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1 / 1)

一樵夫,上山砍柴,不慎跌下山崖,危急之際,他拉住了半山腰處一根橫出的樹幹,人吊在半空,但崖壁光禿且高,爬不回去,而下麵是崖穀。樵夫正不知如何是好,一老僧路過,給了他一個指點,說:“跳!”

既然不能上,既然惟一能夠有活命的可能途徑已經證實沒可能,半天吊著肯定隻能等死。那就隻有往下跳了——不一定活,但也不一定死。

也許可以順著山勢而下,緩和一點衝下去的重力。也許半途能夠有另一棵樹,那麼就可以再減掉一次衝力。也許沒有,也許真的得死,但還有一個可能性,也許不會死。

做人常有進退兩難的場麵,與其夾在中間等死,倒不如別浪費支撐的精力,將全副精神付諸一搏,跌下去會死,但已經無法爬上去了,就算搏個萬分之一的希望,畢竟還是一線生機。

很多時候,窮人的猶豫不決真要比墮落還要消極。很多窮人就在猶豫不決的邊緣,唉聲歎氣。這些“慣於淩空”的窮人,最熟悉的恐怕就是自己一臉無奈的表情和那些多餘的自我解釋。

生命總有個期限,誰能跟生命玩角力?教人跳下懸崖找活路,是不是瘋了呢?假如每一回你都當那一次決定的行動是你最後的一線生機,那你也許可以做到許多他人無法做也無法想象的事。你的生命有自己一套專屬的價值觀,你會有另一個思維足以自由闖蕩的空間,你有自己的精神認知。這也許不能改善你飯菜的味道,但對生命來說,這個精神認知,至為重要。

淩空擺蕩、浪費時間而仍然不會有結果。最後誰都不能在半空中撐上多久,既然使勁保持半空吊著,倒不如趁自己頭腦還清醒,體力還能賭一次的時候,好好控製自己的命運。

勇敢地跳下去,不一定就活不了!

或許,你幸運的就被掛在樹上;

或許,你幸運的沒摔中石頭;

或許,下麵是茂密的草叢;

或許……

這種絕處求生的勇敢,就足以改變和決定你的前途。

前途總是如此:它因人、因事的不同而改變著。像嶙峋怪石上的青鬆,在逆境中的奇形怪狀足以表達前途——遊人如織;像清晨初升的太陽,在緋紅的天空上昭示前途——豔陽高照;像淺淺細流的小溪,從萬裏河床裏回歸大海足以證明前途——源遠流長。

無論是跌倒在工作的“懸崖”上,還是陷入生活的“地窖”中,拿出勇氣,勇敢麵對現實,現實才是“前途”的前身。

事實證明不了什麼,而最好的證明就是你是否把握了現實。真正的前途,是現在的踏踏實實、鍥而不舍的奮鬥。

當環境難以改變時,不妨試著改變自己。既然從懸崖上跌了下來,爬是爬不上去,那麼就橫下心來——跳下去,為自己找活路。

前途要正視現實。麵對殘酷的現實,我們就要敢於“跳下懸崖找活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