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用好自己,創造更多財富(2 / 3)

日本稻盛和夫先生從一個平凡的公司職員到今天的“經營之聖”,就是在麵對各種考驗時,沒有退縮放棄,而是以滿腔熱情的樂觀態度努力探索,堅定把握熱情是成功之鑰的信念,最終在自己平凡的工作領域取得輝煌業績。

稻盛和夫說,成功的基礎是強烈的願望,而願望的實現就是要有足夠的熱情投身於你所從事的事業。我們要不斷地想,不斷地去思考,不斷努力,就能將在頭腦中“看得見”理想變為現實。對生活傾注熱情,最終一定能取得成功。

總要想取得成功,不僅僅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產生某種強烈願望,希望這樣或希望那樣,而是在大腦中反複進行模擬實驗,心中推演種種邁向成功的過程。這一過程是漫長而艱難的,期間有失敗也有成功,麵對失敗的考驗或成功的喜悅,需要我們始終保持熱情的態度,給自己希望,相信熱情是成功之鑰。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身邊不少人都覺得工作枯燥乏味,牢騷、反感、厭倦處處皆有。其實,並非工作有問題,而是他們自身的動力源、加油站——熱情,已經嚴重匱乏。

如果能以火焰般的熱忱,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那麼無論所做的工作怎樣,都不會覺得辛苦。具有這種高度的事業心,即使去做最平凡的工作,也能成為最閃光的工作;如果以厭倦的態度去做最高尚的工作,也不過是個平庸的工作者。

愛默生說:“不投入熱情你就成就不了什麼大事。”要有熱情,首先要轉變態度,即擺正心態。

世上沒有卑微的工作,隻有卑微的心態,態度決定一切。可能你認為自己的工作無非就是些微不足道的平凡事,也可能你隻是享受工作給你帶來的益處和快樂,卻不能接受它帶來的困惑或鬱悶,導致你失去了工作的興趣,把它當成了一種負擔,逃避、厭煩它。

張傑在一家廣告公司工作了一年,由於不滿意自己的工作,他憤憤地對朋友說:“我在公司裏的工資是最低的,老板也不把我放在眼裏,如果再這樣下去,總有一天我要跟他拍桌子,然後辭職走人,不幹了!”

“你把那家廣告公司的業務都弄清楚了嗎?公司運營的竅門你都完全弄懂了嗎?”朋友問道。

“沒有!”

“大丈夫能屈能伸!我建議你先冷靜下來,認認真真地對待工作。把他們的一切經營技巧、商業文書和業務往來完全搞通,甚至把如何書寫合同等具體事務都弄懂了之後,再一走了之,這樣做豈不是既出了氣,又有許多收獲嗎?”

張傑聽從了朋友的建議,一改往日的散漫作風,開始滿懷熱情地工作起來,甚至下班之後,還留在辦公室研究商業文書的寫法。

一年之後,朋友偶然遇到了他。

“你現在大概都學會了,可以準備拍桌子不幹了吧?”

“可是我發現近半年來,老板對我刮目相看,最近更是對我委以重任,又升職加薪,說實話,現在我已經成為公司的紅人了!”

“這是我早就料到的!”朋友笑著說,“當初你的老板不重視你,是因為你工作沒熱情,又不肯努力學習。後來你痛下苦功,擔當的任務多了,能力也加強了,當然會令他對你刮目相看了。”

由此可見,同樣一份工作,由你來幹,有熱情和沒有熱情,效果截然不同。前者使你變得有活力,工作幹得有聲有色,創造出許多輝煌的業績;而後者使你變得懶散,對工作冷漠處之,就不會有什麼發明創造,潛在能力也無所發揮。一旦成為這個職業群體裏可有可無的人,就等於取消了自己繼續從事這份職業的資格。

麥當勞漢堡店內的員工,工作很簡單,並且有一套非常有效的生產作業在背後支援。他們也很少遇到不尋常的要求,跟客戶打交道也不會麵臨很多困難。但是就是這麼簡單的工作,員工們對此傾注了100%的熱情。他們永遠麵帶微笑,非常有禮貌地向客人請示,熱情讓他們做事機敏——工作速度快,質量又好。

對於一名職場人士來說,熱情如同生命。憑借熱情,我們可以釋放出潛在的巨大能量,發展出一種堅強的個性;憑借熱情,我們可以把枯燥乏味的工作變得生動有趣,使自己充滿活力,培養自己對事業的狂熱追求;憑借熱情,我們可以感染周圍的同事,他們會更加理解你、支持你,使你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憑借熱情,我們可以獲得老板的提拔和重用,贏得寶貴的成長和發展機會。

缺乏熱情、糊弄工作的員工往往隻知道為工資而工作,對自己的工作和事業缺乏長遠的規劃。這樣做不但對老板無益,長此下去對自己的生命也是一種摧毀,會使自己的事業生命日漸枯萎,白白斷送自己的前程。相反,那些熱情工作、認真做事的人卻往往能夠從自己的工作中獲得最大的益處和提升。他們也常常是老板眼中的“紅人”,職場上的“驕子”。所以,從現在開始,讓你的“易燃”指數如火焰一樣飆升吧!

財富算盤

我們身邊不少人都覺得工作枯燥乏味。其實,並非工作有問題,而是他們自身的動力源、加油站——熱情——嚴重匱乏了。

)第四節 亮出你自己的“賣點”

一種商品能夠在市場上不可代替,是因為這種商品有它獨特的賣點。

在市場經濟日益發達的今天,人也是一種商品。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人正在由各類學校和組織批量生產。這使得人與人之間的競爭更加激烈,能夠勝出而不可代替的人都必須擁有自己的賣點——行銷學上稱為“獨特的銷售賣點”。

現在,學曆不是賣點,你有別人也有;基本技能不是賣點,外語、電腦人人都在學;經驗也不是賣點,21世紀變化實在太快了,你所謂的經驗很快就會被創新的方法所代替。商品靠賣點來爭奪眼球、擴張市場,人也一樣,那些缺少賣點的人隻能當替補人員。

你是你自己的品牌經理,你得為自己找個獨特的賣點。學曆、技能、經驗,雖然聽起來都不錯,可這些顯然還不夠獨特。

企業老板們會認為這是每個求職者必備的敲門磚,沒什麼大不了。再者,職場中的絕大多數人,都把這“老三樣”當作“賣點”在賣,你有十足的把握能競爭過他們嗎?

如今,不能再安於原來的“水平”,必須不斷提升自己的價值,關鍵是不要給自己設限。這種“限”不僅是指你覺得你能做到的高度,同時還有你能做到的寬度。

一位老板曾聘用一個女孩做助手,替他拆閱、分類信件。有一天,這位老板向女孩口述了一句格言:“你唯一的限製就是你自己腦海中所設立的那個限製。”

這句格言在女孩心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從那天起她開始在晚飯後回到辦公室繼續工作,不計報酬地幹一些並非自己分內的工作——如替老板給客戶回信等。

她認真研究成功人士的語言風格,努力使這些回信和自己老板回複得一樣好,甚至更好。她一直堅持這樣做,毫不在意老板是否注意到自己的努力。終於有一天,老板的秘書因故辭職,在挑選合適人選時,老板自然而然地想到了這個女孩。

在沒有得到這個職位之前已經身在其位了,這正是女孩獲得提升最重要的原因。當下班的鈴聲響起之後,她依然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在沒有任何報酬承諾的情況下,依然刻苦訓練,最終使自己有資格接受更高的職位。

故事並沒有結束。這位年輕女孩能力如此優秀,引起了更多人的關注,其他公司紛紛提供更好的職位邀請她加盟。為了挽留她,老板多次提高她的薪水,與最初當一名普通速記員時相比,她的薪水已經高出了原來的四倍。這一係列幸運的事情發生在女孩身上一點都不奇怪,因為女孩一直在不斷提升自我價值,最終使自己變得不可替代。

現實是殘酷的,為了自己的利益,每個企業老板隻保留那些最優秀,最有價值的員工。正如一位老板所說的那樣:“我手下有8名銷售代表,2名頂尖高手創造的銷售增長額高達總數的50%,這兩個人我是丟不起的。”這兩個“丟不起”的員工,就是老板“不可替代”的員工。

無論在什麼領域,無論在哪一個企業,任何一個員工都擁有別人不可替代或逾越的能力,這個能力會使自己在企業的地位變得十分穩固。正如一名企業家所言,一個人擁有了別人不可替代的能力,才會使自己永遠立於不敗之地。具有不可替代性,就可以讓自己的地位堅不可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