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根據自己的身材選擇服裝(1)(2 / 3)

揚長避短的著裝原則是指利用服裝的色彩、質地,款式的細節、線條等設計,配以相應的服飾,使人們的視線集中在你的優勢部位上,從而掩蓋自身存在的缺陷。

測測你的體形

美麗的身體人人都有,隻是巧妙之處各有不同,所以所謂的標準身材並不是隻強調高與瘦。簡單地說,如果從頭到腳是勻稱的,不管多高,如果頭部太大,都會造成整體上的不和諧;即便你的身高隻有150cm,但臉型大小合適,身材勻稱,那就算是個比例標準的模特哦!

你可以依據下列步驟檢測自己的身材。

1.計算一下自己的身材比例

(1)判斷臉形、頭長:把頭發全部往後梳,抓起馬尾,讓臉部的輪廓線露出來,判斷自己的臉型。再拿尺子由頭頂到下巴(以光頭的比例為準)測量一下臉的長度。

(2)測量身高:量身高,要把頭發壓平,讓身體挺直。

(3)計算比例:身高÷頭長=頭身(這就是所謂的身高比例標準)。

例如:你身高159cm,頭長20cm,那麼159(身高)÷20(頭長)=7.59(頭身),四舍五入後,你可就是標準的8頭身哦!

2.看看自己的三圍是否標準

標準三圍的尺寸可以參考下表:

身高170cm164cm158cm152cm

胸圍88cm86cm84cm80cm

腰圍68cm66cm64cm62cm

臀圍94cm90cm86cm82cm

你可以參考下列時尚公式:

標準體重(kg)=(身高-100cm)×0.9

標準臀圍(cm)=身高(cm)×0.54

標準胸圍(cm)=身高(cm)×0.53

標準腰圍(cm)=身高(cm)×0.37

標準大腿長(cm)=身高(cm)×0.3

標準小腿長(cm)=身高(cm)×0.26

由於每個人的骨架及體型都有很大的不同,所以若計算結果上下相差0.5,則都在合格的標準範圍內!

按規格買最適合自己的衣服

1.認識服裝的型號和規格

買衣服的時候,看到諸如160/84A,165/63Y等服裝型號,你知道它表示的意思嗎?

服裝的號型其實是一種比較常用的服裝規格所表示的方法,一般選用人體的高度(身高)、圍度(胸圍或臀圍)再加體型類別來表示服裝規格,是專業人員設計製作服裝時確定尺寸大小的參考依據。就如標示鞋子大小的鞋碼一樣,但由於衣服的尺寸相對來說比鞋子複雜,所以它的內容也相對較多。

服裝的“號”是以cm來表示穿著者高矮的,以5cm為一檔,每檔的適用範圍為該號值加減2cm所得出的範圍,如160號,即表示適合於身高在158—162cm的人穿。

服裝的“型”是表示穿著者的胖瘦程度,上裝表示胸圍,下裝表示腰圍,一般以偶數分檔,如上裝的80型,即表示適合於胸圍在79—81cm的人穿。

人體的胸圍與腰圍的差數是劃分體型的依據,以這個標準可將人體體型分為四類。體型分類代號分別為Y、A、B、C。

號型的表示方法為號與型之間用斜線分開,後接體型分類代號。例如:上裝160/84A,其中160為身高,代表號,84為胸圍,代表型,A為體型分類;下裝160/68A,其中160為身高,代表號,68為腰圍,代表型,A為體型分類。

一些進出口服裝上的小標簽,一般標有英文字母或阿拉伯數字,以表示服裝的大小和適合的體形。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L”(large)表示大號,“M”(midd1e)表示中號,“S”(small)表示小號,“XL”表示特大號。

“1”表示適合身高150cm的人穿用,“2”表示適合身高155cm的人穿用,也就是說,任何兩個相鄰的阿拉伯數字適合人群的身高都相差5cm,比如,“3”代表160cm,“4”代表165cm,“5”代表170cm等。

“Y”表示胸圍與腰圍相差16cm,“YA”表示兩者相差14cm,“A”表示兩者相差12cm,“AB”表示兩者相差10cm,“B”表示兩者相差8cm,“BE”表示兩者相差4cm,“E”表示兩者相差無幾。例如,標有“B6”字樣衣服,可供身高175cm,胸圍與腰圍相差8cm的人穿用。

2.服裝型號及規格的測量方法

作為消費者,我們應了解自己的號型和體型類別,也就是正確測量自己的淨身高、淨胸圍和淨腰圍,再用胸圍減去腰圍,確定自己的體型類別,並將它牢牢的記在心中。隻有這樣,才能選購與自己的號型相近的服裝。下麵是測量自身體型的一些常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