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管理要有度
在表現與獎勵之間建立起正確的獎罰關係,是改進組織運作的秘訣。管理本身就是一種藝術,好像凡高創作《向日葵》,貝多芬創作交響樂,都得掌握分寸,精雕細刻,來不得半點馬虎。管理不單純是管理無生命的物,更是具有思想的人。所以為什麼要管理,什麼時候、什麼地點以怎樣的方式去管理都得有個“度”。也就是說,要有的放矢。
美國著名管理專家拉伯福認為:企業在獎勵員工時最常犯的錯誤,有如下10條:
1.需要有好成果,卻去獎勵那些看起來最忙、工作最久的人;
2.要求工作的品質,卻設下不合理的完工期限;
3.希望對問題有治本的答案,卻獎勵治標的方法;
4.光談對公司的忠誠度,卻不提供工作保障,而是付最高的薪水給最新進或威脅要離職的員工;
5.需要事情簡化,卻獎勵使事情複雜化和製造瑣碎的人;
6.要求和諧工作環境,卻獎勵那些最會抱怨且光說不做的人;
7.需要有創意的人,卻責罰那些敢於獨行的人;
8.光說要節儉,卻以最大的預算增幅,來獎勵那些將他們所有的資源耗得精光的職員;
9.要求團隊合作,卻獎勵團隊中某一成員而犧牲了其他的人;
10.需要創新,卻處罰未能成功的創意,而且獎勵墨守成規的人。
所有這些,都是無的放矢的最貼切表現。管理者自以為高屋建瓴,所以也不會在不明情況下呼喚一下“借我一雙慧眼”,而是盲目下結論,最容易犯那種本來不應該犯的錯誤,嚴重打擊員工的積極性,直接影響工作效率。
作為管理者,不妨對照拉伯福所說的這10種錯誤,一一核對自己是不是犯過類似的錯誤。 比方說,自己是不是口頭上講究實績、注重實效,卻獎勵了那些專做表麵文章、投機取巧的人?是不是口頭上員工考核以業績為主,卻往往憑主觀印象評價和獎勵員工?是不是口頭上鼓勵創新,卻往往處罰了敢於創新的人?是不是口頭上鼓勵不同意見,卻往往處罰堅持原則的員工?是不是口頭上鼓勵員工勤奮工作、努力奉獻,卻往往獎勵了不幹實事、專事搗鬼、打小報告的人……
管理是一個運籌帷幄決勝千裏和充滿辯證法的過程,沒有這個過程就是無的放矢,企業就不可能取得成功。有一點很重要的是,在表現與獎勵之間建立起正確的獎罰關係,是改進組織運作的秘訣。這就要求在考核和獎勵員工時,特別要注重其工作的實際業績,而不要注重其口頭上怎麼說。不能獎勵了投機取巧,冷落了埋頭實幹,否則以後我們指望誰來做事呢?
在管理過程中,一定要有的放矢。不能偏聽偏信,他們的行動更能說明問題。在獎罰問題上,每個管理者確實不可粗心大意、草率行事。否則,種下了苦果還得自己吃。
二、做事要有度
一個技師在退休時反複告誡自己的小徒弟:不管在何時,你都要少說話,多做事,凡是靠勞動吃飯的人,都得有一手過硬的本領。小徒弟聽了連連點頭。
10年後,小徒弟早已不再是徒弟了,他也成了技師。他找到師傅,苦著臉說:“師傅,我一直都是按照您的方法做的,不管做什麼事,從不多說一句話,隻知道埋頭苦幹,不但為工廠幹了許多實事,也學得了一身好本領。可是,令我不明白的是,那些比我技術差的,比我資曆少的都升職了加薪了,可我還是拿著過去的工資。”
師傅說:“你確信你在工廠的位置已經無人替代了嗎?”他點了點頭:“是的。”師傅說:“你是該到請一天假的時候了。”他不懂地問:“請一天假?”師傅說:“是的,不管你以什麼理由都行,你一定得請一天假。因為一盞燈如果一直亮著,那麼就沒人會注意到它,隻有熄上一次,才會引起別人的注意……”
他明白了師傅的意思,請了一天假。沒想到,第二天上班時,廠長找到他,說要讓他當全廠的總技師,還要給他加薪。原來,在他請假的那一天,廠長才發現,工廠是離不開他的,因為平時很多故障都是他去處理的,別人根本不會處理。
他很高興,也暗暗在心裏佩服師傅的高明。薪水提高了,他的日子也好過了。買車買房,娶妻生子。隻要經濟發生了危機,他便要請上一天假。每次請假後,廠長都會給他加薪。
究竟請了多少次假,他不記得了。就在他最後一次請假後準備去上班時,他被門衛攔在了門外。他去找廠長。廠長說:“你不用來上班了!”他苦惱地去找師傅:“師傅,我都是按您說的去做的埃”
師傅說:“那天,我的話還沒有說完呢,你就迫不及待地去請了假。要知道,一盞燈如果一直亮著,確實沒人會注意到它,隻有熄滅一次才會引起別人的注意,可是如果它總是熄滅,那麼就會有被取代的危險,誰會需要一盞時亮時熄的燈呢?”
由此可以看出做事宜謹慎。任何人都要尊重,對任何人都要客氣,這也是做事謹慎的重要要求。提意見時一定要顧及別人的顏麵,對事不對人,切不可指手劃腳。做什麼事都不能過分表現,切忌功高蓋主。勇於承擔責任,勇於承認錯誤,這也是必備的優良傳統。
三、做人要有度
做一個有知識的人。書者,猶藥也,讀之可以醫愚。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了書有了文化,不一定能成功,不讀書沒有文化,絕對不會成功。 別相信讀書無用論,不讀書也可能暫時會獲得成功,但是絕對難以獲得別人的尊重。知識就是力量,知識能夠贏得尊重。如果你沒有機會做一個事業成功的人,那就力爭要做一個受人尊重的人。
做一個懂得生活規則的人。生活看似雜事紛陳,其實內有許多潛在規則。公開聲稱的未必去做,潛在去做的卻不一定都公開出來,如果你沒有力量打破潛規則,那你就要遵守潛規則。但如果你有能力突破潛規則,你必然會取得大成功。遵守潛規則,隻能保你平安無虞;突破潛規則,才能致常人所不能致。
找到能助你提升的貴人。小孩成長需要大人攙扶,人生上台階也需要貴人引路。沒有貴人引薦,有些圈子你可能永遠也擠不進去。有了貴人幫助,你即便沒有多大本事,有時也能一步登天。
找到通向成功的最短路線。條條大路通羅馬;兩點之間,直線最短。人生有許多路可以通往成功,但是其中必有捷徑可走。重要的是你要有眼光,很快從不同的路徑中找到距離最短的那一條,然後徑直走過去,你就會比別人捷足先登。
處理好你身邊的關係。你身邊總會有很多人,離你最近的一般是上司、同事、下屬和日常交往的朋友。你要明白,決定你命運的不是你的同事,也不可能是你的下屬,一般的朋友關鍵時刻更幫不上忙。而真正決定你升遷的永遠都是你的上司,明白了這一點,你需要做的就是管好你的下屬,協調好你的同事,別讓他們無事生非給你找麻煩,然後你要想盡各種辦法善待你的上司,取得他們的充分認可、支持和幫助,這樣你離成功也就不遠了。
做一個中庸的人。中庸不是平庸,中庸是講尺度,講分寸,講合適的方法。凡事皆有度,失度必失誤。做人也一樣,沒本事別人瞧不起,本事大了遭嫉妒。你不可太有才,不能貪大功,不可享大名。平時工作事情做到七八分,偶爾不妨露崢嶸。讓人知道你有能力就可以了,切不可露才無忌,有功要讓人三分,有名要與人分享,尤其是要懂得讓功名給你的領導,領導名望高了,自然不斷升遷,自然你也會水漲船高,步步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