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月後,電視裏不斷播有病人康複出院,全國人民一心抗非典,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住滿了被傳染的醫護人員。人們對非典也有個清晰的認識,不再那麼可怕了。天氣好的情況下,我晚上還是去賣雜誌,想著全國人民都在一心抗擊非典,我不能因為自己感染非典而影響大家,最主要的是沒這個錢來治病,雖然民工可以享受免費治療的待遇,我終止了每晚上街賣書,又每天關在家裏讀書、寫作,為及時總結傳播防治非典的衛生科普知識,一本防《非典型肺炎防治指南》免費贈送到各級單位,連農村也不放過。大家見麵或電話聯係都說:你多保重!
一個下雨天,我到常平圖書館看資料,發現《人民日報》這樣寫著:
“廣東部分地區發生非典型肺炎疫情後,
黨中央、國務院十分關心,我們既為一些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受到嚴重威脅而感到揪心,又為廣大醫務人員通過艱苦細致的工作使患者恢複健康而感到欣慰。麵對疫情的挑戰,廣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采取了一係列措施,各有關方麵做了大量工作,使疫情得到有效控製。
一夜之間,非典肆虐大江南北(二)
——摘自胡錦濤總書記2003年4月14日在廣東省疾病預防控製中心考察工作時的講話。(載2003年4月15日《人民日報》)
也是這一天,《人民日報》刊登了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護士長張積慧的日記《對抗非典:難忘那46個日日夜夜》。平凡文字記錄的不平凡事跡,讀過這組日記的我潸然淚下,我從心底佩服醫護人員的無私奉獻,向偉大的白衣天使致敬!真是歲寒知鬆柏,危難見真情。
當非典襲來的時候,是醫務人員奔赴抗擊非典的第一線,麵對死神的威脅,在中央電視台《麵對麵》欄目,張積慧氣定神閑地接受采訪。我們看見如日記中寫到的護士們穿著厚重的防護衣,她們連水都不敢喝,怕上廁所,隻是為了少些麻煩。張積慧隻是一個普通的醫護人員,在危難麵前,身臨其境的她被這些救護現場感動,在緊張的救護之餘,她寫下了這些日記,除了感動以外,還有一個長期寫日記的習慣,她之所以寫日記是因為這些經驗會幫助她以後的工作。她根本不知道有一天,她的日記會發表、出版,並感動千千萬萬的人。於是出現了葉欣、鄧練賢、鍾南山、張積慧等英雄人物。有了他們,作為百姓的我們無須恐慌,無須抱怨,非典的預防需要全社會的齊心合力和共同奮鬥。這是一場驚心動魄、震撼人心的事跡。後來,我又拿到了這本張積慧寫的《護士長日記——寫在抗擊非典的日子裏》(廣東教育出版社)。字裏行間記錄著抗擊非典的點點滴滴。裏麵沒有驚天動地的描寫,隻有真情的奉獻,非典治療現場的真實描繪,感人至深。
讓我們看到“英雄花開的季節/一位護士長的日記/一群白衣戰士的英姿/在與非典惡魔的搏鬥中/他們——把幸福留給別人/把痛苦留給自己/把安全留給別人/把危險留給自己/催人淚下/感人肺腑/勵人奮進”這是《護士長日記》封底寫的一首詩,把全書內容全概括了。那些平坦的故事,看得我淚流滿麵,鼻子酸酸的。全國有許多名作家深入非典病區,寫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散文、報告文學、詩歌。我沒條件也沒可能去,呆在宿舍裏,我寫了一首關於非典的長詩,記錄身邊的故事。也希望這場災難早日過去。
非典流行的日子(組詩)
這個春天
突然間一些平時很便宜的東西莫名其妙地被人搶購了
比如鹽、比如醋、比如板蘭根衝劑、抗病毒口服液
滿城風雨滿村風雨
不知怎麼回事的人們回過頭來
才發現是一個很不歡迎的東西在作怪
他們的名字叫“非典”
不請自來成了我們的敵人
當我們知道他就是冠狀病毒的時候
已經有不少的人倒下了
首發病毒來自廣東深圳
它也會選擇特區來加以生存
它的到來嚴重傷害了我們的生活
讓我們的日常工作停止
隻能苦悶地呆在家裏
打開搖控器
看醫護人員全力抗擊
而無能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