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是他的妻子,太子少保的掌上明珠,大家閨秀,蘭心蕙質。
已經中了明經及第的元稹再赴長安,與白居易一同高中進士及第,授集賢殿校書郎。也就在這個時候,太子少保韋夏卿慧眼識珠,一眼就看出元稹日後必定飛黃騰達,於是招他為婿。
對於元稹的這場婚姻,後人有諸多非議,非議的焦點是元稹喪失了文人的骨氣,和一個從未謀麵的女子結婚,不是為了攀龍附鳳,還為了什麼?
我們姑且不論元稹是否有拿婚姻作政治籌碼的嫌疑,我們隻看他對妻子韋的感情是否真摯。
世間有兩種感情都是刻骨銘心的,一種是一見鍾情,一種是日久生情。對於鶯鶯,元稹是一見鍾情,對於妻子韋,則是日久生情。與鶯鶯的愛已經成為往事,彼此成為對方最熟悉的陌生人,而元稹和韋,則從陌生人變成了對方最熟悉的人。
同一個屋簷下,同一張桌子,同一張床,他做郎來她做妾,耳鬢廝磨,長相廝守,感情似火山,一點一滴的累積,天長地久,終於在某一個瞬間猛烈的爆發。
從感恩到感激再到感動,他愛上了這個與他朝夕相處的女人。
讓一個多情的男人一心一意的守著自己,韋不是一個簡單的女人。
姿色自不用說,她的美與鶯鶯小家碧玉式的美各有千秋,她端莊賢淑,雍容華貴,她是千金小姐,卻沒有千金小姐的脾氣,她上得了廳堂,也下得了廚房。
剛入朝為官,元稹的俸祿並不高,日子過得很拮據,她跟著他,沒有了錦衣玉食,但毫無怨言,對自己的丈夫關懷備至。
看見他衣服單薄,就翻箱倒櫃找衣料給她縫製衣服,繡花針紮破了她的手指,她連一聲疼痛的呻吟都沒有。
看見他的朋友來了,拔掉自己頭上的唯一有的一支金簪,去當鋪裏換錢給他們買酒喝。因為家裏貧困,時不時要采些野菜做飯吃,粗糙的豆葉她嚼在嘴裏說很甘甜。所有的錢,她都花在了他的身上,一年了,她沒有添置一件新衣服,而他總是衣著光鮮。
冬天,她總是仰望著院子裏的一顆古老的槐樹,盼望著它能多掉下幾片葉子,好增添更多的柴火,把火生得更旺一些,不讓他感到寒冷。
世間還有比這更好的女人嗎?世間還有比這更好的妻子嗎?有這樣的妻子,即使鐵石心腸也被感化,更何況元稹還是一個多情的男人,於是,他深情的為妻子寫道:
謝公最小偏憐女,
自家黔婁百事乖。
顧我無衣搜藎篋,
泥他沽酒拔金簪。
野蔬充膳甘長藿,
落葉添薪仰古槐。
……
他在朝廷遇到了麻煩,她安靜的聽他訴說,然後安慰他,然後告訴她的父親,為他解圍。
他沒有忘記他的初戀,沒有忘記鶯鶯,因為他曾經真摯的付出過,轟轟烈烈的愛過。他內心有愧,他負了鶯鶯。沒有等到他回來的鶯鶯嫁做他人婦,他聽了,悲從中來,寫了大量的詩和一篇小說《會真記》來紀念他與鶯鶯之間的初戀。
她看到了他寫的詩和小說,從小就飽讀詩書的她知道他寫的是什麼,知道他懷念的女子是誰。估計很少有女人能夠容忍自己的丈夫心中有另外一個女人,如果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必定會大吵大鬧,但是她沒有,她開誠布公的和他長淡,她問他鶯鶯的情況,她溫軟的告訴他,如果他愛鶯鶯,鶯鶯也愛他,她成全他們,他可以休掉她,他亦可以納鶯鶯為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