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曾說:“心態若改變,態度跟著改變;態度改變,習慣跟著改變;習慣改變,性格跟著改變;性格改變,人生就跟著改變。”可見,心態對一個人的人生是多麼的重要。
擁有好心態的女孩樂觀、開朗、自信、灑脫、熱情,縱使身處在人生的黑暗裏也能看得到光明和希望;反之,擁有壞心態的女孩悲觀、憂鬱、自卑、計較、冷漠,縱使身處在陽光明媚的世界裏,她也隻看得到灰暗、冰冷和失望。
有一個被“壞心態”折磨許久的女孩在日記中這樣寫道:
我是一名初三的女生,每天學習十分緊張,即使是節假日我也有補習班要上。可是我發現,盡管自己非常努力,但每次成績都不是那麼令我滿意,名次總是班中前5名而已。看著我那些小學的玩伴成績都那麼優秀,我真的很自卑,因為我小學時,每次都能輕而易舉地取得第一名或第二名。最初我覺得初中學習不用那麼費勁,我甚至一度以為自己很聰明,可是現在卻發現自己有些愚蠢,再加上老師每天都給我們施加那麼多的壓力,弄得我現在每天都好緊張,也好痛苦。
學校已經是我的地獄,可家裏更讓我難以忍受,不知何時我對爸媽的談話變得特別敏感,而且爸爸自從生意不太好後,脾氣也變得暴躁了許多,這使我本來就有些悲觀的態度變得更悲觀了。還有,奶奶和媽媽的關係也不好,而爸爸更喜歡把我當成人對待,給我談些媽媽的不足和幾年後的工作問題。我雖然很想和爸爸成為真心朋友,但是爸爸並不了解,他的有些問題會使我緊張,甚至產生悲傷情緒,我真不知道怎麼辦。
女孩呼喚的心聲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注意和反思,是什麼樣的生活讓一個本該青春向上的豆蔻女孩變得如此悲觀和痛苦?這裏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原因,一方麵是家庭和學校的環境造成的,另一方麵是女孩的不良心態造成的。
此時,父母和老師要做的就是適時地引導孩子擺脫這種不良情緒的困擾,用樂觀、積極的態度麵對學習和生活。
給女孩父母的建議
人們常說“教育要注意孩子的身心健康”,可見“身”和“心”是一個不可分割的統一體,當一個孩子變得悲觀、消極、沮喪的時候,她身體的運行也會造成紊亂失衡,病毒很可能趁虛而入。因此,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是孩子健康的第一要素。
方法一:做樂觀自信、積極向上的父母
嬌嬌是一個很聰明伶俐的小女孩,她的學習成績在小學時一直保持第一名,是爸爸媽媽和老師最為器重的孩子。可是上了初中之後,她的學習成績突然下滑很多,每次考試都是在班級第10名徘徊。造成嬌嬌成績下降的原因可能有兩個:一個是進入初中後,學習上的競爭對手多了;另一個就是爸爸公司的破產,讓她從一個人人寵愛的大小姐,變成了一個吃飯都很困難的窮丫頭。
不過,嬌嬌的爸爸媽媽很快從困境中擺正了心態,他們告訴女兒,錢沒有了可以再賺,再難吃的苦,他們一家人都可以挺過去。每天清晨,嬌嬌都看到以前出門就開車的爸爸推著一輛小三輪上街賣東西,見到街坊鄰居,不但沒有羞愧地低下頭躲避,反而說說笑笑地和別人打招呼,而以前廚藝不佳、喜歡到外邊吃飯的媽媽,學會了做飯和去菜市場討價還價。雖然飯菜上少了雞鴨魚肉,身上少了名牌衣服,但是嬌嬌覺得爸爸媽媽依然活得很快樂很努力,他們每天都勇敢地生活,最重要是因為這一場“災難”,他們一家人活得更加團結、快樂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