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哲士柏格森以他文筆優美的著作榮獲1931年的諾貝爾文學獎。他既有詩人的充沛想象和靈感,又有科學家的縝密思想和批判精神。他精通自然曆史和希臘文學,具有科學家的頭腦和詩人的靈魂。但是當二者不能並存的時候,他選擇了做詩人。

胡塞爾是20世紀著名的現象學大師,他畢生辛勤地工作,在焦躁不安中痛苦地思索,永不滿足已知的真理,為後人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現代社會學就其本質來講,是一個民族自我認識的解剖刀,而將這把解剖刀留給人們的正是馬克斯·韋伯。他為人們豎立起一麵自我觀照的鏡子,使人們看到自己的尊容。韋伯以他深邃的思想、恢宏的筆力,指明了宗教與社會發展的微妙關係,他給我們留下了對於時代疾病的診斷,激起了後代人思想上的強烈反響。他的巨著《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世界宗教的經濟倫理》等書的發表,使他被人們公認為“社會學”的“劃時代人物”。

符號學大師卡西爾被西方學術界公認為20世紀以來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在西方世界影響甚廣的《在世哲學家文庫》將其與愛因斯坦、羅素、杜爾克姆等當代名家相提並論,專門編成一本厚達千頁的《卡西爾的哲學》作為該文庫的第六卷,並在扉頁上將其譽為“當代哲學中最德高望重的人物之一,現今思想界具有百科全書知識的一位學者”。

盧卡契是20世紀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他生逢世界曆史的劇變時期,既經曆過“十月革命”勝利的喜悅,也目睹了兩次世界大戰所帶來的災禍。許多國家工人運動的風起雲湧使他信心倍增,“布拉格之春”“匈牙利事件”也使他憂心忡忡。他講學所到之處受到過禮遇,但也曾遭受過驅逐。他做過政府的高級官員,但也曾淪為階下囚,幾瀕於死而又無恙。所以他最有資格成為20世紀的曆史見證人,而他的巨著《曆史與階級意識》,開創了“西方馬克思主義”派別的曆史,被稱為“西方馬克思主義的聖經”。

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西方馬克思主義”曾風靡於歐美,極大地震撼了人們的心靈。這其中最激進的代表,當屬“青年造反者之父”“新左派哲學家”猶太思想家馬爾庫塞。馬爾庫塞還將馬克思主義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嫁接,成為“弗洛伊德主義的馬克思主義之集大成者”“‘愛欲解放論’的奠基人”,國外許多人將他同馬克思、毛澤東並論,稱為“三M”。

法蘭克福學派除了馬爾庫塞外,另一重要代表人物是猶太人弗洛姆。他的理論重點是對馬克思和弗洛伊德理論的闡釋、分析和比較。此外,弗洛姆對法西斯主義產生的心理分析也是十分出色的。他認為,法西斯主義的狂熱分子主要由兩部分人構成:一是被虐待狂,二是虐待狂。前者心甘情願地服從他人,後者則千方百計地支配他人。這兩部分人具有同樣的心理動力,這就是“逃避自由”。可以說,“逃避自由”正是法西斯主義產生的心理根源。

詩人哲士柏格森以他文筆優美的著作榮獲1931年的諾貝爾文學獎。他既有詩人的充沛想象和靈感,又有科學家的縝密思想和批判精神。他精通自然曆史和希臘文學,具有科學家的頭腦和詩人的靈魂。但是當二者不能並存的時候,他選擇了做詩人。

胡塞爾是20世紀著名的現象學大師,他畢生辛勤地工作,在焦躁不安中痛苦地思索,永不滿足已知的真理,為後人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現代社會學就其本質來講,是一個民族自我認識的解剖刀,而將這把解剖刀留給人們的正是馬克斯·韋伯。他為人們豎立起一麵自我觀照的鏡子,使人們看到自己的尊容。韋伯以他深邃的思想、恢宏的筆力,指明了宗教與社會發展的微妙關係,他給我們留下了對於時代疾病的診斷,激起了後代人思想上的強烈反響。他的巨著《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世界宗教的經濟倫理》等書的發表,使他被人們公認為“社會學”的“劃時代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