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得是否快樂,關鍵是要學會平衡自己的心態,如果你選擇一種生存方式,你就得接受一種人生結局。
在森林裏,一群兔子聚集在一起,為自己的膽小無能而難過,悲歎自己的生活中充滿了危險和恐懼。
兔子們開始怨歎自己天生不幸,既沒有獅子的力氣,也沒有雄鷹的翅膀,隻能在東怕西怕中度日,就連想安安穩穩地大睡一覺,也有什麼都聽得見的長耳朵的煩擾,赤紅的眼睛也就變得更加鮮紅了。它們越談越傷心,就好像已經有許多不幸發生在自己身上。
漸漸地,它們覺得這種生活實在沒有樂趣,與其心驚膽戰地活著,還不如一死了之。最終,它們一致決定從河邊跳下去了結自己的生命,結束一切煩惱。於是,它們一齊奔向河邊,準備投河自盡。正在這時,一群青蛙正在河邊蹲著,突然聽到急促的腳步聲,如臨大敵,立刻跳到深水裏逃命去了。
這雖然是兔子每次到池塘邊都會看到的青蛙,但是今天,卻有一隻兔子突然明白了什麼,它大聲地說:“快停下來,我們沒必要嚇得去尋死覓活了,因為我們現在可以看見,這森林中還有比我們更膽小的動物呢!”
聽它這麼一說,兔子們的心情豁然開朗,好像有一股勇氣噴湧而出,於是它們歡天喜地地回家去了。
有些人經常為自己的出身、相貌、身高等一些與生俱來的缺陷而自怨自艾,想方設法地去改變最後卻徒勞無功。生活中,我們需要擺正自己的心態,去追求真正有意義、有價值的人生目標。有了目標之後,不要為目標的遙遠感到痛苦和沮喪,似乎自己這一輩子都接近不了成功。事實上,任何理想的實現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同樣的,任何付出都不會沒有收獲,隻要你不失望,不半途而廢,就有成功的那一天。隻是在堅持的過程中我們要學會用輕鬆而不是壓抑的心情去接近我們的目標。
格拉頓是美國專欄作家,他年輕時深受英國作家威廉·科貝特的影響,於是辭掉了報社的工作,一頭紮進創作中去。因為沒有收入,他連房租都交不起。白天為了躲避房東催交房租,他隻好漫無目的地在馬路上走來走去,“何時才能寫出自己的鴻篇巨製呀?”他感到有些絕望。
有一天,格拉頓在42號街遇到了他當記者時曾采訪過的俄國著名歌星夏裏賓先生,沒想到這位名噪一時的人物還記得他。格拉頓忍不住向夏裏賓傾訴了自己的苦惱。聽了格拉頓的傾訴,夏裏賓對他說:“我的旅館在103號街,跟我一同過去,好不好?”“什麼,103號街?我怎麼可能一下子走這麼遠的路?”格拉頓驚歎道。
“是呀,從這裏到103號街要過60個街口,至少也要走上兩個多小時!”夏裏賓換了一種口氣說,“我們不到我的旅館了,咱們向前走,過6條街,到貝裏射擊遊藝場玩玩,怎麼樣?”
夏裏賓的這番話打消了格拉頓的顧慮,他們到了遊藝場門口,看了一會兒兩名屢次射擊不中目標的水兵。然後繼續前進,不一會兒就到了長納奇大戲院,“現在離中央公園隻有5條橫馬路了,我們去看看那隻奇怪的猩猩吧!”夏裏賓愉快的話語讓格拉頓感到說不出的輕鬆……就這樣走走停停,不知不覺問他們已到了103號街,格拉頓卻並沒感到一點累,他掏出懷表看了看,將近4個小時的時間已過去了。
夏裏賓先生滿意地對他說:“並不太遠吧,現在我們到我旅館附近的餐館去吃飯吧。”在餐桌上,格拉頓聽到了讓他終生難忘的一席話:“今天走的路,你要記在心裏,無論你與自己的目標之間有多遠,也要學會輕鬆地走路,隻有那樣,在走向目標的過程中,才不會感到煩悶,才不會被遙遠的未來嚇住。”
後來,格拉頓把自己的這次經曆寫成文章,發表在當地的一家晚報上,從此,他開始了自己的專欄作家生涯,並寫出了數百部名篇佳作。
後來,格拉頓去世後,他的後人在一篇紀念他的文章裏這樣寫道:我們的目光不可能一下子投向數十年之後,我們的手也不可能一下子就觸摸到數十年後的那個目標,其間的距離,我們為什麼不能用快樂的心態去完成呢?那樣,我們就不再會為自己的付出感到絲毫的累。
生活就是這樣,如果你能以一種樂觀向上、豁達開朗的心態去構築每一天,你的日子就會變得燦爛而光明。反之,如果你一味囿於憂傷、怨艾的樊籠,你的眼裏就看不見燦爛和光明了。如果長時間這樣下去,你不僅可能會喪失對美好生活的信念,以及為信念而努力拚搏的勇氣,而且還可能永遠體會不到那些構成我們生命之鏈的、最近最真的細碎快樂。
在追求人生目標的過程中,我們有時也會被途中的細枝末節和一些毫無意義的瑣事分散精力,擾亂視線,以致中途停頓下來;或是走上岔路,而放棄了自己原先追求的目標。這是最可怕的,我們應該平衡自己的心態,懷著愉悅的心情在成功的路上一步一步向前邁進,這樣我們不僅會實現自己的目標,而且在奮鬥的過程中我們才不會感到是一種付出,而是一種實實在在的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