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20多歲,單身期投資早規劃
不同的年齡段,理財的理念與方式也不相同。年輕人要懂得節流第一,中年人要把重點放在資本市場,老年人要注重資金的安全。
20幾歲的年輕人,正處於剛剛踏入社會的單身時期,對於財務方麵的打理還沒形成良好習慣。
對於年輕人來說,這個時期是一個能將幼小種子照料為資金大樹的年齡階段。雖然你可能剛參加工作不久,薪酬也不多,但是如果在這個時期就建立起正確的投資理財目標,並著手養成儲蓄的好習慣,未來必將收獲到一棵枝繁葉茂的財富大樹。在20幾歲的時候,即使在人生未來的財務計劃中有一定的風險,也可以無所畏懼地進行積極的風險投資,挖掘人生的第一桶金,這就是年輕的資本。
1.認識到錢的可愛與可怕
雖然已經離開學校了,但對大學校園的生活仍然十分向往,那時輕鬆自如,無憂無慮,是父母辛勤賺錢的消費者,真的像花公款一樣瀟灑!當畢業後,情況完全轉變,人生掀開新的一頁,收入不高,負擔也不多,工資升幅快,是資金積累的黃金時期。此時應該考慮每月定期儲蓄一筆資金,未雨綢繆,為將來的生活和進一步投資做好準備。
20幾歲的年輕人,需要牢記一點,錢隻會為懂得運作它的人服務。亂花錢有可能變成一個很可怕的陷阱,稍不留心就會墜入其中。如果自製力不夠,花錢不加節製,很有可能使自己成為信用不良者。尤其是年輕一代,往往還沒有形成足夠的憂患意識,過度消費的傾向需要非常小心。
這一階段的消費不要圖虛榮,刻意追求名牌。如果抱著及時行樂的態度,將來如何生活?假如現在每月儲蓄2000元,開始投資的年齡為20、30、40、50歲,每年的回報率8%,到60歲時金額是多少呢?
因此投資是越早越好,年輕時開始儲蓄,就算每月的金額很少,退休時所得的回報還是相當可觀的。
2.記住金錢的大樹由一分一厘的種子生長而成
投資不單單是為了賺錢,所謂“聚沙成塔”,就是利用小錢的累積,也能成為可觀的一筆大錢。所以,我們就該從生活中做起,省小錢累積財富!不過,重點是你得先了解自己每個月的錢都是如何花掉的,又花在哪裏。在進行收支規劃前,下列幾點需要首要考慮:
你的收入足夠支付目前的開銷嗎?
你的收入在未來有多大的成長空間?
未來若有新增加的支出,你已經規劃好能夠有充裕的開銷了嗎?
考慮好以上幾點後,就要仔細檢查每月的開支了,並且改善自己的消費習慣。以下是擬訂好的幾項計劃,僅供參考:
擬訂目標,希望每月能固定存入多少金額,以準備投資理財。
采取每日定額法,限定每日身上所帶的現金,不需帶太多,以正常花費夠用即可。至於信用卡則隻留一張以應緊急需要。出手買東西前多考慮一下,自然就不會亂花錢了。比如,不再看到衣服就買,仔細考量實用性與耐穿性,選擇壽命長的質料;還要減少到高價位場所娛樂的次數;每餐的費用盡量控製在100元以內。最重要的是要記得記賬!
3.做勇於搏擊風險的弄潮兒
你可以抽出一部分資金進行風險較高的投資,取得寶貴的投資經驗。
理財專家們意識到投資者對垃圾債券和主權債唯恐避之不及,國內的年輕人對待理財的投資方法表現得更保守。
風險投資往往可以帶來豐厚的投資收益,即使如此,但要年輕投資者實踐起來並非易事。行為經濟學家認為,20幾歲的投資者,通常可用於投資的資金並不多,而且在這個年齡段,資金的收入呈逐漸遞增的趨勢,因此,在這種形勢之下,不妨選準項目,進行一些高風險的投資,以小搏大。另一方麵,即使是遭遇了投資風險,所損失的資金也十分有限,同時可以為你人生未來的投資之路積累有用的經驗教訓。
綜合多方因素考慮,年輕人在保證生活水平的前提下,不妨嚐試一些高風險高回報的金融投資品種進行操作。
不少年輕人有個錯誤觀念,認為自己年輕,可以投資冒險,即使虧了,也可以從頭再來。雖然如此,也要注意努力規避風險。在此需要奉勸20幾歲的年輕投資者,不要投機過度,不要抱著“不成功,便成仁”的態度,端正自己的投資態度,分散風險,適當投資,多閱讀有關投資的書籍,豐富自己的投資知識,總結投資經驗,才能成為成功的投資者。
20幾歲時,財務焦點集中在結婚費用和租房資金上,這些都是個人必須解決的問題。人一生總要麵對各種各樣的問題,從現在開始,打理財富就是打理人生。從長遠目光來看,提前做好準備工作十分重要,還要修煉投資的好眼力。
財富算盤
20幾歲的時候,即使未來的財務計劃有一定的風險,你也可以無所畏懼地進行積極的風險投資,挖掘人生的第一桶金,這就是年輕的資本。
)第二節 30多歲,家庭形成期重規劃
到了30多歲,在財務上最重要的事,就是購買住房和子女教育等“家庭事務”。結婚是人生的一個重要階段,當你在婚禮上說“我願意”時,那種喜悅是無法形容的。新婚固然幸福,但也必須為將來投資,那如何規劃這時期的投資理財方案呢?
在這段時期裏,你主要麵臨的財務支出有購置房產、靈活使用抵押貸款、購車、子女教育以及撫養費用的開支等,因此在30多歲這個年齡段裏,如何科學合理地調節好現實滿足(消費)和未來規劃(儲蓄)以及潛力挖掘(投資)三方麵的比例關係,這是此階段的重中之重。
家庭形成期主要是指從結婚到新生兒誕生這一時期,一般為1年~5年左右。這一時期也是家庭的主要消費期。經濟收入增加而且生活穩定,家庭已經有一定的財力。為提高生活質量,往往需要較大的家庭建設支出,如購買一些較高檔的生活用品。貸款買房的家庭還需一筆大開支——月供款。
隨著家庭的形成,家庭責任感和經濟負擔的增加,保險意識和需求有所增強。為保障一家之主在萬一遭受意外後房屋供款不會中斷,可以選擇繳費少的定期壽險、意外保險、健康醫療保險等,但保險金額最好大於購房金額以及足夠家庭成員5年~8年的生活開支。
處於家庭形成時期的人士,需要解決好以下問題:
1.要“住宅”還是“築債”
擺在大多數30多歲人麵前的一大問題就是購置房產。在房價高速攀升的時代,由於很多炒房投機者的加入,使購房成了當下購房者的一大難題。綜合分析客觀因素,為一個超出使用範圍的大麵積住房而大舉借貸並不是明智之舉。凡事都要追“大”(房子大、車子大、麵子大)往往會使人陷入沉重負債的窘境。理財專家建議,30多歲的人應把住房負債的比重控製在本人總收入的30%以內。因此,在30幾歲這個階段,不要過分追求資產的規模,要經常檢查個人淨資產的情況。
2.不要以為風險離你很遙遠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裏,子女教育、養老保障這些還都是很遙遠的事情,很多人都還在享受當下的生活。但你有沒有想過,作為一家之長的你,如果有一天麵臨失業、生病等危機的時候,你的家庭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不要以為風險離你還很遙遠,也不要以為那些不測都是別人的事情。雖然你現在的身體狀況良好,但未來會怎樣誰也無法預測。人生變幻無常,30多歲的時候,開始為自己做好終身保險,才是明智的選擇。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買保險就會變得越來越困難。從現在開始,為你和家人的幸福上保險,為未來撐起一把堅實的保護傘。
3.選擇合適自己的金融產品,為未來投資
在30幾歲的時候,選擇投資要相對慎重,要經過嚴謹的分析,理清自己的財務狀況、風險承受能力和資金使用時機等因素,從而進行科學的投資。
在選擇投資產品的過程中,要盡量選擇低風險的產品。在做長期投資時,要堅持自己所選擇的投資產品,雖然中長期投資在短期內不能帶來顯著的投資成果,但也不要輕易頻繁地更改投資戰略,這對投資者來說非常不利。
放眼一生,在財富積累的過程當中,30幾歲是一個決定性階段。在這個時期做好投資,可以為未來的財富之路開拓一片廣闊的天空。作為投資者,可以考慮選擇一個合適的投資產品組合,若按財務目標來劃分,住房基金占50%,退休規劃費用占20%,子女教育費用占20%,另外,風險防範基金占10%,這樣的投資組合比較適合30多歲的人對風險的偏好和對收益率的期望值。
30幾歲的人,要學會風險投資,風險往往可以帶來相應的豐厚回報,但也要學會控製風險,將風險降至最低,才能保證你的財富在穩定中增值。選擇一種擅長的投資方式,然後長期堅持下去,必然會收到滿意的回報。因此,30多歲的人就要穩中求勝、步步為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