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reference_book_ids\":[7023706537877064711,7257453146853608507,6890728370670144526,7078184356296002568,7229640720594766906,7233628637570796605,6838936284967209991,7220732984595319869]}],\"75\":[{\"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75,\"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6,\"start_container_index\":75,\"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0},\"quote_content\":\"《極限人生》reference_book_ids\":[6955675031804333093,7081985815424797727]},{\"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75,\"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140,\"start_container_index\":75,\"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134},\"quote_content\":\"《極限人生》reference_book_ids\":[6955675031804333093,7081985815424797727]},{\"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75,\"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6,\"start_container_index\":75,\"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0},\"quote_content\":\"《極限人生》reference_book_ids\":[6955675031804333093,7081985815424797727]},{\"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75,\"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140,\"start_container_index\":75,\"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134},\"quote_content\":\"《極限人生》reference_book_ids\":[6955675031804333093,7081985815424797727]}]},\"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擁有夢想,夢想是成功者的必備行囊有一個終生都充滿失敗的人對別人吹噓說,他隻對自己一個錯誤不感到後悔,那就是建造空中樓閣。
這個人之所以終生充滿失敗,就是因為他沒有在年輕的時候練就本領,沒有花費力氣為自己的“樓閣”打好基礎,而絕不是因為他有建造空中樓閣的夢想。
有些人非常蔑視做夢的人,喜歡貶低建造空中樓閣的愚蠢行為。
可事實上,人類曆史上所有重要的成就幾乎都是做出這些成就的人先在腦海之中有一個空想的目標。如果你有一個夢想並且正在努力給予這個夢想以堅實的基礎,那麼,你所走的路就一定是正確的。
成功學大師奧裏森·馬登在其著作《奮力向前》一書中這樣寫道:一個人,他可以一無所有,但不能沒有夢想;一個人若想成功,首先要明確自己最愛的是什麼,最渴望的是什麼,夢想做什麼。誰也不能沒有遠大夢想便幹成大事。夢想是一切成就的驅動器。正是這一品質將成功者與苦幹家、個性威嚴者與生性懦弱者區別開來。這輩子幹什麼、成為什麼樣的人、取得什麼成就,在很大程度上要取決於你的夢想。
的確,夢想是最偉大的目標,夢想不高遠,你的人生目標也就不會偉大,你的人生舞台就不會廣大。當然,光有夢想還不夠,還要通過實幹為自己實現夢想,但無論怎麼說,夢想都是成功的第一步,1801年,有兩位年輕人,一個叫柏波羅,一個叫布魯諾,他們是堂兄弟,都是不甘於貧窮的人。他們住在新澤西州的一個大村子裏。
他們兩人常常談論,在某一天通過某種方式,讓自己可以成為村裏最富有的人。他們都很聰明而且勤奮,他們所需要的隻是機會。
有一天,機會來了。村裏決定要雇用兩個人把附近河裏的水運到村廣場的蓄水池裏去。村長把這份工作交給了柏波羅和布魯諾。
兩個人各抓起2隻水桶奔向河邊開始了他們辛勤的工作。當一天結束時,他們把村廣場的蓄水池裝滿了。村長按每桶水一分錢付錢給他們。
“我們的夢想終於實現了!”布魯諾大喊著,“我簡直不敢相信我們的好運氣。”
但柏波羅卻不是這樣想的,他認為這並不算是夢想的實現,隻能說是夢想的一個契機。
他的背又酸又痛,用來提那重重的水桶的手也起了泡。他害怕每天早上起來都要去做同樣的工作。於是他發誓要想出更好的辦法將河裏的水運到村裏來。
“布魯諾,我有一個計劃,”第二天早上,當他們抓起水桶去河邊時柏波羅說道,“一桶水才1分錢的報酬,卻要這樣辛苦地來回提水,我們不如修一條管道,將水從河裏引進村裏去吧。”
布魯諾愣住了。
“一條管道?誰聽說過這樣的事?”布魯諾大聲地嚷道,“柏波羅,我們擁有一份很棒的工作。我一天可以提100桶水,一天就是1元錢!
我已經是富人了!一個星期後,我就可以買雙新鞋。一個月後,我就可以買一頭牛。6個月後,我還可以蓋一間新房子。我們有全鎮最好的工作。我們這輩子都不用愁了!放棄你的管道幻想吧。”
柏波羅不是一個容易氣餒的人,他耐心地向他最好的朋友解釋這個計劃,可惜的是並不能改變布魯諾的想法。於是柏波羅決定,即使自己一個人也要實現這個計劃,他將一部分白天的時間用來提桶運水,用另一部分時間以及周末的時間來建造他的管道。他知道,要在像岩石般堅硬的土壤中挖出一條管道是多麼艱難的事。因為它的薪酬是根據運水的桶數來支付的。他知道在開始的時候,自己的收入會下降。他也知道,要等上1年,2年,甚至更多的時間,他的管道才能產生可觀的效益。但是他堅信,隻要自己能夠堅持下去,他的夢想就會實現,於是他全力以赴地去做了。
不久,布魯諾和其他村民就開始嘲笑柏波羅了,稱他為“管道建造者柏波羅”。布魯諾掙到的錢比柏波羅的多一倍,並常向柏波羅炫耀他新買的東西。他買了一頭毛驢,配上全新的皮鞍,拴在了他新蓋的兩層樓旁。
他還買了亮閃閃的新衣服,在飯館裏吃著可口的食物。村民尊敬地稱他為布魯諾先生。他常坐在酒吧裏,掏錢請大家喝酒,而人們則為他所講的笑話而格外的高聲大笑。
當布魯諾晚上和周末在吊床上悠然自得時,柏波羅卻還在繼續挖他的管道。頭幾個月裏,柏波羅的努力沒有多大的進展。他工作得很辛苦——比布魯諾的工作更辛苦,因為柏波羅晚上、周末也還在工作。
但柏波羅不斷地提醒自己,實現明天的夢想是建立在今天的犧牲上的。一天一天過去了,他繼續地挖,一次隻能挖1厘米。
1厘米又1厘米……成為1厘米。他一邊揮動鑿子,打進岩石般堅硬的土壤中,一邊重複這句話。1厘米又1厘米……成為1厘米,然後10厘米,……20厘米……100厘米……
“短期的痛苦帶來長期的回報。”每天的工作完成後,筋疲力盡的柏波羅跌跌撞撞地回到他那簡陋的小屋時,他總是這樣提醒自己,自己是在為夢想而努力。他通過設定每天的目標來衡量自己的工作成效。他這樣一直堅持下來,因為他知道,終有一天,回報將大大超過此時的付出。
每當他入睡前,耳邊盡是酒館中村民的嘲笑聲。“目光要牢牢地盯在回報上。”他一遍又一遍地重複這句話。
就這樣一天天,一月月地過去了。有一天,柏波羅意識到他的管道已經完成了一半了,這也意味著他隻需提桶走一半路程了。又一天天,一月月地過去了,柏波羅繼續建造著自己的管道。終於,完工的日期越來越近了。
在他休息的時候,柏波羅看到他的老朋友布魯諾還在費力地運水。布魯諾的背馱得更厲害了,並由於長期的勞累,步伐也開始變慢了。布魯諾顯得很生氣,悶悶不樂,好像是為他自己注定一輩子要運水而憤恨的樣子。
他在吊床上的時間減少了,卻花更多的時間泡在酒吧裏。當布魯諾進來時,酒吧的老顧客們都竊竊私語:“提桶人布魯諾來了。”當鎮上的醉漢模仿布魯諾弓腰馱背的姿勢和他拖著腳走路的樣子時,他們都咯咯地大笑。布魯諾不再請大家喝酒了,也不再講笑話了。他寧願獨自坐在漆黑的角落裏,被一堆空酒瓶所包圍,他已經沒有了夢想,也沒有了生活的動力。
最後,柏波羅的重大時刻終於來了——管道完工了!村民們簇擁著來看水從管道中流到水槽裏!現在村子裏有源源不斷的新鮮水了。
附近其他村子裏也有人紛紛地搬到這個村子中來了,於是這個村子就發展和繁榮起來了。
管道一完工,柏波羅就再也不用提水桶了。無論他是否工作,水都一直源源不斷地流入。他吃飯時,水在流入。他睡覺時,水在流入。當他周末去玩時,水還在流入。流入村子裏的水越多,流入柏波羅口袋裏的錢也就越多。
這是個美國版的愚公移山的故事。我們為許多人缺乏遠見而感到悲哀。但現實令我們又不得不承認,大多數人是生活在一個“提桶”
的世界裏,隻有一小部分人敢做建造管道的夢。你是誰?提桶者還是管道建造者?夢想在這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夢想是支撐我們自身追求的一種精神力量,也是我們日益進取的動力源泉。對於任何一個想要成功的人來說,擁有夢想都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且不說拿破侖的那句曠世名言,“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就說我們平日常見的那句曾停留在央視廣告部門的廣告詞:“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也激勵了芸芸眾生。
然而,很多人還是一生碌碌無為,或者許多年來一直處在一種停滯不前的狀態,究其原因,答案在於:是否擁有夢想?擁有夢想之後是否把它付諸實踐之中?夢想不同於空想,空想家隻是在白天做夢而已,並不付諸於行動。真正的夢想,無論大小,無論高下,最終都一定要用成果來兌現,否則最多隻是一個令人遺憾的、但對這個世界多一個少一個都沒有意義的願望表達,甚至隻是一大通大話。
擁有夢想,然後再勇於實踐,在這個美麗的世界裏有很多是我們可以夢想得到而且是能夠得到的。請相信,我們有實現自己夢想的權利,也有實現自己夢想的能力。
慎重做事,小心駛得萬年船
做任何事情都要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慎重就是良好的心態所不能缺少的因素。規勸某人要謹慎地做事情,慎重地對待遇到的問題,往往說凡事要三思而後行,這不僅是態度問題,更是人生的智慧。
遇到麻煩要審慎,要沉著冷靜,而不是慌張無序,魯莽從事。沉著冷靜給自己贏得思考的時間,留有想象的餘地,進而能使麻煩的危害性降低,甚至變害為利。否則,遇到麻煩就慌慌張張,六神無主,手足無措,就會把原本簡單的事情搞複雜,擴大事情的態勢,導致不希望的結果。
凡事要想一想為什麼,怎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出現這種情況的深層原因是什麼,我應該怎麼對待?事情總會有起因,但起因很可能隱藏在事物的背後,如果隻憑感覺臆測就草率地行事,肯定會出差錯,後悔不迭。
為人處事不能斷章取義,不能隻看其表不看其裏,也不能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佛家講有因有果因果相應,事情的原因如果被假象遮蓋住了,需要你冷靜分析,沉著應對,撥開繚繞的迷霧,把事情的真相弄明白,隻有這樣做事情才不會後悔,才不會承受做錯事的危害。
有一個國王很喜歡打獵。一天,國王去森林裏打獵,文武百官隨行,還帶著一群手牽獵犬的仆從,他們希望能滿載而歸。
國王訓練了一隻老鷹,這次打獵國王也把老鷹帶上了,讓它站在國王的手臂上,看上去十分威武強悍。國王一聲令下,老鷹就會飛離手臂,四下尋找獵物,若是碰上鹿或兔子,老鷹翅膀一撲騰,它們就被擒獲了。
但是這一天國王的運氣很不好,他和文武百官都走散了,天氣又幹燥又悶熱,國王非常幹渴。可是炎炎夏日已將林中的溪水烤幹了,老鷹在空中盤旋良久,也沒能發現清涼的泉水。
終於,國王發現有一股溪流沿著岩石的縫隙往下滴流,雖然一滴一滴的水量很小,但終於可以解解渴了。
國王從馬背上取出杯子,費了好長時間接滿了一杯水,國王有些急不可耐,迅速把杯子送到嘴邊,剛要喝的時候,天空中傳來一陣尖厲的叫聲,隨後國王的杯子被打翻在地,滿滿的一杯水鑽進了岩石的縫隙。國王仰頭一看是自己的老鷹,沒有在意。
第二次的時候,國王沒等杯子接滿,隻是剛剛半滿的時候,就送到嘴邊,剛要喝,老鷹又俯衝下來把杯子打翻了。國王十分氣憤,大吼說:“要再打翻我的水,我要你的命!”
當國王第三次接滿水要喝的時候,老鷹又一次俯衝下來,國王忍無可忍,想也未想,拔出寶劍刺向老鷹,老鷹倒在了血泊中,水杯中的水也消失在岩隙中。
國王隻好繼續前行,不知不覺中他來到了水的源頭。他發現一條巨大的毒蛇匍匐於水泊中,周圍都是搏鬥的痕跡。國王頓時明白了,是老鷹救了他。老鷹殺死了毒蛇,為了防止國王喝下毒水,將他的杯子打翻,而國王卻殺了自己的恩人。
他又艱難地回去,找到老鷹的屍體厚葬了。
永遠也不要於盛怒之下做決定。人憤怒的時候,頭腦處於極度不理智的狀態中,說話做事也往往不假思索,不顧後果。假如國王能靜下心來,仔細地琢磨一下為什麼老鷹會兩次打翻他的水杯,難道僅僅是頑皮嗎?如果不是,老鷹這麼做一定有它的理由,國王就會思忖這個緣由,而不是不顧後果地將它殺死,也不會最終後悔。
凡事三思而行,說的是做事要慎重,不要不經過思考就下結論,但並不是說做事情優柔寡斷才好。優柔寡斷是沒有主見的表現,臨事驚慌失措,不知道該如何是好,這恰恰是與慎重對立的一種情況。慎重要求事到臨頭不要慌亂,不要沒了主張,不要優柔寡斷,而是應該思考清楚了,當斷則斷,否則,當斷不斷必留後患。
另外,遇事慎重要求分清事情的利害關係,在此前提下,采取有效的途徑把事情導向有利於自己的方向,趨利避害。事情有緩有急,有輕有重,怎麼做才能使得事情有利於自己呢?要慎重地分析事情所處的環境,注意事情的細枝末節,一點一線之地也不放過,謹防大而無當和走馬觀花。
利害關係是慎重行事的準則,若是一個人分不清事情的利害關係,肯定會自取其辱,自找傷害。
一隻獅子因喝水失足落入井中,百般掙紮以後不得逃脫,在井裏急得抓耳撓腮。一隻羚羊十分口渴,到處找水喝,發現了這口井,於是問井底的獅子水好喝不好喝。
獅子一看機會來了,心中暗喜,大聲對羚羊說:“這口井的水真是好喝極了,我嚐遍天下所有的井水,也沒喝過這麼好喝的。據說這是天下第一的井水,甜美甘洌,快下來喝幾口吧!”
一心隻想喝水的羚羊想也沒想就跳下井底,它咕咚咕咚喝了一個痛快,喝完的時候,獅子與它商量怎麼出井的問題。
獅子早就想好了計策,狡猾地跟羚羊說:“羚羊兄弟,喝完水了我們就得想辦法上去,這樣吧,你扶在井壁上,我踩著你的肩頭上去,到了井上我再把你拉上去,咱們兩個不就全上去了嗎?”
羚羊不得不同意了獅子的建議,獅子踩著羚羊的肩頭往上用力一竄,跳到了井沿上。獅子上去後,轉身就想自己逃離,羚羊在井底大罵獅子不講信用,不守諾言。
獅子對羚羊說:“羚羊啊,你白長了一幅優雅的犄角,如果你的智慧也像你的犄角一樣漂亮優雅,你就不會不想怎麼出來就跳進去了。”
智慧的人往往遇事三思而行。每個人遇到事情都會有不同的處理方法,魯莽草率的人往往使事情更加無序化,也分不清利害關係,就像故事裏的羚羊,雖然外表優雅但終免不了遭獅子的算計。羚羊在跳井之前根本沒考慮,自己跳下去以後怎麼上來,因此著了獅子的道兒。
現實生活中也是這樣,很多人胸有大誌但卻沒有作為,為什麼呢?一方麵的原因是眼高手低,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支持自己的誌向;另一方麵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做事不慎重,因小失大,因為不注重細節而導致失敗。遇事不考慮就容易釀成不好的結果,凡事三思而後行才能在人生的旅途上穩紮穩打地向著自己的目標前進!
做事要穩,急躁最容易導致失敗
“穩”是做事必須掌握的手腕之一,也是他們成事的秘訣之一,因此,我們應該學習如何利用“穩”字來求得生存與發展。
非洲土人抓一種叫狒狒的動物時有一絕招:將狒狒愛吃的食物放進一個口小內大的洞中,然後故意走開,躲在遠處觀望。狒狒見人走遠了,就歡蹦亂跳地走過來,將爪子伸進洞裏,緊緊地抓住食物。
但是由於洞口太小,它的爪子握成拳頭後就無法從洞中抽出來了。
這時,人們便不慌不忙地收獲獵物,根本不用擔心它會跑掉,因為狒狒舍不得那些可口的食物,越是著急,將食物抓得越緊,爪子也就越無法從洞中抽出。
我們不知道,一個“急”字讓多少狒拂掉進陷阱。但我們知道,狒狒們隻要穩住自己的情緒,稍一撒手,就可以溜之大吉。
有一篇報道:某地由於發生火災,死亡人數超過20餘人。可結果發現,死亡的人中,有一半是由於爭先恐後地往外逃生時被活活踩死的,另外有一部分人是由於性急,從窗口跳下去摔死的,真正被火燒死的隻有1個人。有幾位年邁的老人由於擠不過洶湧的人流,隻好等待救火隊員救助,反倒安然無恙。
事情往往是這樣的,你越是著急,你就越是不會成功,而且隻會使事情變得更糟。因為著急會使你失去清醒的頭腦,在你抗爭的過程中,讓急躁和驚慌占據了你的整個思維,使你根本就沒有意識去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因而你也就不能製定出正確的策略穩步前進。
事實上,如果火災中所有的人都懂得這個道理,大家心態穩定下來,在有關人員的疏通下,按順序從出口逃生,絕不會釀成如此大的悲劇。
根據醫學家和心理學家的觀點,每個人都有一些急躁情緒。但有些人之所以能擁有完美的人生,是因為他們懂得如何控製急躁的情緒,穩紮穩打。而克服急躁心理的關鍵在於正確認識自己,始終擁有一個理智的頭腦、一顆平靜的心。
總之,做事決不能急躁,要知道進退緩急,要善於在“穩”字上下功夫。寧可忙中求穩,不可急中出錯。否則,你就可能遭遇生命中難以逾越的鴻溝。
謀定而後動,做事要善於計劃
在做事的過程中,具有決定意義的一項就是養成善於計劃的好習慣,因為這種習慣的形成有利於你目標的實現。
有個叫約翰·戈達德的外國人,當他15歲的時候,就把自己一生要做的事情列了一份清單,稱做“生命清單”。在這份排列有序的清單中,他給自己明確了一生中所要完成的127件事。比如,探索尼羅河、攀登喜馬拉雅山、讀完莎士比亞的著作、寫一本書等。在44年後,他以超人的毅力和非凡的勇氣,在與命運的艱苦抗爭中,終於完成了106件事,成為一名卓有成就的電影製片人、作家和演說家,得到了讓人羨慕的榮譽。
戈達德讓人感動之處,不僅僅是因為他創造了許多人間奇跡,做了許多有益於人類的事情,更重要的是他那種矢誌不渝、堅韌不拔的奮鬥精神,那種熱愛生活,珍惜生命的人生態度,以及由“生命清單”而延伸出來的高質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