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說,你還是容忍他和那個什麼C小姐鬼混了?
象聽了什麼傳奇一樣直覺得目瞪口呆的成毓,半晌才回過神來,恨鐵不成鋼地責備蘇曉雨不該這麼軟弱無為。
可是蘇曉雨卻淡然地笑笑,自我欣賞地對著成毓的書櫃玻璃,掉來轉去地照著,細心地梳捋著自己新燙的卷發,問成毓:
你說我這個發式變得好嗎?
你先回答我的問題。
見成毓生氣地望著那那副樣子,蘇曉雨一屁股坐回沙發,訕訕地歎了口氣:
不容忍又怎麼樣?換了你又會怎樣處理?
我才不在乎他呢,這種人……
可我在乎呀?
你的問題就在於你太在乎他了。搞得自己處處被動!
是的。蘇曉雨點頭承認:
我也明白這點。可實際上……我覺得我已經無法主宰自己了,更不用說主宰維納了。
幸運的是,那個C的情形和我不同,她早已成家了。她至多是能圖維納一點好處,就是有別的目的,不信她還能比過我去。事實上維納也並不喜歡她,那回以後至今好久了,他們並沒有再那個過。
你怎麼知道?
維納說的。
他倒是什麼都和你說嗬?你覺得他的話都是可信的嗎?
我的感覺也是這樣。
如果他說的是真話,那麼也許他們那回也不過是一般的約會而已。
你不了解維納。他事後主動就把一切都告訴我了,說是僅此一次而已。他還說他即使娶個中國太太,也決不會是C。而且他還問我:你看我是否應該娶一個中國太太回美國去?
可是當我說他是明知故問時,他卻哈哈一陣狂笑,把話頭扯開了,你說惱人不惱人?
還有一回,我們公司的司機對我說了這麼一件事情:
有一回,維納忽然一臉正經地問他:
如果我打算娶一位中國太太,你不會感到驚訝嗎?
司機說不,我隻會羨慕你。
維納感到困惑,問他為什麼。
司機說,中國太太是世界上最理想的太太。
維納卻又哈哈連聲地反駁他說:
不一定,不一定,這個世界上沒有最理想的太太,或者說,再理想的女人一旦成了太太,哦……他誇張地高聳起雙肩,攤了攤手。我真懷疑他是不是有仇恨一切妻子的情結!
又有一次維納在房中請一位美國留學生吃飯,我也在場。
我說過維納做菜的手藝挺好,而且最樂意露一手。可是吃飯的時候他卻對人家說:
你看這位雨小姐,我一個人忙得焦頭爛額,她卻始終袖手旁觀。
我說:
我又不會做你那種西餐。
這不行,如果你想嫁給維納,可別指望老用你們那種油漫漫的東西來糊弄我。
我也順口開玩笑說:
你也別指望靠那些那些半生不熟的血牛排就想娶到我。
誰知維納馬上變得一本正經起來:
是嗬,我不是早說過嗎?麻煩還真不少呢。
我想再說什麼,那個留學生插上話來了,我們的話題又中斷了。不過,新的話題顯然也是維納所關心的一一你說,中國好,還是美國好?那個留學生問維納。
你也時常遇到這樣的問題?維納立刻會意地大笑起來:
看來每個到中國來的老外無一例外會被他所遇到的每一個中國人詢問這類問題。如同問一個孩子,父母好還是鄰居好一樣,總讓我覺得困惑。
是的。這真是個有趣而又滑稽的問題。留學生說:
隻有在中國這樣一個自身文化自成體糸又相對封閉的國度裏才可能產生這類問題。仿佛他們麵對的是一個外星人。而在美國這樣一個開放國家,誰會來關心一個黑人或黃種人為什麼來到美國,是否喜歡這個國家?也許中國人比較地好奇而富有神秘感吧?
不僅如此。我忍不住插話說:
中國人天性善良好客,對友人總有一種特殊的關切。其次,如果他們象你們一樣口袋裏都裝著護照,隨時可以有條件飛出國又飛回來的話,他們也就不會這麼好奇了。人們都對他不了解的人和事懷有神秘感。況且,中國人眼裏的外國人的確都比自己富裕得多,當然很自然地會想到一些他們不好理解的事情,比如你們這麼有錢,為什麼還要來到中國這樣一個相對不發達的國家來工作之類問題。這其實很正常,沒什麼滑稽的。
其實,若問我是否喜歡中國,這個問題就顯得自然多了。維納說:
我喜歡中國,對我來說,這是個可能永遠蒙著層厚厚麵紗的神秘國度,有著那麼多新鮮而獨特的東西。相信你也一樣一一他對留學生擠擠眼睛:
尤其是某種男人們敏感的方麵,你一定也有同感吧?他們之間的異性交往似乎十分審慎,而對於一個外國人來說,許多美麗的異性熱誠而坦然的程度,有時令人難以置信呢?
我想是的。留學生點頭讚同:
此外,中國的經濟文化乃至社會背景與美國有極大的差別。但中國人的人情味非常濃鬱。中國功夫、太極拳,遛鳥的老頭,氣功,充滿神秘色彩;滿街火爆而絕無衛生原則的大排檔上,滿不在乎的食客與攤主都令我不可思議。京劇、小調、民歌尤其是民樂,簡直令我陶醉。最感動我的是許多人對我們這些外籍人的那份關照。缺乏自知力的來賓恐怕真會暈乎乎地以為自己成了帝王或者百萬富豪啦。當然也有欺詐者,陰險的小人,但多數人總是讓你有一份特殊的親情感。向誰問路,他可能連說帶比劃地索性將你帶上好遠一程路。上菜市買肉,你隨便問他一下餃子是怎麼做的,很快就圍上一大夥人,七嘴八舌告訴你,其實我一句也聽不明白,可那份熱誠卻讓我覺得是在看一場與觀眾直接交流的現代劇……
說到也有欺詐者的問題,我倒有個有趣的經曆可以講給你們樂樂。維納說:
那是我單獨去上海時碰到的事情。那天傍晚,我想領略一下道地的中國風情,就到市中心一條巷子裏去吃晚飯。我去的是一家看起來比較幹淨的小飯館,點了兩個菜和一瓶啤酒。剛開始喝酒就感到別的食客都好奇地看著我,我想他們一定是對一個外國人一個人在這種小酒館喝酒感到新鮮,就向他們點頭表示問候,可是沒有一個人和我搭話,這可能是語言不通的緣故。很高興的是不一會飯館的經理從後麵出來了,他會說很不錯的英語,他向我問候,坐在我身邊陪我喝酒,聊天。
很快就又有另外幾個中國食客也坐到我身邊來。借助經理的翻譯我們愉快地聊了起來,互相碰杯,氣氛頓時熱鬧多了,我也非常開心,酒便喝得多了。那經理見我能喝,就不停地叫酒,還給我敬煙。
後來,他主動開始提及中國人和外國人的關糸問題,說中國人以前對外國人特別的客氣,把他們真誠地看成整個國家的客人。可是現在不同了,有很多個體戶、飯館經理、售貨員等要騙外國人,他們叫這作“宰老外”。他憤憤地認為這樣的人非常卑鄙,損害了中國作為一個國家的整體形象。我聽著非常有趣,就說我也被人宰過,比如上菜場買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