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尼奧並沒有以他們為榜樣,他紮紮實實地工作,刻苦地鑽研業務,當別人都出去吃喝玩樂的時候,他還在辦公室裏冥思苦想,在實驗室裏親手實驗。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的研究終於出了有影響力的成果,不僅發表了幾篇很有影響的論文,還成功地申請了專利,為研究所申請到更多的項目和基金。很快,他就在員工中脫穎而出,隨後又當上了副所長,前途無量。
很多人都覺得隻要完成了老板布置的任務就可以了,沒有必要想那麼多,更沒有必要把自己的業餘時間拿出來、花多餘的精力去幹那些沒有報酬、老板看不到的事情。但如果你想成為一名優秀的員工,就應該多動腦子,多鑽研業務,終有一天你的努力不會白費。這不僅鍛煉了你的技術技能,還提高了你的業務能力,對你的職業生涯無疑是極有好處的。實際上,老板對所有員工的表現都看在眼裏,你的努力不會被忽視,你會從一些碌碌無為的員工中脫穎而出,也會被老板賞識,獲得更多的回報。
對任何一家企業來說,要想發展,在商業競爭中超過對手,在行業中處於領先不敗的地位,就一定要有一批敬業、肯鑽研、具有業務發展潛力的員工。從這一點來說,敬業的員工是老板最倚重的員工,也是最容易得到提升的員工。敬業會帶你走向成功。
“愛一行,鑽一行”是在“幹一行,愛一行”的基礎上對員工提出的更高要求,你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員工,就不能滿足於簡單的聽吩咐做事,而是要發揮自己的能動性,主動地去想怎樣把事情做得更好。隻有對自己的要求高了,才能做出跟一般員工不一樣的成績,才能顯示出自己的獨特能力和水平,為自己的成功多贏一些砝碼。
103.時間就是效益,守時的人才受歡迎
當你展示給別人的形象是拖拉、不守時的時候,別人還願意與你合作嗎?
一位朋友向王總推薦一個印刷公司的老板。這位老板知道王總的公司在印刷方麵有需求,想爭取王總的生意。他帶來了精美的樣本、仔細考慮過的價錢建議和熱情的許諾。王總有禮貌地坐著,決定不把生意交給他,因為他遲了20分鍾才來。準時是十分關鍵的。王總公司產品的印刷部件星期三送到,星期四裝訂,星期五發送到王總下星期出席的座談會地點,遲一天就如同遲一年那麼糟糕。王總的公司可能要十多位工人在既定的一天將銷售信、小冊子訂貨單疊好塞進信封,如果印刷品沒運到,啥事都幹不成。所以,那位印刷公司老板第一次會議遲到,王總認為不能指望他能把他的工作幹好。
現在競爭激烈而殘酷,“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隨著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人們的時間觀念越來越強。在職場中,公司的規章製度,首先體現在要求員工遵守工作時間上。如果你不能嚴格遵守上下班時間,必然會給人一種極壞的印象,特別是由於你的時間觀念不強而影響到他人的工作,那是不可原諒的。
辦事準時、守時是獲得別人信任的前提,尤其做生意、簽協議最講求時效。所以,你千萬不要覺得上班或辦事遲到幾分鍾無所謂。
最好能堅持每天提前一刻鍾上班,做一些清潔工作或準備工作。你可以把領導和同事的桌子擦幹淨,但最好不要去碰他們的文件、書籍等私人物品,把地板擦幹淨,給花澆點水,倒掉煙灰缸裏的煙灰,給飲水機換水等。
這樣持之以恒地做下去,上司會對你有一個極好的印象,你工作積極熱情的形象自然而然就樹立起來了。
下班時,則要等上司或老同事發出可以走的指令後,再收拾辦公桌,結束工作,最後離開辦公室。
恪守時間是工作的靈魂和精髓所在,同時也代表了明智與信用。不把時間精確到分秒,就會造成麻煩。
在商業交往中你一定要給人留下守時的好印象。許多精明、成功和有影響力的人,並沒什麼“係統”去判斷別人和決定買誰的東西,與誰做生意,幫助或信任誰。如果你不守時,別人會對你做負麵評價。可以說守時是一個有助於打動別人的簡單方法。
不守時,就無從建立自己的信譽。沒人願意相信一個連時間都保證不了的人,也不會有人樂於同拖拖拉拉、效率低下的人做生意。所以,要建立自己的信譽,首先要養成守時、不拖拉的習慣。做事情從不拖延是讓人信任的前提,會給人帶來好的名聲。它表明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是按部就班、有條不紊的,使別人可以相信我們能出色地完成手中的事情。守時的人一般都不會失言或違約,都是比較可靠和值得信賴的。
要知道時間是最公正的消耗品,在它麵前人人平等。尊重別人的時間是對別人的一種禮貌和友好。
在福爾頓報社前麵的商店裏,一個猶豫了將近一小時的男人終於開口問店員:“這本書多少錢?”
“1美元。”店員回答。
“1美元?”這人又問,“你能不能少要點?”
“它的價格就是1美元。”沒有別的回答。這位顧客又看了一會兒,然後問:“福爾頓先生在嗎?”
“在,”店員回答,“他在印刷室忙著呢!”
“那好,我要見見他。”這個人堅持要見福爾頓。於是,福爾頓出來了。
這個人問:“福爾頓先生,這本書你能出的最低價格是多少?”
“1美元25分。”福爾頓不假思索地回答。
“1美元25分?你的店員剛才還說1美元1本呢!”
“這沒錯,”福爾頓說,“但是,我情願倒給你1美元也不願意離開我的工作崗位。”這位顧客驚異了。他心想,算了,結束這場自己引起的談判吧,他說:“好,這樣,你說這本書最少要多少錢吧!”
“1美元50分。”
“又變成1美元50分?你剛才不還說1美元25分嗎?”
“對。”福爾頓冷冷地說,“我現在能出的最好價錢就是1美元50分。”這人默默地把錢放到櫃台上,拿起書出去了。福爾頓給他上了終生難忘的一課:對於有誌者,時間就是金錢。
這個男人從此爭分奪秒地學習,最終成了一位有名的作家。
約會準時是我們最常遇到的誠信問題之一。節假日,跟朋友約好了出去是常事。事先我們都會定好時間和地點,可是到了時間後,總會有人遲到甚至不去。“路上堵車”“起晚了”“自行車壞了”……遲到者總是有千萬條理由。更有甚者,參加活動的多數人都已到達,他卻遲遲不露麵,一個多小時過去了,他來電話宣稱自己“不想去了”,苦等半天的眾人此刻的興致已經掃去了不少。若是又有幾人“不想去了”,精心準備的活動也許就此泡湯了。這種不守時的人給別人留下了極差的印象,以後再有約會,恐怕也沒人請他們去了。
104.告別懶散,人在職場要打起12分的精神
客觀地說,每個人的身上都會有懶散的特性,但有些人他們有堅強的意誌力,能夠克服自身的懶散,因此他們能夠取得成功。而一味懶散拖拉的人,他們展現出來的隻能是消極懈怠的壞形象,這會影響他們事業的發展。
孫強大學畢業,在一座大城市幹過很多工作,在每個單位待的時間沒有超過三個月的,原因是孫強自小有一個拖拉的壞習慣,幹什麼事都是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後天。他供職過的很多公司都因此辭退了他。
不久,孫強又去一家公司求職,這家公司也覺得孫強有市場策劃的能力,決定經試用後再錄用他。這家公司讓他用半個月的時間搞個市場策劃。這次孫強決心改掉自己辦事拖延、懶散的壞毛病,他安排用一周時間搞市場調查,用5天時間寫出規劃,3天時間進行修改。這樣半個月就能完成工作任務。開始幾天孫強不辭辛苦地奔波於各大市場進行調查,可堅持了幾天,懶散的老毛病又犯了,10天過去了材料還沒動筆寫。一天經理要看他寫的市場策劃材料,他推脫還不到交稿時間。經理見離交稿時間隻有3天了,他還沒寫出草稿,便嫌他辦事拖拉懶散,對工作極不認真,就對他說:“你也不用寫了,從明天起你就不用來上班了。”孫強又因為辦事拖拉被解雇了。
有的人總是埋怨自己機遇不好或者缺少各種有利條件,但是他們卻從來不從自身找毛病,他們沒有意識到正是自己的遊手好閑和懶惰造成了這些不盡如人意的局麵。
有一位熱心於慈善事業的企業家,總是盡自己的所能幫助那些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人。有一次他聽說某山區的一個村子很窮,窮得連最基本的溫飽都解決不了。於是他決定向那個窮山村捐一筆錢,用來幫助那裏的人們脫貧致富。
捐錢之前,企業家決定親自到那個村子看看。他去了一戶村民家裏,在那個黑洞洞的屋子裏,他看到那家人正在吃飯。他們沒有桌子,沒有凳子,甚至連雙筷子也沒有。一家人就捧著飯碗蹲在地上,用手抓著飯吃。看到這一幕,企業家有一種揪心的感覺,恨不得立刻就改變這個村的現狀,他決定回去後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馬上把錢撥過來。
可是當他走出那戶村民家後,卻突然改變了主意。回去之後,他撤銷了捐助的決定,對此人們百思不得其解。後來企業家道出了原委:原來就在他走出那戶人家時,突然注意到門前有一大片竹林。“守著竹林,他們連桌凳和一雙筷子都懶得做,給他們錢又有什麼用呢?”企業家非常痛惜地說。
正是村民們的懶惰讓企業家打消了投資的念頭,使村民們失去了一次讚助的大好時機。惰性帶給人的悲劇由此可見一斑。
如果他們繼續得過且過,懶散不停,那麼他們將永遠摘不掉貧窮的帽子。而且別人也不會同情他們,因為他們根本就不懂得致富之路就掌握在他們自己手裏。人人都會說的一句話是勤勞致富,這就是說隻有辛勤勞動才能致富。
日本推銷之神原一平在一次大型演講會上,台下數千人靜靜等著原一平的到來,想聽他的成功秘訣。等了10分鍾之後,原一平終於來了。他走向講台,坐在椅子上一句話也不說,半個小時後,有人等不住了,陸陸續續離開會場。1個小時後,原一平仍然一句話也不說,會場上大部分人都走了,最後隻留下十幾個人了。這時原一平說話了,他說:你們是一群忍耐力最好的人,我要讓你們分享我成功的秘訣,但不能在這裏,要去我住的賓館。於是這十幾個人跟著原一平去了。到了原一平的房間後,他脫掉外套,脫掉鞋子,坐在床上,把襪子脫了,然後把腳板亮給那十幾個人看。人們看到原一平雙腳布滿了老繭,原一平說:“這就是我成功的秘訣,我的成功是靠勤奮跑出來的。”
凡事必須馬上行動,立即行動,你的人生才會不一樣。懶散不僅無益於工作,它對個人的健康也是十分有害的。懶散會讓人過早衰老,使人體態臃腫、身體虛弱。當一個人的健康狀況遭受損害,其他也將無從說起。
Chapter 27 尊重: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105.尊重是公共交際的重要原則
《聖經·新約·馬太福音》第7章第12節上說,“無論何事,你們願意別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別人,因為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這是一條做人的法則,它幾乎成了人類普遍遵循的處世原則。
拿破侖·希爾曾給他的學生講到這樣一個故事:
紐約廣告巨頭智威湯遜公司董事長曼寧先生不久前向一群年輕的廣告撰稿人作了一次演講。曼寧說道:“這是一場真正的競賽,智能、才氣與精力都隻是這場競賽的入場券。沒有這些條件,你根本不具備進入這個行業的資格。”“但是,要想贏得比賽,你還需要具備更多的條件。你必須懂得成功的訣竅,並把它貫穿在你的整個人生之中。那麼什麼是成功的訣竅呢?那就是:尊重他人,退一步海闊天空。”
這位廣告界老兵又說:“就算你是‘拔一毛以利天下,吾不為也’的人,就算你真的隻對自己的名利仕途感興趣,這條金科玉律仍舊是有用的。它是你取得任何成功的前提。”
在生活中,如果與其他人有什麼衝突或者矛盾時,不要斤斤計較,一個懂得維護個人形象的人要坦然地向後退一步,心平氣和地向他人解釋,做到讓人尊敬,用自己的品行影響他人。
在工作中,每個員工都希望自己在一種自我感覺良好、和諧的工作環境中工作。美國《哈佛商業周刊》前任主編R.坎特預言:“最善於創造良好工作環境的企業,將能吸引並留住最有影響力的員工。”
貝爾實驗室之所以影響力卓著,碩果累累,是因為貝爾實驗室十分注重人的創新精神。在短短的幾十年中,這裏創造出了許多變革電信世界的發明,先後有11位科學家在這裏獲得了諾貝爾獎,還有9位科學家獲得過美國國家科學獎,7位科學家獲得國家技術獎章,有12人獲得日本計算機與通信獎,有4人獲得圖靈獎……
毋庸置疑,這裏成了科學領域的權威。所有這些成績和影響力的取得,都離不開科學家的創新精神。許多人都會不解地問:“這種創新精神來自哪裏呢?”
答案很簡單:尊重。貝爾實驗室十分重視個人的興趣。貝爾實驗室的總裁艾閏博士說:“在貝爾實驗室,個人的特長、興趣與研究方向都得到了鼓勵與尊重,科學家不會被強迫做某一項,他們可以自行選擇有研究價值的課題。”
所以不管是企業機構還是個人,任何時候都要學會尊重別人。不要認為對別人的尊重是可有可無的,不懂得尊重會使你苦心經營起來的形象毀於一旦,不懂得尊重會讓你在成功的道路上舉步維艱。而尊重別人是一種高貴的品質,是一種為人處世不可或缺的優秀品質。
106.尊重自己,才能贏得他人尊重
自尊也就是自我肯定,是我們對自我以及自我行為的褒貶而進行的價值判定。或者可以說,自尊是我們對自我的認識:認為自己是什麼樣的人。自尊並非是指某個單一的方麵,某個單一的特性;從廣義上來講,自尊應該是囊括了我們身上許多相關特征的綜合體。就其重要性而言,自尊可以說是我們為人處世的核心,是我們人格的基石。因為既然沒有人可以脫離這個社會,我們對自己的評價就直接影響到我們的人際關係以及生活中的其他方麵,直接關係到我們的形象。
俄國作家契訶夫曾寫過一篇小說,名為《小公務員之死》。有一個小公務員一次去看戲,不小心打了一個噴嚏,結果口水不巧濺到了前排一位官員的腦袋上。小公務員十分惶恐,趕緊向官員道歉,那官員沒說什麼。小公務員不知官員是否原諒了他,散戲後又去道歉。官員說:“算了,就這樣吧。”這話讓小公務員心裏更不踏實了。他一夜沒睡好,第二天又去賠不是。官員不耐煩了,讓他閉嘴、出去。小公務員心想,這下子得罪官員了,他又想法去道歉。小公務員就這樣因為一個噴嚏,背上了沉重的心理負擔,最後導致其死亡。
這是一個看似荒誕的悲慘故事,我們在為小公務員的死惋惜的同時,也為他的軟弱和缺乏自尊而歎息。
自尊自愛是一個獨立自主的人所必備的品格。智利作家尼高美德斯·古斯曼說過:“尊嚴是人類靈魂中不可踐踏的東西。”俄國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也說過:“如果你想受人尊敬,那麼首要的一點就是你得尊敬你自己。隻有自我尊敬,你才能贏得別人的尊敬。”
現實生活中,類似小公務員這樣糟蹋自我尊嚴的人和事,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他們自己看不起自己,自己作踐自己,自己願意與人為奴,供人驅使,而且表現得比自卑的人更為嚴重。這樣的人,喜歡仰人鼻息,看人眼色行事,以溜須拍馬為能事。他們根本沒有自我意識,根本想不到自己也是個堂堂正正的人,這樣的他很難得到別人的尊重,更別說用自己的良好形象去影響別人了。
你怎樣對你自己,別人也會怎樣對待你。你懂得自尊,別人也會更加尊重你。你懂得自己的價值,別人也會更加尊重你的價值。
尊重自己也就是尊重別人,你才能在跟別人的交往中多一份愉快,也才能從這種交往中受益。提高了自尊,你就杜絕了那些別人乃至自己都厭惡的某些缺點。因此你會在社交中更加遊刃有餘,別人也會越來越喜歡跟你交往。對自己越是友好,越是尊重自己,就越能懂得怎樣去愛別人,也會更容易贏得別人的愛。不會愛自己的人,也不會得到別人的愛。
擁有自尊能夠使我們更加清楚地認識到自我評價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我們就不會太在乎別人如何看待自己,也不會刻意地向別人去展示自己。我們不會再如此地敏感,別人讚揚自己時,也不會再麵紅耳赤、渾身不自在,我們會理所當然地接受讚揚,同時保持著平和的心態,在任何場合都能展現出最完美的個人形象。
107.友善地對待別人,你會得到更多
或許一直到這裏,還有人會提出這樣的疑問:一個人的形象價值百萬,這與這些人性之中的品質有什麼關係嗎?
我們之所以說“你的形象價值百萬”,其實就是指你個人的品牌價值。明星因為知名度的不同,出場費有很大的差別,這是他們形象的價值。作為普通人,我們或許不可能擁有明星那樣的知名度,但是毋庸置疑,我們的形象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很簡單的例子:同去麵試,形象比較好的人會獲得這個職位,聘用後如果發現他又有很高的學識以及良好的人際關係和品質,那麼在以後的生活中他可能會不斷取得成功,最後他收獲的或許遠遠不止百萬,這就是形象的價值。
我們前麵已經說過:形象不是單純的外貌、穿衣打扮等,它包括一個人的精神麵貌、性格特征,甚至還有別人對他的評價,這都是形象所涉及的內容。
所以你如何對待別人會影響別人對你的評價,也會影響你個人的形象,要想維護良好的個人形象,首先就要友善地對待別人。
年輕時的富蘭克林並不顯得比別人出色,政治手腕也不夠高明,後來卻成為美國駐法大使。他提升影響力的秘密究竟是什麼呢?他的回答是:“我不說任何人的壞話,我隻說我所知道的每一個人的一切長處。”
與人相處時,你一定要記住,與你來往的人是充滿感情的人物,都是希望得到尊重和友善對待的人。隻有你用尊重和友善的態度去對待他們,才會獲得好的評價和同樣的對待。
1865年4月15日,林肯奄奄一息地躺在福特戲院對麵的一家旅館的臥室裏。有人槍殺了他,林肯瘦長的身體躺在一張對他來說有些稍短的床上。在床的上方掛著一張羅莎·波南的名畫“馬市”的複製品,旁邊是一盞亮著昏黃光暈的煤氣燈。就在林肯靜靜地躺著的時候,戰爭部長史丹頓說:“這裏躺著的是人間有史以來最完美的元首。”
林肯生前一度曾是一位爭強好鬥的人,因此樹過許多敵人。為什麼最後他會獲得如此的美譽呢?因為他從一次次批評、取笑別人的經曆中,在做人的藝術方麵學到了許多無價的教誨——始終要與人為善。
在南北戰爭時期,林肯任命的幾位將軍都在戰場一次次失利。那時,全國有一半的人都在斥責那些將軍的無能,隻有林肯一聲不吭。他最常說的一句話便是:“不要評議別人,別人才不會評議你。”當身邊的一些人開始對南方的敵人有所非議時,林肯則會說:“不要批評他們,如果我們處在同樣的情況下,也會跟他們一樣。”
在提奧多·羅斯福任美國總統時,每當他遇到令他不愉快的人際問題,就會向椅背一靠,抬頭望著掛在辦公室牆上林肯的畫像,並問自己:“如果林肯在我這種情況下,他將會怎麼做呢?他將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富蘭克林就曾經說過:對人友善遠比你所受的教育、你的信譽、金錢更重要。友善地待人,好的修養與溫順的性格比聰明伶俐更有益。