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默看過一些人力資源調查報告,從知名外企出來的銷售經理,一部分成功地被高薪高職位請到看中這些外企經驗背景的中資、合資公司裏,另外一部分人待價而沽,職位太低不願去,薪水待遇太低不願去,最後眼高手低,淪落江湖。其實,很多知名外企管理、培訓體係都很先進,在行業裏也很有名氣。但他們對員工的培養是流程化的,每個人按流程製度做事,分工明確,隻盯著自己那一塊,別人做了什麼不太了解。決策跟他們基本也不挨邊,隻講究執行力。這樣背景下的很多人除了經驗也就隻有經驗,以前很多的成功都是依托在外企的良好品牌與管理,團隊運作配合的前提下的,真正等把他們單個拿出來,放在品牌不強、管理混亂、裙帶關係複雜的公司裏,未必能發揮出很好的作用。這些東西,沈默以前隻是在書上看過,沒有深刻體驗。今天沈默把它拿過來與TOM對照對照,不管判斷是否準確,但前車之鑒拿來警惕警惕總是好的。如果真的是這樣,TOM留在挺立公司幫助鄭挺打理生意的機會就大了。開始的很多問題沈默心中慢慢有了參考答案,沈默需要核對核對。
沈默看李大海與付波也過來了,心想鄭挺是不是要來一場華山論劍?
沈默暗示地問:“TOM你分析了這麼多問題,那你下一步準備怎麼解決這些問題?”
TOM看圍過來的人多,鄭老板也滿臉嚴肅,顧盼自雄地說:“很簡單,下一步首先要從戰略分析入手。根據對各個行業、各個品類與挺立自身優勢進行分析,製訂一個SMART的發展方向與目標。然後依據這個目標,製定詳細工作計劃。選定一兩個行業精耕細作,對各品牌進行優化,沒必要的就不要了。至於你們艾潔,也要從銷售能力與贏利能力去評估一下。調整工作重心,轉到MODERNTRAIN上來,關注零售,重視終端,精耕細作。批發能不做就不做,能少做就少做。加強對零售門店與廠家的談判能力。集中調配廠家資源,強化對賣場門店的談判資本。管理要流程化、標準化,從數據分析各種促銷效果,製定標準,沒有達到標準效果的促銷申請一律不能執行。業務員要從廠家拿過來,自己管理。從招聘到考核到解聘都要標準流程化,沒有達到理想能力的一律下崗……”
TOM越說越有勁,沈默也越來越心驚。TOM講得越詳細,越自信,越到位,越證明了剛才沈默對他的推斷。看來這個家夥在挺立下的工夫不少,不是他剛開始說的鄭挺今天請他來的了。從TOM講的具體辦法來看,不能不說沒有道理,而且在理論上講應該是非常對。不過,沈默一邊懷疑TOM對經銷商管理的了解一邊想,這些道理對是對,可是他推出這些辦法的前提錯了:經銷商不比吉列廠家,不比艾潔廠家。這些方法對一個像艾潔這樣的公司是沒錯的,對經銷商公司管理可就不一定了。
沈默像突然想起什麼似的,指著付波打斷TOM說:“TOM,打斷下,這是我們艾潔公司的長沙銷售經理,付波。”付波笑笑點頭說認識了。TOM說:“我上次還給他講過課呢。”
付波說:“上次聽了你講的課,對KA如何做好執行部分,受益匪淺。”
沈默聽他們的對話,完全確認了TOM在挺立公司不止一日,看來是付波他們有意不告訴自己。從付波對TOM講的客氣話裏,付波也隻是肯定了TOM對KA執行的理解。看來對TOM關於經銷商公司管理方麵持保留意見,以付波與李大海的關係判斷,很難說這不是他們共同的意見,也能側麵反映鄭挺的意見。沈默觀察一下鄭挺與李大海應酬似的表情,心裏開始對TOM定性了:
這樣一個FMCG前沿公司出來的區域經理,對市場運作、戰略管理、KA自行、組織管理等有很深的造詣。或許這樣的造詣太深了,或者在吉列公司時間太長了,以前的經驗對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目前的經驗與思維方式,在類似於吉列、艾潔這樣運作比較標準的公司應該是合適的。留在挺立公司,或許對挺立在FMCG的專業運作上有幫助。想從整體上按照他的理想化思維運作挺立公司,恐怕他連自己的老板都搞不定,對艾潔與挺立的合作影響也是有限的。所謂的優化品牌,加強廠家談判,集中廠家資源,沈默也表示深深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