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根據不同場合選擇服裝(1)(1 / 3)

選擇合適著裝應注意的原則

著裝是一種社會文化的體現,也是一個人文化修養和審美情趣的體現,它無聲地介紹著一個人的身份、氣質和內在素質。

從某種意義上說,服飾是一門藝術,服飾所能傳達的情感與意蘊甚至不是用語言所能替代的。在不同場合,穿著得體、適度的人,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而穿著不當,則會降低人的身份,損害自身的形象。

在社交場合,得體的服飾是一種禮貌,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著人際關係的和諧。影響著裝效果的因素,主要要有以下三個方麵。

1.文化修養和高雅的審美能力,即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

2.健美的形體,它是著裝美的天然條件

3.掌握著裝的常識、著裝原則和服飾禮儀的知識,這是達到內外和諧統一美的不可或缺的條件。而現如今,人們公認的重要著裝原則就是TPO原則。

TPO是英文Timeplaceobject三個詞首字母的縮寫。T代表時間、季節、時令、時代;P代表地點、場合、職位;O代表目的、對象。著裝的TPO原則是世界通行的著裝打扮的最基本的原則。它要求人們的服飾應力求和諧,以和諧為美。著裝要與時間、季節相吻合,符合時令;要與所處場合環境,與不同國家、區域、民族的不同習俗相吻合;符合著裝人的身份;要根據不同的交往目的,交往對象選擇服飾,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根據TPO原則,著裝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著裝應與自身條件相適應

選擇服裝最重要的是保持與自己的年齡、身份、體形、膚色、性格的和諧統一。

年長者,身份地位高者,選擇服裝款式不宜太新潮,而在款式和麵料質地方麵則應講究些,以求與身份年齡相吻合。

青少年著裝應著重體現青春氣息,以樸素、整潔為宜,當然能做到清新、活潑最好。“青春自有三分俏”,若因不合理的服飾破壞了青春朝氣那就得不償失了。

形體條件對服裝款式的選擇也有很大影響。這個問題,在怎樣根據自己的身材選擇服裝一章中作了詳細地論述,在此就不再贅述。

2.著裝應與職業、場合、交往目的對象相協調

著裝要與職業、場合相宜,這是不可忽視的原則。工作時間著裝應遵循端莊、整潔、穩重、美觀、和諧的原則,能給人以愉悅感和莊重感。從一個單位職業的著裝和精神麵貌,便能體現這個單位的工作作風和發展前景。現在越來越多的組織、企業、機關、學校開始重視統一著裝,是很有積極意義的舉措,這不僅給了著裝者一分自豪,同時又多了一分自覺和約束,成為一個組織、一個單位的標誌和象征。

著裝應與場合、環境相適應。正式社交場合,著裝宜莊重大方,不宜過於浮華。參加晚會或喜慶場合,服飾則可明亮、豔麗些。節假日休閑時間著裝應隨意、輕便些,西裝革履則顯得拘謹而不適宜。家庭生活中,著休閑裝、便裝更益於與家人之間溝通感情,營造輕鬆、愉悅、溫馨的氛圍。但不能穿睡衣拖鞋到大街上去購物或散步,那是不雅和失禮的。

著裝應與交往對象、目的相適應。與外賓、少數民族相處,更要特別尊重他們的習俗禁忌。

總之,著裝的最基本的原則是體現“和諧美”,上下裝呼應和諧,飾物與服裝色彩相配和諧,與身份、年齡、職業、膚色、體形和諧,與時令、季節環境和諧等。

怎樣選擇居家服裝

很多人認為在家裏可以穿得馬馬虎虎,反正沒人看見,尤其是一些已婚女性。其實這種想法是非常錯誤的。我們在家中的穿著在一定程度上就影響了我們家庭的氛圍。家居服裝的選擇和搭配也反映了我們的審美水平和受教養程度,直接地影響到我們的形象和家庭的融洽程度。正確選擇家居服裝,就是對自己和家人的尊重。

選擇家居服裝,可以根據不同的場合和用途來選擇,比如以下幾種服裝的選擇。

1.廚房穿著。最好是選擇既能擋住油汙又便於穿脫的服裝,比如用質地細密的棉布做成的背開式服裝。這種服裝隻宜在做家務時穿著,做完家務之後就應脫下。

2.家居休閑服。款式以寬鬆簡潔為佳,可以穿針織衫、牛仔裝等等,隻要有利於活動就行。這種服裝也適於穿到戶外活動。

3.起居服裝。在家休息時的穿著。有上下兩件套的,有裙套的,還有內外兩件套的等。適用的麵料也較多,如針織的、色織的,有全棉的,也有真絲的。

睡衣隻用於睡覺。穿著睡衣接待客人和在院子裏、自己家門旁散步是極不禮貌的。

4.晨服。供早晨起床後洗漱之用。可以選擇全棉的、針織的和真絲的服裝,再配上同色同料的拖鞋。晨服和起居服宜在室內穿著,如遇家中來客,不妨先請客人坐下,換上較正規的服裝,再與客人交談,這樣才顯得對客人的尊重。

怎樣選擇上班服裝

在工作節奏加快的同時,我們的生活也越來越豐富多彩了。因此,在上班服裝的選擇上我們就不應該像以前一樣古板單一了,而應是大方而不失女性的風度,美觀而不缺女性的風韻;年輕而不失優雅,簡潔而不失有形。當然,這一切都是以不妨害工作效率為原則。為此你可以選擇以下幾種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