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黃庭堅,老子平生江南江北(3 / 3)

貶謫又是一種跌落,從廟堂到江湖的跌落,從此再也不為家國計了,隻剩下一身青影,仗劍天涯。江南江北是落魄江湖的飄影,老子平生是嚐盡人生百味的老到和辛辣。

貶謫是一種生活味道,滄桑和悲涼是它的主旋律,黃庭堅在這樣的樂曲中,既沉醉又痛苦,既彷徨也清醒,既失落也有一種隱隱約約的希望在向他招手。

或許,這種貶謫的生活一直到死都不會結束,因為這條曲線過於悠長,說不定哪一刻就會終止到某一點上,那一點是生活的終點,卻不是生命的終點,隻是結束了滄桑,卻沒有結束希望。

老子平生,江南江北。重溫這句話就像在品一杯陳酒。酒是陳的香,路是走過來的令人回味悠長。生命是一場經曆,經曆的越多,生命就越厚重。如果不經曆落拓江湖的辛酸和苦難,怎麼會喊出“老子平生,江南江北”這樣既豪壯又充滿悲情的慨歎!

蒼顏華發,故山歸計無因得。舊交新貴音書絕。惟有家人,猶作殷勤別。

離亭欲去歌聲咽。瀟瀟細雨涼生頰。淚珠不用羅巾沾。彈在羅衫,圖得見時說。

詩人的淚水因何而流呢?隻為那坎坷路上的風霜。

頭發白了,卻不能回歸故裏;新舊朋友也失去了消息;隻有陪著自己黯然銷魂的家人,猶自說著珍重的話語;離亭相別,不知他年何月再次重逢;瀟瀟細雨,打濕了臉頰,混著滄桑和離別的淚水,一起滾下。

那淚珠兒,那淚痕,不要用羅帕拭去,要它盡情地滴落在青衫上,圖的是重逢的時候。可以喚起我們對舊時的回憶,得以重逢的喜悅。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闌風細得香遲。不道曉來開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應妒。飄到眉心住。平生個裏願杯深。去國十年老盡、少年心。

這闋詞是黃庭堅在宜州見梅時做的。他是個貶官,心中多少有一絲的寂寞和憤慨,但更多的是對歲月流逝的痛心和無奈。黃庭堅的老是閱曆催成,滄桑使然,他的江南江北的經曆告訴他,不老都不成。

宜州,山清水秀的好地方,這裏的人民無比的淳樸,這裏的山水如此的令人心曠神怡,這裏的讀書人都十分好學,對於他這個遭到貶謫的老頭十分禮遇,甚至奉為宗師。

然而,卻是黃庭堅的生命旅程中的最後一站。

樹葉飄落的金秋時節。還有幾天就是重陽節了,那是老人的節日,當然也是黃庭堅最喜歡的節日,重陽節有酒喝,而且是伴著搖落的菊花一起喝,人生當中這樣的情景最令人希冀了,菊花,落葉,秋風,把酒,填詞……夫複何求!

重陽節那天,黃庭堅登山望遠,徘徊不已。心中有喜有悲,惆悵難遣。眼前竹影蔭翳,林鳥鳴啾,河流如碧帶。遠處又騰起一片嫋嫋的山歌。黃庭堅不由得詩興大發,填詞一闕雲:

諸將說封侯,短笛長吹獨倚樓。萬事盡隨風雨去,休休,戲馬台南金絡頭。

催酒莫遲留,酒似今秋勝去秋。花向老人頭上笑,羞羞,白發簪花不解愁。

酒酣耳熱之後,往往是詩人剖解心靈的時刻。黃庭堅感覺自己老了,再也經不起如許的愁鬱。仕途坎坷,種種打擊,化作詩人眼中淚,杯中酒,無奈和孤寂遺落字裏行間。

天空下起了蒙蒙的小雨。小雨如織,密密匝匝的打在窗欞上,聲音悅耳動聽,好像在聆聽天籟一樣。

醉意熏熏的黃庭堅聽著這雨聲,忽然想起了李商隱的一句詩來,留得殘荷聽雨聲,這裏雖沒有殘荷,但卻有滿山的翠竹,不是一樣能夠聽雨聲嗎?

雨點叮咚的聲音撥弄的黃庭堅的心裏癢癢的。一個年過花甲的老人仍免不了衝動,他乘著酒氣來到欄杆處,脫掉了自己的鞋子,斜躺在胡床上,把赤裸的雙腳伸到雨幕裏,任憑雨點肆意的打在他的腳上。

黃庭堅一臉愜意,像頑童似的舔嚐這種清爽的快樂,還自言自語地說:平生無此快!我這輩子沒這麼爽過!

隻一句落地,詩魂飄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