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女性更年期的心理養生(3 / 3)

若能自培微笑,心情便會完全得到放鬆。美國心理學家傑·列文說:“會不會笑是衡量一個人能不能適應周圍環境的尺度。”笑是身體健康和愉快心情的自然流露,是人體生物鍾運轉正常的表現。“笑是賦予健康的動力。”屠格涅夫說:“樂觀是養生的惟一正確的秘訣。”而樂觀最直接的表現便是麵露笑容。正因為笑對人的身心健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國際上才出現了“笑學”這門新興科學,認為笑是一種化學刺激過程,能刺激腺體分泌激素,使血流加快,細胞吞噬能力增強,抗體和幹擾素生成增加,笑的過程中,人體各個器官猶如在進行保健體操。也可以說笑是“心理保健”,又是一味最好的“保健藥”。

(1)笑具有健身運動的作用。笑1分鍾可以代替45分鍾放鬆運動。巴黎醫生亨利·呂斑斯坦博士說:“笑是一種類似於在原地跑步的良好鍛煉方法,它可使肌肉強壯起來,加強內髒的律動,血壓增高和脈搏加快,支氣管擴張,肺部換氣加速。”笑不僅等於給內髒按摩,而且也等於給小腹肌和胸大肌推拿。由於笑令你吐出二氧化碳,吸入更多的氧氣,因而也淨化血液。

(2)笑有醫治某些疾病的藥物功效。笑有益於健康,被認為是治療哮喘、偏頭痛、背痛和某些性功能障礙的免費良藥;笑對皮膚有好處,增強心髒功能,促進血液循環;笑能起到一份特大劑量的維生素C的作用。笑能減輕痛苦,笑能治病。這是因為人在笑的時候,腦子裏就會產生兒茶酚胺(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和其他荷爾蒙,這些物質能使體內產生嗎啡,嗎啡能鎮痛止疼。胃痛的人絕對不會笑,另據觀察,有人由於大笑終於吐出了卡在喉嚨裏的魚刺,也有人由於哈哈大笑,居然使他身上那久治不愈的可怕的膿腫病逐漸地好了。常歡笑尚有防癌作用。專家發現,病人在笑過之後,體內天然殺傷癌細胞的活性物質大大提高。在瑞典,一位醫生發現,笑話書和滑稽錄像是治療肌肉僵化和抑鬱症的良藥。上述大量事實說明,笑顯然是最好的藥,不宜使用這種藥的人幾乎沒有,其副作用也是罕見的,西方已經出現了笑診所。笑診所規定,在一天之內,女的要笑13~16次,男的至少要笑17次,有人展望,在我國不久的將來,醫生們也會把這一種萬能藥寫進患者的處方裏。

(3)笑可以調節呼吸係統的功能。笑可以使胸部肌肉興奮,擴張胸肌使肺部運動加強。人們在笑聲中常不由自主地做一些深呼吸運動,猶如做呼吸體操,笑聲還可以幫助清理呼吸道,把分泌物排出。所以,笑可以調節呼吸係統的功能。

(4)笑可以使頭腦清爽。大家知道,笑能消除神經和精神緊張,使肌肉放鬆。緊張勞動之餘大家娛樂一番,笑上一陣,大腦皮質裏就會出現一個新的興奮灶,這就可使頭腦清爽疲勞消除,心情舒暢,起到延長大腦工作能力的作用。

(5)笑可以使人顯得精神富有活力。笑可以強化心髒血管的肌肉運動,使血液循環得到加強,脈搏加快輸出量增加,滿足肌體組織氧氣和養料的需要,使人麵色紅潤神采奕奕。

(6)笑可以使人增進食欲。笑能使腹肌收縮而又張開,增加腸胃蠕動。及時產生胃液、腸液,幫助消化,增進食欲,促使人體的新陳代謝。

(7)笑能使人睡眠充足。笑是一種運動,還可以使全身肌肉都活動起來,肌肉得到鍛煉,收縮力增強,興奮之餘,使人睡眠充足、安穩、酣甜。

(8)笑能驅散各種愁悶情緒,使人快樂起來。“樂以忘憂”說明笑能調整人的心理活動,驅散各種愁悶情緒,克服羞怯懦弱和孤獨寂寞的抑鬱心理,糾正個性中孤僻內向的傾向,變得豁達快樂。

總之,笑是人的“心理保健操”。對患者來說,笑是一劑良藥:對中老年來說,笑是延年益壽的秘方。心理醫學專家將每天盡量的笑,作為“三大長壽秘訣”之一。所以,更年期女性的生活應笑口常開。

7.心裏鬱悶,就喊上兩嗓子

每個人的嬰兒時期都是他一生當中最快樂的一段時間,每天無憂無慮,當他高興的時候就笑,饑餓、不高興的時候就放聲地哭,嬰兒的生活沒有任何的壓力,他的感受可以隨心所欲地發泄出來,所以嬰兒從來都不會有精神方麵的疾病。

隨著人的年齡不斷的增大,開始懂得掩蓋自己的感情,以便能夠融合在這個社會當中,適應周圍的環境。但是當人壓抑到一定程度就需要通過某種方式發泄出來,例如,和單位同事訴說心中的不快;與朋友一同吃飯談談心。如果不能找到一個途徑將心中的感受表達出來,就容易患上各種精神類疾病,如抑鬱、焦慮等。這種現象在更年期女人和工作壓力較大的白領當中比較普遍。更年期女人有的在退休之後,不能像上班時那樣,能夠與單位同事經常交流,生活當中也由於少了以往工作的忙碌,而感到一種“空虛”。心中如果有什麼鬱悶的事情,也不容易找到一個發泄的途徑,所以更年期婦女當中抑鬱症的發病率在不斷的增高。

其實,我們可以向嬰兒學習發泄感情的方法,不過不是讓您像嬰兒那樣想哭就哭,而是每天在外出鍛煉的時候,扯起嗓子喊上幾聲,能喊多大聲音就喊多大聲音,心中的種種鬱悶就會隨著喊聲一同消失在空氣當中,心情自然會覺得無比的暢快。不信你就試試吧!

8.消除失落感,體現自身價值

失落感是更年期婦女,無論是仍在崗位上的,還是已離退休者中普遍存在的不良心態。滿懷失落感從何而來?以尚在崗位上的婦女來說,主要來自工作環境。在年齡是個寶的時代,當您周圍出現越來越多生龍活虎般朝氣蓬勃的年輕同事,特別在他們受器重、被提拔時,您很可能會觸景生情,想起自己當年剛踏上工作崗位時的情景,如何引人注目,備受讚賞,成為重點培養對象;時時回憶隨時光的流逝,年輕時代的鋒芒畢露是如何逐漸被現實生活所磨削;如今日落黃昏,精力、體力日益不濟,在快節奏、高效率、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經濟社會中競爭無能,事業上不可能再有多大發展,後浪推前浪,勢必被年輕人取代而落伍,失落感油然而生。已經離退休者的失落感則來自方方麵麵。離開崗位那就不是感覺落伍而是徹底退伍問題。退伍以後,喪失每天上下班的充實感,終日無所事事、無所適從,當然滿懷失落感。眼看年齡相仿的丈夫,仍然工作忙碌、事業有成,早出夜歸,更是感慨萬千。加上子女已長大成人,樂於和同齡人為伴,不再依戀母親;或已成家,另立門戶,家中冷清又無多少家務勞動,以致失落感嚴重之外,還會產生對自身價值的懷疑。

一個人對自身價值產生懷疑是最最要不得的。進入更年期後,隨年齡增長,精力、體力會有所減退,這是客觀規律,無可奈何。但人到中年,在長期工作實踐中積累的豐富經驗、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等等卻是年輕人所望塵莫及的,這是無可否認的客觀事實。中年人精力、體力雖然不足,頭腦中的聰明智慧卻綽綽有餘。所以,退休之前,不該灰溜溜否定自己,相反應該努力發揮自己成熟的一技之長,憑借自己穩重、周密的工作作風,心胸寬闊地率同勤奮好學的後生晚輩完成該完成的,甚至高一層次的任務,站好最後一班崗。這才是正確的思想與態度,充分體現自身價值的做法。

至於已經離開工作崗位的女士,要適應處境、適應生活,做情緒的主人還在其次,關鍵的關鍵是不能將自己禁錮在小家庭中,要踏入社會大家庭,爭取多參加社會活動,投身於公益事業,讓自己的精神有所寄托,餘熱有所發揮,繼續體現自身價值。

無論在崗還是退休,搞好人際關係非常重要。在工作單位裏,上下級之間、同事之間的矛盾或衝突;在生活環境中,家庭內部、左鄰右舍不睦等人際關係緊張是人們產生各種不良情緒的最重要原因。投身社會活動,參加社會團體,能否達到發揮餘熱、消除失落感、繼續體現自身價值而心情舒暢、精神愉快的目的,更要講究人際關係。

人際關係源自人際交往,不交往哪來關係。人際交往是獲得信息、知識與樂趣的重要途徑;是贏得友誼、調節情緒的最佳方法。善於交往的人,信息靈通,知識廣泛,樂趣多多,周圍總有很多朋友,彼此理解、互相幫助,可以分享快樂,可以分擔憂愁。所以,人際交往有優化個性,完善自我,促進心理健康,從而維護身體健康的雙重積極意義與作用。

在人際交往中,必須有自知之明,才能不卑不亢;必須識人才能與人相處。如果能做到以下幾點,那麼人際關係一定搞得好:

真誠關心人,樂意幫助人。

待人友善,寬容大度。

善於發現別人的長處,

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

學會忍讓,懂得克製。

虛心聽取不同意見。

避免語言傷人,注意維護對方自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