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讓社交與娛樂成為身心健康的良藥(2 / 3)

養魚和賞魚尤有情趣,魚在水中遊的悠然自得之態,足以使人樂而忘憂,消解生活、學習和工作所帶來的疲勞之感。養魚能陶冶情操,從中得到美的享受;養魚、觀賞魚又是一項輕微的體力活動,可以使人在極有趣味的勞作中不知不覺地得到身體鍛煉。

旅遊是陶冶情操的一種極佳方式。旅遊往往會使人產生一種大徹大悟的超越感,通過領略祖國的大好河山,會使人心懷坦蕩。旅遊還能提高人的文化鑒賞水平,增長見識,極大豐富人的閱曆。

培養高尚的愛好。現在不少婦女沉迷麻將,接連幾小時樂而不倦,甚至廢寢忘食。成為“賭鬼”不光彩,不如轉向健康、高尚的愛好。書畫最能修心養性,腦力與腕力都得到鍛煉。聽音樂可調整心身,陶冶性情而消除緊張、疲勞感,掃除繁瑣家務勞動帶來的厭煩、枯燥。學習樂器,無論中西,自娛自樂,既動腦,又動手。養鳥可以鳥會友,增進人際交往。研究醫學最好,可增加醫學知識,利於強身防病。

3.讀書學習有益於養生健腦

進入更年期的婦女,由於生理功能的悄然衰退,會引起心理性情上的改變,變得脾氣急躁,悲觀焦慮,情緒不穩定。怎樣做才有利於調理心態、休養生息,使更年期過得愉快、瀟灑而充實呢?“書中自有妙藥”這是我國現代著名散文學家秦牧在總結讀書的作用時說的一句話,表明讀書學習對健心健體大有益處。

讀書學習有助於心理健康。多讀書讀好書可以陶冶性情,使人精神振奮,情緒樂觀,思路開闊,朝氣蓬勃,積極向上。讀書多了,明白的事理就多,明白的事理多了,遇事才能想得開、拿得起、放得下。不為虛名奢物所累,不為蠅頭小利所困,不為人生不如意所擾,更容易適應生活的挑戰。可見,讀書學習可以使人的思想得到淨化升華,可以使人的心態更加健康年輕。讀書學習可加強人的文化素養,豐富保健知識,提高自我保健能力,有助於更年期朋友從生理和心理上構築一道抗禦衰老、防治疾病的“長城”。相反,不讀書,不用腦,飽食終日無所事事,智力會每況愈下。對新知識、新事物的缺乏,將加重精神衰退,而精神是一個人賴以生存的無形支柱,精神狀態不佳疾病也將乘虛而入或使病情加重。

讀書學習可增加智慧,開闊視野,豐富精神生活,還可以養生健腦,調攝情誌,益壽延年,有百利而無一害,更年期女性朋友們何樂而不為呢!

4.接近藝術,常喝心靈雞湯

博物館、美術館都是培養精神的好去處。每一件藝術作品,都是大師們的心靈傑作。在欣賞大師藝術作品的同時,自己的心靈會自然而然地受到感染,將自己提升到一種藝術境界。觀看米開朗基羅與波提切利的作品,我們就會不由自主地與這些作品心心相印,它們所帶來的感動會超過欣賞藝術品本身。

米開朗基羅的《死囚》令人非常敬畏。完成一半的巨大群像從大理石中挺立而出,仿佛給石頭帶來了生命。米開朗墓羅說過,這些人原就長在石頭裏,他不過是把遮蓋他們的東西去掉罷了。

達·芬奇的《天使報信》同樣令人歎為觀止,安吉利科的宗教壁畫讓人心靈震撼,蒙娜麗莎會意的微笑與質樸叫人著迷。

莫奈的《睡蓮》、梵高的《星空》、《向日葵》以及西斯廷大教堂、圓形大劇場、埃爾金大理石雕、萬神廟……一切偉大的藝術品都給人們帶來改變自己的機會。

一切形式的美,不論來自藝術、家具還是文學,都能培養精神。隻要人們真心去找尋,幾乎任何地方都能發現藝術。鄉村教堂的質樸無華,大型城市建築的壯麗宏偉,都是藝術;製作精美的書案用品,美麗而色彩斑斕的大自然,色調和諧的起居室等無不令人陶醉。

生活中一切樸素、美麗的事物都在向人們發出呼喚。無論何時何地,隻要你花時間去觀察,去欣賞人類的創造力,你的心靈就在不斷地得到完善。

5.用優美的音樂撫慰疲憊

優美的音樂可以撫慰更年期女性疲憊的神經。忙碌一天之後,放一曲靜心的音樂,可以改變你的情緒、慰藉你的不安,同時陶冶你的性情,把你帶入一個美麗、和諧和寧靜的世界。

每位藝術大師都能創造出一種高尚境界,人們接受藝術之時也就把自己置於那個境界。聆聽美妙的樂曲,人們感到自己變得崇高了。亂糟糟的心情隨著蕩氣回腸的音樂化為一片祥和。

音樂是直入人們內心最快的方式。

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讓人們感到比生命更壯大更宏偉的氣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