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濯田被俘(2 / 2)

瞿秋白經過連續不斷地奔跑,這時已經精疲力竭。據鄧子恢生前回憶:

我又去叫瞿秋白趕快向外突圍。這時瞿秋白身患重病,躺在擔架上。瞿秋白說:“我病到這個樣,實在走不動了,你快點走吧!”我三番五次地叫他走,他就是不走。我拉他走,他還是不走。他說:“你快點走吧,我在這裏敵人是不會發現的”(這個地方是很茂密的樹叢)。無奈,我衝出重圍到山下河邊;見到有幾位戰士也衝出來,其中持機槍的戰士也衝出來,我就把僅剩下的幾個戰士集中起來,用機槍阻擊追敵,邊打邊走,離開了長汀,向閩西走去。

瞿秋白同誌在鄧子恢同誌突出重圍後,被地主武裝“義勇隊”隊員範金柱、賴忠順在半山灌木叢中發現俘獲,同時被俘的還有張亮、周月林。這時約在中午過後。敵兵們押解著瞿秋白回到水口鎮已是下午四點鍾。據李玉交待:瞿秋白病體支離,走一會兒就得歇一會兒,敵兵便用槍斃來威嚇他,厲聲說“不走就地槍斃!”但瞿秋白“都不置理”。

李玉等對瞿秋白嚴刑逼供,企圖強迫他說出我黨我軍機密。對於瞿秋白來說,苦刑是意料中事,算得了什麼呢?他雖然身受殘酷的折磨,但咬定牙關,堅不吐實。他隻說自己名叫林琪祥,現年三十六歲,是江蘇人,肄業於北京大學中國文學係,後在上海經營舊書店及古董生意。又入醫學校學醫半年。1932年因病遊曆福建漳州,適因紅軍打進漳州,將其俘虜送往瑞金,先後在紅軍總衛生部當過醫生、醫助、文書及文化教員。紅軍主力長征後,他被留在福建省蘇維埃政府、省軍區醫務所做醫助。1935年1月攜款逃離瑞金,但走到上杭露潭地區又被蘇區地方武裝發現,當夜由保衛局人員看押,準備天明再走,不意被國民黨軍隊發現俘虜。

張亮供名周蓮玉,係香菇客商的老婆,說是被紅軍“綁票勒贖者”。周月林初供名陳秀英,繼供名黃秀英,係紅軍護士。瞿秋白在敵人逼供時,巧妙地掩護了張亮和周月林。

保安十四團團長鍾紹葵當日由長汀趕回水口鎮。李玉向他報告了戰鬥的經過情形,得知被俘的林琪祥等人攜有港鈔、黃金,護送人員多數攜帶駁殼槍,他據此判斷:林琪祥可能是共產黨的“要人”。當晚,鍾紹葵親自刑訊瞿秋白,得到的回答依然如前所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