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說話”的身體(1 / 2)

身體語言是指由身體的各種動作代替口頭語言,以達到表情達意的溝通目的的語言。廣泛意義上說,身體語言也包括麵部表情;狹義言之,身體語言隻包括軀幹與四肢所表達的意義。身體語言被認為是最值得信賴的語言,它幾乎可以說是一個人內心世界的縮影。當談到由肢體表達情緒時,我們自然會想到很多慣用動作的含義。比如鼓掌表示興奮,皺眉代表生氣,搓手表示焦慮,垂頭代表沮喪,攤手表示無奈,哭泣代表難過。當事人以此等肢體活動表達情緒,別人也可由之辨識當事人的心境。

隨著社會的進步,身體語言學已經被正式列為獨立科目,加入了現代科學的大家庭。人們通過研究各種身體動作所表達的情感,已逐漸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理論體係,慢慢進入我們的視野,並在舞蹈、舞台劇、電影等藝術領域得到廣泛的運用。舉個例子,即使是再遲鈍的人,在觀賞銀幕上演員的表演時,即便沒有台詞,觀眾也能從其舉手投足中感受到對方想要傳達的情感和思想,被其深深地打動;世界聞名的蒙娜麗莎,一幅靜止的畫卷,定格的那一抹淺笑讓多少人心醉,多少人瘋狂。

那麼,身體語言到底有多重要呢?不用想得太深刻,就想想你每天和別人溝通,你聽別人說話,除了話語以外你還聽到了什麼呢?對,語氣、聲調、音量、節奏。那你看到了什麼呢?坐姿、穿著、對方的表情。沒錯,這些信息都是身體告訴你的。通過分析這些信息,你又得到了什麼結論呢?對方是生氣、快樂、沮喪?對的,這些身體都會告訴你。關鍵是它告訴你的時候,你要第一時間看懂。

身體每天在你無意識的狀態下向外界傳遞一切關於你的情緒與心理活動的信息。透過我們不經意流露出的大小動作,別人能讀懂許多可能連我們自己都不曾察覺的秘密。在溝通中,言語隻能用來表達資訊,而肢體語言則表達出情感和思想。同時我們自身也會無意識地閱讀這些身體動作傳遞出來的信息,在另一個我們沒有注意的無聲世界裏,這種交互影響成為我們人際交往的重要因素。

你是否能夠回想起上一次和好友吵架,回想起上一次被別人厭惡?在你不知道的地方,你的身體告訴了對方什麼呢?你又讀懂了別人希望表達的真實意圖了嗎?所以,不恰當的肢體語言容易造成誤解,而且你自己可能根本沒有意識到,最糟糕的是,這些誤解幾乎無法化解。因為自己根本不知道,怎麼改呢?可是,不知道絕對不是借口。所謂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不要責怪別人胡思亂想,先檢討自己是不是先胡言亂語,錯誤地使用了肢體語言。

認識到身體也會“說話”的事實以後,便不能再聽之任之地讓它亂“說話”了。因為有時候即使我們實話實說,可能也會因為一些錯誤的小動作,留給別人滿滿的不信任感。自我檢討一下,你是否犯過這樣的錯誤呢?例如挖鼻孔、歎氣、打嗝、抖動腿、在很認真嚴肅的對話中心不在焉、蹺二郎腿、邊說話邊吃東西。也許你自己沒有發現,但換個立場思考,如果和你對話的人做出這些舉動,你能保證自己不會對他產生厭惡感?因此,了解和學習身體的“語言”就變得很有必要。如果你希望每次溝通都能達到預期目標,那麼讀懂別人無聲的信息(暗示),就可以適時修正話題和溝通策略,向成功順利邁進,也不必擔心因為錯誤的舉動而造成他人的誤解了。記住,大部分人都信奉“百聞不如一見”。

身體語言是指由身體的各種動作代替口頭語言,以達到表情達意的溝通目的的語言。廣泛意義上說,身體語言也包括麵部表情;狹義言之,身體語言隻包括軀幹與四肢所表達的意義。身體語言被認為是最值得信賴的語言,它幾乎可以說是一個人內心世界的縮影。當談到由肢體表達情緒時,我們自然會想到很多慣用動作的含義。比如鼓掌表示興奮,皺眉代表生氣,搓手表示焦慮,垂頭代表沮喪,攤手表示無奈,哭泣代表難過。當事人以此等肢體活動表達情緒,別人也可由之辨識當事人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