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自信便沒有成功。一個獲得了巨大成功的人,首先是因為他自信。自信使不可能成為可能,使可能成為現實。而不自信則使可能變為不可能,使不可能變為毫無希望。一分自信,一分成功;十分自信就是十分成功。一個人如果沒有自信,首先就被自己的自卑打倒了,更別說取得勝利了。
所以,成功的人首先需要樹立自信心。但自信不等於自負。自信的人不會驕傲,心胸也很開闊,因此可以引領自己到達成功彼岸。而自負卻相反,自負的人通常都很驕傲,驕傲的人通常都不會取得成功。
所以父母要教育孩子,讓孩子對自己充滿信心,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1)客觀地評價自己
要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也有自己的優點和長處,要讓孩子學會盡力改變自己的缺點,同時也要坦然接受自己的缺點,這是一種基本的自我接受的態度。
(2)學會欣賞自己
讓孩子欣賞自己的長處,欣賞自身優秀的品質,並用這種欣賞和讚美來增加自己的自我意識,增加自己的自我接受程度和自我價值感,這樣就可以獲得自信。
(3)積極地進行自我暗示
幫孩子學會積極地自我暗示。自我暗示是通過主觀作用使內心產生良好預期的一種自我刺激過程,它的特點是不要在行動之前就去體驗遭受失敗後的情緒,即使在不利的情況下,也要鼓勵自己信心百倍地去麵對,常用“我行”、“我能”來鼓勵自己,而不是用“我不行”、“我不能”來低估自己;在某些方麵處於弱勢的孩子,要看到自己的光明麵,並做出一番成績,這樣就可以克服自身的自卑與憂慮,這樣的孩子一定會成為一個自信的人。
(4)準確定位,調整目標
在人生的道路上,並不是所有的需要都能滿足,所有的目標都能實現的。所以,除了要拋棄那些不合理的目標外,還要注意不要讓孩子把目標定得太高,也不能太低,應該是通過努力能夠達到的,而且,在不同的階段還要對原有的目標進行調整。
目標定得過高,脫離了主觀條件和客觀現實,可能永遠隻能在不斷的挫折中折磨自己,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心理負擔和焦慮;目標太低,這種沒有通過必要的奮鬥和努力達到的目標,往往會消磨人的意誌,長此以往容易使人失去上進心。
如果孩子能不斷調整好目標,一步一個腳印地努力前進,在不斷獲得小的成功時一定會使自己增強信心,獲得自信。
(5)給自己放“電影”
當孩子在自己感到灰心,對某件事情缺乏信心的時候,父母可以教會他將過去的成功經曆在腦海中放映,以確立自己是有能力的。感受成功經驗,也是重新樹立信心的方法。
(6)感謝困難
困難和失敗對任何人都是在所難免的,它可能使人產生自卑情緒,如果能換個角度並科學地看待困難和失敗,就可以從中吸取教訓積累經驗,為下一次成功尋找機會。
當孩子一次又一次地戰勝了困難,那麼他們就一次又一次地比別人強大,他們就又向成長邁進了。所以,在人生中是困難使人們成長、成熟,每一次戰勝困難就是一次大的進步,就是增長智慧和經驗的經曆。
隻有滿懷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懷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並實現自己的意誌。
——高爾基(前蘇聯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