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15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在德國的土地上到處是一片廢墟,滿目瘡痍。美國社會學家波普諾帶著幾名調查人員到實地察看。他們看了許多戶住在地下室的德國居民。而後,波普諾就向調查人員問了一個問題:
“你們看像這樣的民族還能夠振興起來嗎?”
“這個難說,要看具體的情況。”一名調查人員隨口答道。
“他們肯定能!”波普諾非常堅定地給予了糾正。
“為什麼呢?”調查人員不解地問道。
波普諾看了看他們,又問:“你們到每一戶人家的時候,看到了他們的桌上都放了什麼?”
隨從人員異口同聲地說:“一瓶鮮花。”
“那就對了!任何一個民族,處在這樣困苦的境地還沒有忘記愛美,那就一定能在廢墟上重建家園!”
世上沒有絕望的處境,隻有對處境絕望的人。一瓶鮮花就代表了一個希望。隻要心中存在希望,隻要心中有一顆希望的種子,那麼就一定會創造出奇跡。
為了進行一項曆史上從未有過的心理學試驗,1900年7月,精神病學專家林德曼博士獨自一人架著一葉小舟駛進了波濤洶湧的大西洋,他準備付出的代價是自己的生命。林德曼博士認為,一個人隻要對自己抱有信心,就能保持身體和精神的健康。當時,德國舉國上下都在注視著獨舟橫渡大西洋的悲壯的冒險。在此之前,已經先後有100多位誌願者相繼駕舟橫渡大西洋,結果均遭失敗,無人生還。林德曼博士認為,這些死難者首先不是從身體上敗下陣來的,主要是死於精神上的崩潰,死於恐怖和絕望。為了驗證自己的觀點,他不顧親友們的反對,親自進行了試驗。
在這次危險的航行中,林德曼博士遇到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他多次瀕臨死亡的邊緣,眼前甚至出現了幻覺,運動感覺也處於麻木狀態,有時真有絕望之感。但隻要這個念頭一升起,他馬上就大聲對自己說:“膽小鬼,難道你也想重蹈覆轍,葬身此地嗎?不,我一定能夠成功!”無論多麼艱險,生的希望一直支持著林德曼,最後他終於成功地駕舟橫渡大西洋。他在回顧成功的體會時說:“其實,從開始到最後,我都從內心深處相信自己一定會成功,這個信念在艱難中與我自身融為一體,它充滿了我身體周圍的每一個細胞。”他的試驗表明,人隻要對自己不失望,對自己充滿希望,精神就不會崩潰,就可能戰勝困難而存活下來,並取得成功。
因此,當困境來臨時,不要自尋煩惱,怨天尤人,要知道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會麵臨困境,都有著各自的煩惱。隻要我們滿懷希望,我們就能走出困境,重新看到光明。
希望是激勵我們前進的巨大的無形動力。時刻對未來懷有希望,並為鍥而不舍地奮鬥,才是具有最高信念的人,才會成為人生的勝利者。
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生活中,人們總是習慣於欣賞讚歎別人的人和事,而且在望洋興歎的感慨之中,有些人消極地自慚形穢,有些人盲目地東施效顰,卻很少有人認為自己是最棒的。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自然界最偉大的奇跡。自從創造了天地萬物以來,沒有一個人和你一樣,你的頭腦、心靈、眼睛、耳朵、雙手、頭發、嘴唇都是與眾不同的。言談舉止和你一樣的人以前沒有,現在沒有,以後也不會有。因此,世上的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造化,我們要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一個小老鼠從一間房子裏爬出來,看到高懸在空中、放射著萬丈光芒的太陽。它禁不住說:“太陽公公,你真是太棒了!”
太陽說:“呆會兒烏雲姐姐出來,你就看不見我了。”
一會兒,烏雲出來了,遮住了太陽。
小老鼠又對烏雲說:“烏雲姐姐,你真是太棒了,連太陽都被你遮住了。”
雲卻說:“風姑娘一來,你就明白誰最棒了。”
一陣狂風吹過,雲消霧散,一片晴空。
小老鼠情不自禁道:“風姑娘,你是世界上最棒的了!”
風姑娘有些悲傷地說:“你看前麵那堵牆,我都吹不過呀!”
小老鼠爬到牆邊,十分景仰地說:“牆大哥,你真是世界上最棒的了。”
牆皺皺眉,十分悲傷地說:“你自己才是最棒的呀,你看,我馬上就要倒了,就是因為你的兄弟在我下麵鑽了好多的洞啦!”
果真,牆搖搖欲墜,牆角上跑出了一隻隻的小老鼠。
生活中,人總是喜歡羨慕別人,其實,你要知道,在你羨慕別人的同時,別人也在羨慕你。因為當我們看別人時,注意力往往集中在別人的偉大的一麵上,總覺得別人過得比自己好。其實,如果我們能夠發現並享受自身生活中美好的一麵,我們就會發現,隻有做自己才是最好的,你自己才是最棒的。
相信自己是一種偉大的情操。相信自己,是對自己的充分肯定,是對自己能力的讚同。一個連自己都不相信的人,又能相信誰呢?
有一位女歌手,第一次登台演出,內心十分緊張。想到自己馬上就要上場,麵對上千名觀眾,她的手心都在冒汗:“要是在舞台上一緊張,忘了歌詞怎麼辦?”越想,她心跳得越快,甚至產生了打退堂鼓的念頭。
就在這時,一位前輩笑著走過來,隨手將一個紙卷塞到她的手裏,輕聲說道:“這裏麵寫著你要唱的歌詞,如果你在台上忘了詞,就打開來看。”她握著這張紙條,像握著一根救命的稻草,匆匆上了台。也許有那個紙卷握在手心,她的心裏踏實了許多。她在台上發揮得相當好,完全沒有失常。
她高興地走下舞台,向那位前輩致謝。前輩卻笑著說:“是你自己戰勝了自己,找回了自信。其實,我給你的,是一張白紙,上麵根本沒有寫什麼歌詞!”她展開手心裏的紙卷,果然上麵什麼也沒寫。她感到驚訝,自己憑著握住一張白紙,竟順利地度過了難關,獲得了演出的成功。
“你握住的這張白紙,並不是一張白紙,而是你的自信啊!”前輩說。
歌手拜謝了前輩。在以後的人生路上,她就是憑著握住自信,戰勝了一個又一個困難,取得了一次又一次成功。
不能相信自己的能力,便沒有成功。一個獲得了巨大成功的人,首先是因為他相信自己。古往今來,有許多失敗者之所以失敗,究其原因,不是因為無能,而是因為不自信,不相信自己。相信自己,使不可能成為可能,使可能成為現實;不相信自己,使可能變成不可能,使不可能變成毫無希望。
相信自己就是相信自己所追求的目標是正確的,也相信自己有力量與能力去實現所追求的那個正確目標。
小澤征爾是世界著名的交響樂指揮家。在一次世界優秀指揮家大賽的決賽中,他按照評委會給的樂譜指揮演奏,敏銳地發現了不和諧的聲音。起初,他以為是樂隊演奏出了錯誤,就停下來重新演奏,但還是不對。他覺得是樂譜有問題。這時,在場的作曲家和評委會的權威人士堅持說樂譜絕對沒有問題,是他錯了。麵對一大批音樂大師和權威人士,他思考再三,最後斬釘截鐵地大聲說:“不!一定是樂譜錯了!”話音剛落,評委席上的評委們立即站起來,報以熱烈的掌聲,祝賀他大賽奪魁。
原來,這是評委們精心設計的“圈套”,以此來檢驗指揮家在發現樂譜錯誤並遭到權威人士“否定”的情況下,能否堅持自己的正確主張。前兩位參加決賽的指揮家雖然也發現了錯誤,但終因隨聲附和權威們的意見而被淘汰。小澤征爾卻因充滿自信而摘取了世界指揮家大賽的桂冠。
相信自己是我們的力量的源泉,是我們精神的支柱,是我們前進的動力,是我們敢於向現實挑戰的勇氣,是我們戰勝惡魔的伴侶,是我們能堅持到成功的毅力。相自己是最棒的,就沒有上不去的山,過不了的坎;相信自己是最棒的,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困難!
新生活是從選定方向開始的
曾經有這樣一對夫妻,他們有兩個孩子,這兩個孩子從小就十分喜歡小狗,所以父母決定為他們養一隻小狗。小狗抱回來以後,他們想請一位馴狗師幫忙訓練這隻小狗。在訓練之前,女馴狗師問這對夫妻:“小狗的目標是什麼?”夫妻倆麵麵相覷:“難道小狗也有目標嗎?如果說一隻小狗真的要有目標的話,那也就是當一隻狗了。”女馴狗師極為嚴肅地搖了搖頭說:“每隻小狗都得有一個目標,你們也應該為它樹確立一個明確的目標。”
夫妻倆商量之後,為小狗確立了一個目標——白天和孩子們一起玩耍,夜裏要能看家。後來,在女馴狗師的訓練下,小狗成了孩子們的好朋友和家中財產的守護神。
這對夫妻就是美國的前任副總統阿爾·戈爾和他的妻子迪帕。他們牢牢地記住了這句話——做一隻狗要有目標。推而廣之,做一個人更要有目標。
現實生活中,許多人之所以一事無成,最根本原因在於他們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做什麼。所以說,明確自己的目標和方向是非常必要的。隻有在知道你的目標是什麼、你到底想做什麼之後,你才能夠達到自己的目的,你的夢想才會變成現實。
有一位管理學家做過一個實驗:將20個學生按照身高均衡分成兩組,進行摸高實驗。對其中的一組不規定任何摸高目標,對另一組則規定具體的摸高目標。實驗結果表明:規定了摸高目標的組的成績遠高於沒有規定目標的組。
這個實驗告訴我們,沒有目標,做任何事都將失去標準和動力。同樣,在工作中,如果沒有目標,那麼就不可能成就任何事業,因為它不會促使你采取任何實際的行動步驟,那麼你就隻能在人生旅途的十字路口徘徊,永遠抵達不了成功的彼岸。
在美國西點軍校的教材裏,有這樣一個故事:
在一片白茫茫的雪地裏,有一支遠征軍正在艱難地向前跋涉。突然,隊伍前麵有一個士兵痛苦地捂住雙眼,大喊道:“上帝啊!我什麼也看不見了!這是為什麼啊?”沒過多久,幾乎所有的士兵都患上了這種怪病。
這件事在軍事界掀起了軒然大波,後來,研究人員發現——原來致使那麼多士兵失明的罪魁禍首居然是他們的眼睛,是他們的眼睛不知疲倦地搜索世界,從一個落點到另一個落點。如果連續搜索世界而找不到任何一個落點,眼睛就會因過度緊張而導致失明。
在一片白茫茫的雪域中,士兵找不到一個確定的目標,而導致眼睛失明。人生也是如此,目標太多等於沒有目標,沒有目標,你就會像隻無頭蒼蠅一樣亂撞,眼前一片黑暗,瞎忙而毫無所獲。
有一個年輕人因為工作問題跑來找拿破侖·希爾,這個年輕人舉止大方,聰明,未婚,大學畢業已經4年。
他們先談年輕人目前的工作、受過的教育、背景和對工作的態度,接著拿破侖.希爾對年輕人說:“你找我幫你換工作,你喜歡哪一種工作呢?”
年輕人說:“那正是我找你的目的,我真的不知道自己想要幹什麼?”
拿破侖·希爾又問道:“讓我們從這個角度看看你的計劃,10年以後你希望怎樣呢?”
年輕人想了想:“我期待我的工作和別人一樣,待遇優厚並且買一棟好房子。當然,我還沒有深入思考過這個問題呢。”
拿破侖·希爾繼續解釋“那是很自然的,你現在的情形就好比跑到航空公司裏說‘給我一張機票一樣。除非你說出你的目的地,否則人家沒辦法賣給你機票。隻有我知道你的目標,才能幫你找工作。換而言之,你自己確定了自己的目標了嗎?”
年輕人陷入了沉思之中。拿破侖·希爾也確信,年輕人已經學到了人生最關鍵的一課,那就是:你出發之前,一定要有明確的方向和目標。
可見,一個人如果沒有明確的目標和方向就沒有做事的標準,也就失去了做事的動力。而如果有目標,就有奮鬥的方向和為之奮鬥的計劃。對我們每個人來說,明確的目標就猶如我們成長過程中的燈塔,照亮我們前進的方向,指引我們不斷前進。無論我們在做什麼,都必須一直瞄準目標前進。
寶貝放錯了地方就是廢物
經營自己的長處能使你的人生增值,經營自己的短處使你的人生貶值。在選擇人生努力的方向時,隻要你確定了最能使你的品格和長處得到充分發揮的目標,鍥而不舍地走下去,終會獲得成功。
馬克·吐溫作為職業作家和演說家,可謂名揚四海,取得了極大的成功。你也許不知道,馬克·吐溫在試圖成為一名商人時卻栽了跟頭,吃盡苦頭。
馬克·吐溫投資開發打字機,最後賠掉了5萬美元,一無所獲;馬克·吐溫看見出版商因為發行他的作品賺了大錢,心裏很不服氣,也想發這筆財,於是他開辦了一家出版公司。然而,經商與寫作畢竟風馬牛不相及,馬克·吐溫很快陷入了困境,這次短暫的商業經曆以出版公司破產倒閉而告終,作家本人也陷入了債務危機。
經過兩次打擊,馬克·吐溫終於認識到自己毫無商業才能,於是斷了經商的念頭,開始在全國巡回演說。這回,風趣幽默,才思敏捷的馬克·吐溫完全沒有了商場中的狼狽,重新找回了感覺。最終,馬克·吐溫靠工作與演講還清了所有債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