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三洋電機的創始人井植歲男,成功地把企業越辦越好。
有一天,他家的園藝師傅對井植說:“社長先生,我看您的事業越做越大,而我卻像樹上的蟬,一生都坐在樹幹上,太沒出息了。您教我一點創業的秘訣吧。”
井植點點頭說:“行!我看你比較適合園藝工作。這樣吧。在我工廠旁有2萬坪空地,我們合作來種樹苗吧!樹苗1棵多少錢能買到呢?”
“40元。”
井植又說:“好!以1坪種2棵計算,扣除走道,2萬坪大約種2萬多棵,樹苗的成本是不是100萬元。3年後,1棵可賣多少錢呢?”
“大約300元。”
“100萬元的樹苗成本與肥料費由我支付,以後3年,你負責除草和施肥工作。3年後,我們就可以收入600多萬元的利潤。到時候我們每人一半。”
聽到這裏,園藝師傅卻拒絕說:“哇!我可不敢做那麼大的生意。”
最後,他還是在井植家中管理園藝,按月拿取工資,白白失去了致富良機。
要成功地賺大錢,非得有膽量不可。一個沒有膽識的人,再好的機會到來,也不敢去掌握與嚐試;因為他不敢嚐試,固然也就沒有失敗的機會,但也失去了成功的機遇與喜悅。
世界上本沒有路,我們走過之後,路自然形成了。根本沒信心登上山頂的人,最終隻能在山腳下徘徊。
有人麵對一個來之不易的良好機會總是拿不準,於是去問他人,問了10個人肯定有9個人說不能做,於是放棄了。其實他不知道機遇來源於新生事物,而新生事物之所以新就是因為90%以上的人還不知道、不認識,等90%的人知道了就不再是新生事物。
一個人要想有大的發展,就必須和“我不行”說再見,把“膽小鬼”從自己的心中趕出去,麵對機會大膽地喊出“我能行”。
成功者必須有三量,那就是:膽量、力量與度量,其中最重要的是膽量。
有膽量的人,才有旺盛的求勝心與拚搏的鬥誌,也才能大膽突破,勇於創新,從無知中走出自己的一條路。魯迅說:“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這句話可以說是對“膽量”最佳的詮釋。
為了擺脫經濟上的巨大壓力,人們需要關注自己的事業。隻有把你增加的收入用於購買可產生收入的資產時,你才能真正獲得金錢上的自由。
存在資金問題的窮人經常是一生為別人工作的人,許多窮人在他們停止工作時變得一無所有。因此,最明智的投資是建立自己的事業。人生本來就是一場探險,最有成就的就是那些敢於嚐試並不斷進取的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