗬嗬,看來這齊王的下場也不怎麼樣啊!不然這後代也不會破落成這樣,你說這齊王也是,怎麼也不來保佑一下啊!
不過,這齊王自己也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對後代自然也沒有什麼照拂了。
這朱元璋的七王子是個什麼人,高澤還是知道的,書上可是寫得清楚著呢!
齊王曾多次受命率兵從燕王北征蒙古立了不少功勞。
但是後來這家夥以武功自喜,性子還非常的凶暴,讓人不喜。
明建文元年因謀反被召至京,廢為庶人。
明永樂元年複位,但更加驕縱不法,跋扈得不得了。
永樂四年因罪被禁錮京師,不久即被正式廢為庶人,取消齊王封爵,藩國也被廢除。
子孫也被廢為庶人,徙遷至南京。
這都廢為庶人了,還有什麼可炫耀的呢?
朱奶奶也是,一個罪人的後代有什麼榮耀可言呀?看她的樣子,好像還非常的懷念,至於的嗎?
“太祖規定,從他的孫子輩開始,每一輩的第一個名字使用輩分表中的字,第二個名字必須帶有一個五行的偏旁或組成部分,並且以火土金水木為順序依次循環。”見高澤一直在沉思,朱奶奶又接著說道:
“太祖雖不識什麼字,但還是給他的每個兒子寫了一個輩分表,像我們是老七王爺家的,七爺的後裔就以‘賢能長可慶,睿智實堪宗,養性期淵雅,寅思複會通’這20個字為派語,作為後代起名的標準,小玉的爺爺就是‘寅’字輩的,叫朱寅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