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英特納雄奈爾”(1 / 1)

國民黨統治者既不能招降瞿秋白以鞏固他的反動統治,便立即殺害瞿秋白以除後“患”了。

本來,6月2日,蔣介石就從武昌行營給蔣鼎文發了一道密令:“龍溪綏署蔣主任:寒已法電悉。成密。瞿匪秋白即在閩就地槍決,照相呈驗。中正。冬行息字印。”隻是因為陳立夫遣人對瞿秋白勸降,所以拖遲了行刑的時間。王傑夫等人一走,蔣鼎文、李默庵於6月15日、16日、17日連電催促三十六師迅速執行蔣介石對瞿秋白的處決令。

6月17日夜,三十六師參謀長向賢矩像往常一樣來到瞿秋白的囚室。但這一次,他不是索供,也不是求詩。他是奉命有意把蔣介石的處決密令暗示給瞿秋白。也許,這位蜚聲國際的共產黨人,在死神麵前會嚇得軟癱如泥。瞿秋白萬一有回心轉意的表示,那豈不是意外之功。然而,向賢矩估計錯了。瞿秋白同往日一樣,沉靜,安詳,毫無懼色。

6月18日,是瞿秋白就義的日子。

這一天,三十六師師部,兵衛嚴密,一派肅殺之氣。早晨八點,三十六師特務連連長走進囚室,向瞿秋白出示槍決命令。瞿秋白正在伏案揮筆書寫絕筆詩:“夕陽明滅亂山中,落葉寒泉聽不窮。已忍伶俜十年事,心持半偈萬緣空。”他一邊手不停筆,一邊鎮靜地說:“人生有小休息,有大休息,今後我要大休息了。”接著把詩寫完,並附跋語,末署“秋白絕筆”。這時,宋希濂和三十六師的大部分幹部,共約一百多人,先後走到堂屋裏來。三十六師煞有介事地舉行了軍法開庭宣判。宋希濂說:九時二十分左右,瞿秋白在蔣先啟的陪伴下走出房間,仰麵向站在堂屋裏的這些軍官們掃視了一下,神態自若,緩步從容地走出了大門。他然正其衣履,到中山公園涼亭前拍照。今天我們還可以從這幅珍貴的遺照上看到瞿秋白最後的風采。他上身著黑色中式對襟衫,下身穿白布抵膝短褲,黑線襪,黑布鞋。背著兩手,昂首直立,恬淡閑靜之中流露出一股莊嚴肅穆的氣概。據一位臨場記者當日的報道:瞿秋白來到公園,“全園為之寂靜,鳥雀停息呻吟。信步至亭前,已見菲菜四碟,美酒一甕,彼獨坐其上,自斟自飲,談笑自若,神色無異”。

餐畢,出中山公園。瞿秋白在敵兵刀槍密布環護之下,慢步走向刑場。刑場在長汀西門外羅漢嶺下蛇王宮養濟院右側的一片草坪,距中山公園二華裏多。倘是怕死的人,不要說步行兩華裏,就是二十米也無法走,恐怕要被人拖行的。瞿秋白手挾香煙,顧盼自如,緩緩而行。沿途唱《國際歌》,並唱《紅軍歌》,呼“中國共產黨萬歲”,“中國革命勝利萬歲”,“共產主義萬歲”口號。大概是多年養成的習慣,《國際歌》他是用純熟的俄語唱的。臨場監刑的三十六師政訓處長蔣先啟原是留俄學生。他清楚地聽到了“英特納雄奈爾……英特納雄奈爾……”的歌聲。到達刑場後,瞿秋白盤膝坐在草坪上,對劊子手微笑點頭說:“此地很好!”飲彈灑血,從容就義。年僅三十六歲。當日中午,宋希濂向李默庵電告:“青密。瞿匪秋白已於本日上午十時遵令執行槍決。除將該匪照片及處理經過各情另外呈報外,謹先電聞。職宋希濂叩。巧午印。”下午,瞿秋白遺骸葬於羅漢嶺盤龍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