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大明遺後(2 / 3)

朱奶奶先是一怔,沉吟了一會兒,才開口說道:“我聽我們家老爺子和小玉的爺爺說過一些關於祖上的事,在那個年代社會上廣泛流傳著‘明王出世,普度眾生’的說法,太祖在流浪中,也接觸到這樣的宣傳。”

“是啊,是啊!”這一點,高澤也是知道和明白的。

朱奶奶頓了頓,見高澤也認同自己的看法,又接著說:“元朝末年,百姓已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忍無可忍,期盼推翻以蒙古貴族為主體的元朝統治,所以就產生了明教這樣的以推翻蒙元統治的教派,而我們的太祖皇帝也是在那時候加入了明教的。”

高澤當然知道這些了,他的書可不是白看的。

當時的老百姓都希望回到原來沒有民族壓迫的大宋朝的統治之下,因此就提出了“山河奄有中華地,日月重開大宋天”的口號。

他們就捧出了一個大宋皇帝小明王韓林兒。

他們以此號召各種反元勢力和窮苦百姓團結到自己的旗幟下。

明王出世,戰勝黑暗,就會給老百姓帶來幸福。

無疑幸福生活是所有人向往的,幸福生活對窮苦老百姓的誘惑十分強烈。

而在元朝,老百姓受苦受難的根源則是以蒙古貴族為主體的統治者,推倒蒙元政權才能迎來光明世界。

紅巾軍要壯大勢力達到奪取政權的目的,小明王就成為最好的旗幟。

明王出世可以帶來光明,因此就要舉出一個明王來帶領大家推翻黑暗的現實,迎來未來的光明,這就是紅巾軍所信奉的宗教,也就是紅巾軍所提出的理念,迎接光明世界,迎接明王出世。

當時元末三大農民起義軍都屬於明教的分支,朱元璋確實是害了小明王韓林兒後才坐穩老大位置的,國號為明也是因為明教的關係。

明教又稱摩尼教,明教在宋元時期進一步和中國本上文化結合起來,成為下層人民和江湖對抗朝廷的秘密鬥爭形式明太祖朱元璋曾就是明教教徒,他在擱船尖下的千畝田屯兵時利用明教組織進行活動,最後發展壯大。

這在曆史上是確有其事的。

隻是他取得大權以後,因為深知秘密教派的厲害,所以到他當上皇帝,便采納李善長的建議,取締了明教,以至明教逐漸衰落了。

朱奶奶認真的想了一會兒,又鄭重的說:“太祖皇帝定的國號是‘大明’而不是‘明’,應該有兩個原因,大明的意義出於明教。明教本有明王出世的傳說,經過五百多年的民間傳播,成了眾人皆知的預言。”

高澤馬上就想到了,韓山童,劉福通在河南起義後,朱元璋一度向小明王政權稱臣,後害死小明王,繼之而起國號大明。

“那第二個原因呢,奶奶?”高澤追問道。

“當年,太祖皇帝的部下分紅巾軍和儒生兩類。紅巾軍早年追隨韓山童,劉福通,彭瑩玉等明教領袖都是明教徒,他們自然讚成用國號大明。 對儒生來說,雖然他們不信明教,但認為明是光明,分開是日月,與古代的祭祀禮製相符,所以他們也都讚成用國號大明。”朱奶奶居然分析的頭頭是道,讓高澤對她刮目相看了,這那是個家道破落的老太太呀!

明朝起於南方,拿陰陽五行來說,南方為火,神是祝融;北方為水,神是玄冥,當時蒙古政權起於北方,正好應了陰陽五行相克的道理 再則,上古神話中也有“朱明”一說,正好又應了皇帝的姓氏。

高澤想不起來在哪本書上看到過這種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