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調整結構,合理預期收益
白領進行投資理財,應先搞清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在進行投資之前,必須進行風險偏好測試,根據測試結果明確自己的投資風格和特點,選擇合適的產品和投資金額。
路漫漫,其修遠,隻要白領既能及時發現財務隱患並及時調整資產配置,又能不斷提升自身知識水平,做到“內外兼修”,危機未嚐不能轉化為理財的良機。
財富算盤
財富體檢也可以利用網絡上提供的理財體檢係統,在線填寫財務數據,如資產負債、收支明細等財務狀況,自助完成對財務隱患的診斷,讓自己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財務現狀。
)第三節 製訂理財計劃要考慮的要素
一個合理的理財計劃能夠引導你成功地實現人生的大大小小的目標,而正確的理財計劃是能夠從自身情況出發,“量身定做”的理財方案。你應當獨立思考,按自己的具體情況設計方案,把需要和可能性有機地統一起來。在這個過程中,需要考慮到以下四個要素:
1.了解本人的性格特點
在現在的經濟社會中,必須了解自己的性格和心理素質。對於風險而言,每一個人麵對風險的態度是不一樣的,概括起來可以分為三種:一種為風險回避型,他們注重安全,避免冒險;另一種是風險愛好者,他們熱衷於追逐意外的收益,更喜歡冒險;第三種是風險中立者,他們對預計收益比較確定時,可以不計風險,但追求收益的同時又要保證安全。生活中,第一種人占了絕大多數,因為我們都是害怕失敗的人,但往往是那些勇於冒險的人走在了富裕的前列。
2.了解自己的知識結構和職業類型
創造財富時首先必須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然後再決定投資。了解自己的同時,一定要了解自己的知識結構和綜合素質,選擇適合自己知識結構與職業類型的領域,有助於個人能力最大程度地發揮,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了解資本選擇的機會成本
在製訂理財計劃的過程中,考慮了投資風險、知識結構和職業類型等各方麵的因素和自身的特點之後,還要注意一些通用的原則:
(1)保持一定數量的股票。股票類資產必不可少,投資股票既有利於避免因低通脹導致的儲蓄收益下降,又可抵禦高通脹所導致的貨幣貶值、物價上漲的威脅,同時也能夠在市場行情不好時及時撤出股市,可謂是進可攻、退可守。
(2)反潮流的投資。別人賣出的時候你買進,等到別人都在買進的時候你賣出。大多成功的股民正是在股市低迷無人入市時建倉,在股市熱熱鬧鬧時賣出獲利。
(3)努力降低成本。人們常常會在手頭緊的時候透支信用卡,其實這是一種最為愚蠢的做法,往往這些債務又不能及時還清,結果是月複一月地付利,導致最後債台高築。
4.了解自己的收入水平,調整分配結構
選擇財富的分配方式,也是製訂財富計劃表中一個不可缺少的部分,這首先取決於你的財富總量。在一般情況下,收入可視為總財富的當期支出,因為財富相對於收入而言是穩定的。在個人收入水平低下的情況下,主要依賴於工資薪金的消費者,其對貨幣的消費性交易需求極大,幾乎無更多剩餘的資金用來投資創造財富,其財富的分配重點則應該放在節儉上。
因此,個人財富再分配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在既定的收入條件下對消費、儲蓄、投資等進行選擇性地再次分配,以便使得現在的消費和未來的消費得到合理的分配,使資金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
財富算盤
逐項把需要考慮的要素寫在紙上,然後像考試一樣忠實地把自己的答案寫下來。當然,也可以請教專業理財顧問,按照專家提供的表格製訂自己的理財計劃。
)第四節 理財計劃中你需要設計哪些內容
很多人認為理財就是單純的理錢,其實並不是這樣。理財是對自己一生的財富規劃,所以理財計劃在理財的道路上顯得非常重要,你一定要考慮周全了。那麼,理財計劃都應該包括哪些內容呢?
1.居住計劃
“衣食住行”是生活的四大基本內容,其中“住”是讓人們最頭痛的事情。如果居住計劃不合理,會讓我們深陷債務危機和財務危機當中。它主要包括租房、買房、換房和房貸等幾個大的方麵,居住計劃首先要決定以哪一種方式解決自己的住宿問題。如果是買房,還要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來選擇貸款的種類,最後確定一個適合自己的房產項目。
2.債務計劃
現代人對負債幾乎都持堅決否定的態度,這種認識是錯誤的。因為幾乎沒有人能避免債務,債務不僅能幫助我們在一生中均衡消費,還能帶來應急的便利,合理的債務能優化理財組合。但對債務必須嚴格管理,使其控製在一個適當的水平上,並且債務成本要盡可能降低,還要以此製訂合理的還款計劃。
3.保險計劃
人生有許多不確定性,所以,我們需要用一種保障手段來為自己和家庭撐起保護傘,於是就需要一個完備的保險計劃。
4.投資計劃
一個有經濟頭腦的人,不應僅僅滿足於一般意義上的“食飽衣暖”,當手頭現有的本金還算充裕的時候,應該尋找一種投資組合,把收益性、安全性結合起來,做到“錢生錢”。目前市場上的投資工具種類繁多,從最簡單的銀行儲蓄到投機性最強的期貨。一個成功的投資者,要根據家庭的財務狀況等因素妥善加以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