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愛之道(3 / 3)

負責任的老板會悄悄告訴這個人:“你別要那個樣品了,它天天那麼繃著,你真買回去一拉,它頂多能射出四十米;牆上那些弓都很鬆弛,都那麼養著,你用同樣那麼大力氣,它可以射出九十米。”為什麼?因為它不老繃著。

我們的生命也是一樣,有些人生來就強烈地需要別人的尊重,老要繃出一副完美的姿態,有時候就表現得太有攻擊性。這樣的人反而容易招致一些攻擊,甚至是羞辱,因為他過於挑剔、過於緊張。

我們想想,你走出家門的時候,你在工作團隊裏,你在對客戶的關係上,不能過於緊張,就是你在家裏,也不能老緊繃著。比如勞累了一天,晚上進家門,或者是媽媽,或者是太太,在廚房炒菜,看見你回來了,高高興興端上一盤菜說:“你嚐嚐今天這菜怎麼樣?”你可能是很挑剔的人,吃了一口就很不高興,說:“今天這個菜怎麼這麼鹹啊,打死賣鹽的了?”你媽媽或太太心裏不就咯噔一下?可能她忍住了,端出第二盤菜說:“那你嚐嚐這個。”你又吃一口說:“今天這菜炒老了,以後等我進門再炒,別悶在鍋裏。”這會兒她想端第三盤菜,你瞟一眼就說:“這倆菜怎麼搭配在一起?這兩個不對,炒錯了。”

你對每一盤菜都這麼挑剔,那麼脾氣再好的人,就算是你的親人,最後也隻有把圍裙一丟,躲起來了,這頓飯你就別吃了。我們想想,這樣緊繃著的人,能換來別人對自己的尊重嗎?

什麼叫“恭則不侮”?凡人凡事,沒有功勞還有苦勞,尊重一點別人的辛苦,就會贏來一個很好的局麵。同樣是這樣一餐不完美的飯,如果你進門高高興興招呼老人和孩子,一起來吃,說聞見香味了,大家趕緊上桌,其實大家可以吃得很快樂。

我們對世界的態度,也促成了世界對我們的態度。他人的麵容永遠是我們表情的一麵鏡子。你和顏悅色,別人對你就笑語春風;你怒目相向,別人對你就怨氣衝衝,所以我們想得到善的待遇,就先要以恭敬之心去麵對他人。這就叫“恭則不侮”,這是孔子說的第一點。

第二點叫“寬則得眾”。恭敬之心,自然會帶來寬和的態度。寬可不容易啊,禪詩裏麵有一句說得好,叫“眼內有塵三界窄,心頭無事一床寬”,眼睛要是被一點塵埃蒙住了,你會覺得在人世間活得很鬱悶,但心頭要是沒有事,坐在一張床上也能覺得天寬地闊。所以,寬與窄跟你現在住的房子是六十平方米還是二百平方米關係不是太大,跟你怎麼看待生活則關係很大。

你怎麼來對待這個世界呢?同樣的生活,不同的解釋,境界就大不一樣。

有一個故事很有意思,說有一個小鎮,德高望重的智者坐在村口,來來往往的人都在跟他打聽尋找同樣的目標。什麼目標呢?就是尋找世界上最好的居住地。

先過來一個人說:“我想問問你們小鎮適不適合我居住。我原來那個小鎮不好,鎮上的人都很自私、很狹隘,每一個人都飛短流長,他們都不完美,人人都有缺點。我在那裏有無數的磕磕碰碰,周圍全都是仇人。我已經住得特別不耐煩了,所以我一定要找一個特別美好的地方,那裏的每一個人都是道德君子。”

老人聽了聽,說:“對不起,我們這鎮上住的人跟你原來那地方的人一樣,你接著往前找吧。”這個人很失望,又急匆匆往前去找。

第二個人過來了,說:“我在找一個最好的小鎮。我原來那個鎮就特好,但我不得已要搬出來。我很懷念原來那個地方,那個鎮上的人都溫柔善良,大家都很樸實,互相來往。我在那兒,人緣一直都很好,但是現在不得已離開了,我心裏麵充滿眷戀。我就想還找一個那樣的地方。”

這老人說:“那你找對了,我們鎮上的人跟你原來鎮上的人一樣,你就住這兒吧。”

同一個鎮子,老人的答案不一樣,說明了什麼呢?老人是針對尋找的人的不同來分別回答的。你心地善良,所見無不是善人;你心胸狹窄,那麼所見也就無不是惡徒了。

一個心寬的人,看到的世界一定是寬闊的境界;而一個小心眼兒的人,看到的世界一定是狹窄的天地。

比如說,大家一起出去玩兒,到一個旅遊點,總會有人覺得這個地方好得不得了,也總會有人覺得這兒差得不得了。同樣一個地方,評價會完全不同,這就是寬與不寬。

我曾經在一本女性雜誌上看見一篇特別好的文章,叫《上帝開著一間美容店》。文章說,女人都怕衰老,都希望自己漂亮,希望青春常駐。告訴你一個秘密,漂亮不漂亮就看你去沒去過上帝的美容店。

上帝的美容店管什麼呢?它不管這個女人穿的衣服是不是很昂貴,但是它讓她一定衣著得體;也不管這個女人是不是長得很漂亮,但是它讓她臉上經常有微笑,讓她待人一定是溫和的、優雅的、謙恭的。這個美容店,既給人美容,又教人禮儀。

這篇文章最後說,這家上帝的美容店,如果你去得多了,久而久之你就會是一個青春不老的女人。這個說法其實也在印證一個道理,就是你對別人寬和,你會換來世界給你的一個回饋。這個回饋是什麼呢?到處都會有朋友,大家都會喜歡你,這就叫作“寬則得眾”。也就是說,你所經過的每一座小鎮,都是你可以留下來的地方。

“恭”和“寬”指的是人的修養,那麼僅僅有修養就能夠在世界上安身立命嗎?我們還得有職業生涯,所以孔子說的第三點叫“信”。

孔子說,“信則人任焉”。就是誰有信用,就會得到更多的任用。用今天的話說,你的職業生涯就寬,老有人給你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