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仰望星空,腳踏大地(2)(2 / 2)

但是,沃森並不放棄他的夢想,終於,他受雇於信譽卓著的現金出納公司,他的老板就是“現代銷售支付”帕特森。在他的指導下,沃森很快成為了最優秀的推銷員,十年之後,他成為了公司的副總經理,收入也十分豐厚,但是,那時候那車已經過時了,於是,沃森擁有了自己的小轎車,他從一個伐木工人的兒子變成了一個擁有自己的轎車的成功者。

到這個時候,擁有一輛車子已經不是沃森當時認為的“出人頭地”的全部內涵,他擁有了更大的夢想:他要成為老板,最後,他擁有了自己的計算製表記錄公司,這成了他為之終身奮鬥的事業。

沃森憑借自己的努力成就了自己的夢想,並贏得了全世界的尊重。

夢想確實並不具有真實性,但它不同於胡思亂想,也並非精神上的自我安慰,當你擁有自己的夢想時,千萬不可去打擊自己,提醒自己不要亂想了,即便這是一種胡思亂想,沒有這種想法就不會有行動的支撐點,沒有夢想的美好圖景就不會有現實的結構,如果你渴望成功,成就事業,那麼,就讓你的夢想去支配你的行動,為夢想付出,有為其奮鬥的決心,最終才能心想事成!

挫折與失敗是成功的前奏曲

“平靜的湖麵練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環境造不出時代的偉人。”

——俄國著名的物理學家列別捷夫

一個人倘若拒絕了失敗,那麼他同樣也拒絕了成功,人生的成功與失敗總是在交替進行的,成功是挫折的積累,是由多次的失敗積累起來的,假如你害怕失敗,就等於拒絕成功的到來。一個最終與成功握手的人,必定是在適應失敗上發育的極其良好的人。一個人遭受過小失敗、大失敗甚至是遭受過毀滅性失敗的打擊的幾率是均等的,就是說人們在奔跑的路上,都有跌倒的可能的,但是成功的人就是那些遭受這樣的失敗之後能爬起來,向著自己既定目標前進的人,失敗與成功的差異就在這裏。

人們十分崇敬猶太民族,正是因為他們經曆苦難仍然不放棄,他們相信與磨難作鬥爭能夠鍛煉自己,隻要不放棄,磨難就有機會轉化成生命的財富,猶太人從小就接受磨難教育,他們認為有人類就會有苦難,這些苦難包括身體的疾病、生活的困窘、永不休止的戰爭還有大自然的災難等等,這些時時刻刻都在威脅著猶太人的生命,但他們卻從不畏懼,反而更加懂得同苦難抗爭,這就造就了他們頑強的生命以及奮鬥的精神。

我們現在要學習這個民族的精神,他們那種無所畏懼和永不放棄的精神,正是我們所需要的,不僅僅是猶太民族,我們每個人其實都在經曆著生活或者生命的考驗,有可能你是疾病纏身、有可能你的生活窮困、有可能你受到歧視、有可能是遭到排擠等等,但隻要你不服輸,不被眼前的挫折、困難或者失敗嚇倒,隻要你能夠在這些逆境當中站起來,就會變得更加健壯,這些挫折就像是你生命中的舟車或梯子,沒有它們,我們無法遠行,也無法登高,因此,不要害怕挫折和失敗,它們往往就是成功的前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