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步:告訴他為什麼這樣做重要簡要說明這樣做的好處,要具體,告訴他你很感激他。 第三步:停頓停頓一下的原理是:讓對方感受一下讚美的衝擊。如同饑渴很長一段時間後你得到了水喝,但是在喝的過程中是沒有什麼感覺的,隻有喝到水後,停下來時最愜意,才感到渴感消失。這叫做“清新的暫停”。
第四步:鼓勵重複這種行為這是一種強化,鼓勵這種行為重複發生。如果文化允許,可以拍拍對方的肩膀。拍肩膀是一個強有力的接觸,但是必須小心使用。
讚美不是阿諛奉承
讚美,絕不是阿諛奉承。阿諛奉承者,無仁無德,令人唾棄。盡管讚美是我們生活和社交中必不可少的東西,但讚美不能任意、毫無邊際地誇大,而是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首先,要善於觀察別人,對別人要有準確的認識。必須細心地觀察他人的情緒、性格、外表等的微小變化,並能及時做出適度反應,這樣才能起到讚美的效果。如對方改變了性格中的某一點,針對此點加以讚揚,就可以博得對方的歡心。讚美要適度,過分的讚美也會引起別人的反感,並且往往被認為是溜須拍馬。具體,也是讚美的一項重要原則。模棱兩可的讚美當然也不是完全無效,但效果不大,聽者也無法從中學到什麼。
給予+給予的方式=給予
那些對最微小的改善都給予鼓勵的人,可以最快獲得理想的效果。給予的方式往往比禮物本身價值更高,你做什麼很重要,怎麼做也同樣重要。不時地把一件東西和鼓勵之詞同時給予別人,使之印象深刻。一個小網站的女老板(香港人)在周末從香港返回深圳時給每個員工帶回小東西(香港產),雖然沒有多少錢,卻贏得員工的高興,人人都覺得老板對我挺好。要給予別人以重溫他們成就的機會,可以問對方:你是怎麼幹成那件事的?要告訴別人你很賞識他們,並且要經常說。如果一個人沒有公開和明確地聽到過被賞識,那麼他們就會推想自己不被賞識。
遵守短缺元素定律
150年前,德國農學家利貝格(Liebig)發現了植物生長過程中的短缺元素定律。該定律有五點內容:?需要有元素:任何一種植物生長都需要一定的元素。
?某一時刻隻需要一種:在某一時期植物缺少的隻是某一種元素,叫短缺元素。
?滿足了短缺就增長:隻要增加這個元素,植物就會有新一輪的增長,人們可以不做其他的事情,植物會靠自己的組織力量成長。
?不缺的沒有用:不缺少的元素即使增加再多對植物的生長也沒有用處,通常會有副作用。
?短缺元素不斷變化:短缺元素永遠在變化當中,在補充了原來所缺的元素之後,總會有新的短缺元素產生。對於一個饑餓潦倒的人,奔馳汽車是沒有用的。對於一個古幣收藏者,猴票是沒有用的。對於一個潛心修身的道士,美色是沒有用的。短缺元素論告訴我們沙漠中的種子需要的是水??
羅曼?羅蘭有句名言:“要想散布陽光到別人心裏,先得自己心裏有陽光。”
求人需求英雄漢,濟人須濟急時無。渴時一滴如甘露,醉後添杯不如無。
培根說:“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
作為一個有誌於締造影響力的人,要善於發現別人身上的閃光點。
鼓勵對你的肯定行為
中國古詩說:“房前屋後,種瓜種豆,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你鼓勵什麼就得到什麼。接受鼓勵時的表現,影響再受到鼓勵的數量。為得到更多的鼓勵,要對鼓勵你的行為加以鼓勵。比如別人說:“你選擇的衣服很適合你。”你回答:“不,這簡直是破爛。”你將難以再從此人口中聽到讚美之詞。女士對男士說:“你從來沒有說過你愛我。”
男士在壓力下馬上說:“我愛你。”,女士卻說:“你撒謊。”可想而知,以後此男士再難以把“愛你”說出口。老板給長了5%的工資,員工抱怨“那也叫長工資?”結果可能一點也沒長。
你的未來就是你現在所鼓勵的行為造成的。
所以對鼓勵你的行為給予鼓勵,你將受到更多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