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1 / 1)

窮人對時間的概念與富人不同,沒有一份上百萬元的合同在等著他簽,也沒有重要的生意因慢1秒會帶來巨大損失。他們並不感覺時間是金錢,如果遇到堵車,窮人的抱怨,也隻是等得太久,影響了心情而已。

時間和金錢是兩種可以相互轉化的資源,錢和時間成反比。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要節約錢隻能選擇公共汽車甚至走路,要節約時間就必須付數倍於公共汽車票價的錢去打的。一個享受充裕時間的人不可能掙大錢,一個腰纏萬貫的人就不會視時間如糞土,要擁有更多的錢必須犧牲相應的閑暇時間,要想悠閑輕鬆就會失去更多掙錢的機會。

時間的含金量對每一個人是不同的,像比爾·蓋茨這樣的世界級富豪,日進千萬美金,每秒鍾都有成千上萬的鈔票往賬戶上滾,所以即便是窮國的總統想見他一次,恐怕都要預約。

窮人總愛說自己“好無聊”、“沒事可幹”之類的話,窮人的時間更多的隻是空虛,有時甚至多餘,不知道怎麼打發,怎麼玩才不會太煩。

富人的閑是閑在身體,修身養性,以利再戰,因為他的腦袋並沒有閑著;窮人的閑卻是閑在腦袋,實際上他手腳都在忙,忙著去逛街、購物填充時間,忙著麻將桌上多摸幾把,忙著玩遊戲多玩幾局。

窮人總說自己時間多的是,就是沒錢。殊不知,無論以何種方式掙錢,也無論錢掙的是多是少,都必須經過時間的積澱。

時間是一種有限的資源,而錢卻是無限的,因為掙錢是永遠沒有盡頭的。相比之下,時間對於每個人來說,是那麼的寶貴。時間觀念是依據觀念和印象的接續而形成的;時間絕不可能單獨地出現於心靈,或被心靈所注意。一個酣睡的人或沉思一事的人都感覺不到時間;隨著他的各個知覺接續得或慢或快,同一時間在他的想象中便顯得或長或短。

一位大哲學家曾經說過,我們的知覺在這方麵有某種界限,這種界限是由心靈的原始本性和結構所決定的,超出了這種界限,外界對象對於感官的影響便不能加速或延緩我們的思想。如果你把一塊燒紅的煤塊迅速地旋轉,它就會在感官之前呈現一個火圈的映象;而在它的各次旋轉之間也似乎沒有任何時間的間隔。這隻是因為人類知覺接續的速度跟不上傳給外界對象的那種運動的速度。

窮人要想成為富人,必須向富人學會合理利用時間、安排時間,在相同的時間裏,更多更有效地去做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