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是部古典章回小說。
中國人不知道這部書幾乎是沒有的。
若幹年前,有個哲人曾多次評譽《三國演義》。他還說:“三國競爭之事,事態百變,人才輩出,令人喜讀。至若承平之代,則殊厭棄之,非好亂也,安逸寧靜之境,不能長處,非人生之所堪,而變化倏急,乃人性之所喜也。”
緊鑼密鼓,如火如荼。它確實耐看,百看不厭。
當然這是一部傾斜於男性為主體的作品,可是充滿陽剛之氣,雄偉之概。何以能打造完臻的世界。任何優秀的傳世之作,都缺少不了女人。女人是男人的組合;即使漢末三國戰火紛飛,也不能讓女人走開。
因而《三國演義》也寫女人,從曆史沉澱裏尋找女人,也從曆史文化長流裏創造女人。通過這些與男人在一起的女人,展示社會百態和價值取向。為了與《三國演義》裏的種種男人步調一致,就此將原有史書上的人物和文化人物改造了、嬗遞了,通過他們的行為和言語,由政治人格滲合道德人格,此種打造了的三國文化女人,頗有倫理色彩,諸如諸葛亮妻相夫教子、徐庶母、薑敘母愛憎分明、曹操卞夫人的賢惠、簡樸,孫權長女(大虎)的陰險、刻毒,幾都為傳統文化圈裏婦女的多元模式。它也是三國曆史和文化的一部另類。
多年以來,研究、敘述三國史事和人物多多,但卻很少有涉及到《三國演義》和三國時期的女人、女人和男人這個課題。它因平淡,問津人稀。日前上海蒲公英工作室張錫昌先生有心於此,曾與我談及,於茲奉命動筆,彙三國有關史事與人物,且大致按《三國演義》章回程序和曆史走向,爬梳、整理成篇,此間若幹篇目人物與文字,如關羽杜小姐、張飛夏侯氏和司馬懿妻張春華不見於章回見諸於史書,也有的如馬邈妻、黃琬妾李春香,乃係由他書故事移植改編,為有更好交代,就一並編寫成篇。
本書史料,采自《三國誌》裴注和裴注未錄的《華陽國誌》、宋人有關輯編,文出有據,加以發揮和推理,除若幹引文外,這裏就不一一作附注了。
時值中秋,皓月淩空。中天月色好誰看,是以為記。
盛巽昌
2006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