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稱古代第一賢妻,是蘇軾絕無僅有的賢內助。在古代,女子是不能幹政的,“婦人之仁”,“頭發長,見識短”,女子一幹政,就沒有好下場。李世民之所以成為千古一帝,是因為他還是一個心胸寬廣的男人,他尊重女人,尊重他的妻子,他把朝廷上的事情拿來問長孫皇後,長孫皇後拒絕回答,李世民赦她無罪,於是她委婉說出自己的意見,從而避免了李世民在朝政上一些錯誤的決定。
蘇軾也把朝廷上的事拿來問王弗,因為他相信她,她聰慧,博聞強識,讀了很多書,於是就有了“幕後聽言”的千古美談。
這是一個男子的大度,置一屏風,王弗靜坐於屏風的後麵,聽蘇軾與客人的交談,客人走後,王弗款款而出,輕言細語,謙卑的告訴蘇軾,哪些地方他說的很對,哪些地方有些欠妥。蘇軾聽了,沒有不欽佩的。
像蘇軾這樣左右逢源的人自然有一大堆朋友,上至陽春白雪,下至下裏巴人,沒有他談不來的,朋友多了難免魚龍混雜,蘇軾是何等聰明的人,但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他沒有看出來,他的妻子王弗卻看出來了。
蘇軾非常豪爽,把所有與他交往的人都當作好人,王弗就提醒他,小心那些假好人。哪些是假好人呢?就是那些為了得到某種利益而故意巴結逢迎之人。
一日,客人散去後,王弗從屏風後麵出來,說道:“你何必跟他多費口舌。他不是真心與你交好,他肯定有事求你。你看他說話的時候非常謹慎,說的並不是心裏話,盡說一些討你喜歡的話。”正如妻子說料,不幾日,那人找到蘇軾,想要蘇軾為自己的侄兒安排一個差事。王弗建議蘇軾拒絕他,如果他真心想與蘇軾交往的話,絕對不會因為蘇軾的拒絕而疏遠他,結果,遭到拒絕後,那人再也沒有和蘇軾來往。
有王弗這樣的妻子是每個男人的夢想,蘇軾是幸運的,然而他又是不幸的,上天把王弗賜給了他,又殘忍的把王弗從他身邊奪走。與蘇軾相濡以沫十年後,王弗永遠的離開了他。
王弗是個孝順的好媳婦,她死後,蘇軾的父親蘇洵為她素食三日,並對蘇軾說:“你應該把你的妻子安葬在你母親墳塋的旁邊。”
蘇軾按照父親的話做了,並在安葬王弗的山頭親手種植了三萬株鬆樹。
三萬株,不是一株,感天動地的愛,可歌可泣。
王弗泉下有知,死也瞑目了。
王弗死後四年,蘇軾孤苦了四年,四年後,他娶王閏之為妻。
蘇軾是好男人,好男人當然要好女人來陪伴,王閏之就是這樣一個好女人。
其實很不想說她與王弗的關係,但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王閏之是王弗的堂妹。
於是,很多人向蘇軾發出尖銳的質疑,問他是不是把王閏之當作王弗的替代品。這樣的質疑可以理解,因為蘇軾愛王弗之愛的真切愛的深沉,但蘇軾絕對沒有把王閏之當作王弗的替代品。不可否認,愛屋及烏,每個人都無法避免,從妹妹的身上可以看到姐姐的影子,這勾起蘇軾對亡妻的無限懷念。但他並沒有馬上娶王閏之,而是經過一段很長的時間,他審視過自己的內心之後才做出的決定。
他敢發誓,他愛王閏之。
王閏之沒有姐姐那般錦繡才華,但卻不失一個好女子。從小和姐姐呆在一起,和姐姐的感情甚好,對蘇軾這樣一位姐夫也很仰慕,但仰慕歸仰慕,她沒有非分之想。
她是一個安順的女子,做女人該做的一切,孝敬老人,相夫教子,柴米油鹽,事無巨細,家庭是她一生的事業,愛情則是她額外的收獲。姐姐死後,她嫁給姐夫,毫無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