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黃鶴樓上聞笛[唐]李白
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①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②
①去長沙:漢代賈誼曾被貶長沙,詩詞中常作為被貶之臣的代稱。
②江城:指武漢。落梅花:指笛子曲《梅花落》。
這首詩在《全唐詩》中原題為《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是公元758年,李白流放夜郎途經武昌時所作。李白當時昏了頭腦,一味追求“建功立業”,投奔無才無能,又沒名沒分的永王李 ,結果被牽連進“謀逆”的大罪,差點掉了腦袋。
李白被關入潯陽監獄後,他的第三任妻子宗氏四處奔走營救。李白也寫詩向江南宣慰使崔渙與禦史中丞宋若思哭訴冤枉,這才判了個流放夜郎。這年,五十八歲的李白從潯陽(今江西九江)出發,沿長江一路西行,途經西塞驛(今武昌縣東),至江夏(今武漢),訪李邕故居,登黃鶴樓,眺望鸚鵡洲。於是寫下了此詩。
唐代的流放,相對宋代,要寬鬆些,不像宋時那樣先打脊杖幾十,然後麵上刺字,扛著重枷,兩個公人手持水火棍,一路打罵。唐代對於官員的流放,雖有人押解,但不必帶枷鎖。不過李白能旅遊般輕鬆,到處亂逛,肯定也是宗氏夫人上下使錢的原因。而且,宗氏夫人還派自己的兄弟宗嫌一路照顧。李白一生很有女人緣,老婆對他真是太好了。
寫下此詩後,這年秋天李白到了江陵,冬天走到三峽。李白一路磨磨蹭蹭,第二年春天三月份才到白帝城(今四川省奉節縣東),這時候傳來好消息,天下大赦,於是李白一路撒歡,順著長江“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一日還”,又回到江陵,這是後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